解放前艺人的收入总体不高,只有极少数名角收入较高,大部分艺人生活较为困苦。主要情况如下:
戏曲艺人:名角如梅兰芳等,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能靠演出、授徒等获得丰厚报酬。但大量普通戏曲演员在戏班中收入微薄,需频繁演出才能维持生计,还要受班主等剥削。
电影艺人:电影业在当时是新兴行业,胡蝶等一线电影明星有一定知名度和收入,但整体行业规模小,大部分演员面临不稳定的工作和较低的片酬,很多人还要兼职其他工作维持生活。
其他艺人:如从事杂技、曲艺等表演的艺人,多在街头、茶馆等场所演出,收入依赖观众打赏,收入低且不稳定,常面临温饱问题。
艺人成为高收入的明星主要是在以下几个阶段开始凸显:
20世纪80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影视娱乐业快速发展,电视机普及,电影市场繁荣,出现了一批知名演员,如刘晓庆、姜文等,他们的片酬开始逐渐提高,广告代言等收入也开始增加,有了明星的雏形。
21世纪初: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兴起,娱乐产业全球化加速,造星能力增强,影视歌等领域涌现大量明星,如周杰伦、章子怡等,他们通过多元化的商业活动,包括影视拍摄、音乐专辑、广告代言、商业活动等,收入大幅增长。
2010年后:资本大量涌入娱乐产业,影视项目投资规模扩大,流量经济兴起,粉丝效应凸显,一些流量明星片酬高达千万甚至过亿,综艺、直播等新兴娱乐形式也为艺人提供了更多吸金渠道,进一步推高了艺人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