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张照片是摄影师阿尔佩特在1942年期间拍摄的第18集团军步兵4师第220团的政委,图中的苏联政委,第一个跃出掩体,高举手枪,鼓励士兵勇敢的向着敌人冲锋。这张照片成为了二战最经典的照片之一,同时也成为苏联政委形象的象征,图中政委手拿着的正是一代名枪TT-33手枪,它与苏联的政委一起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苏联政委
TT30/33的创造者托卡列夫同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的隆美尔有点像,两人所受的文化教育都不高,都参加过一战,但两人在军事领域都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只不过一个是在军事指挥,战术层面(虽然高居元帅,但是隆美尔更擅长的是战术方面的指挥,而不是战略层面),而另一个是在武器设计方面,托卡列夫一生设计过枪械高达27款,涵盖的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卡宾枪,冲锋枪,手枪等。1944年苏联为表彰他在武器设计方面的贡献,颁发了一枚二等的苏沃洛夫勋章。
托卡列夫虽然所受的文化教育不高,但是从小却对机械特别着迷,并且有着惊人的天赋。1885年他进入工厂实习,由于其在机械方面的天赋,促使他进入军事类的技术学校继续深造,学习枪械设计,这是他枪械设计之路的开始,或者说是他枪械设计生涯的起点。随后又继续到军官学校,射击学校继续深造。甚至还顺便参加了一个一战,一战后托卡列夫进入图拉TsKB-14设计局进行枪械设计工作,从此开始托卡列夫的枪械设计工作正式走上的正轨。
然而成功必然是建立在无数失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尽管托卡列夫在机械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但是他枪械的设计工作却是一波三折。1928年炮兵工业委员为苏联军队挑选各类枪械,托卡列夫兴冲冲的拿着自己设计的轻机枪参选,但是由于在轻机枪方面经验不足,最终落选。这可伤了托卡列夫的心,于是他决定不在设计轻机枪,转而设计自己拿手的手枪。然而现实又一次打了托卡列夫的脸。
1929型战斗手枪
1929年托卡列夫成功设计出M1929型手枪,这款手枪分为战斗型和自卫型两种型号,但是这两款手枪大到不像话,大到不像手枪,大到令人发指。先不说那枪管长达330mm,装上22发的弹匣,俨然就是一个冲锋枪的战斗手枪,仅仅自卫手枪的枪管就长达180mm。毫无疑问这两款名为手枪的枪械,苏联军队根本瞧不上眼。但是这次托卡列夫,没有再换枪械的种类,连自己最拿手的手枪都设计不出来,别的更别提了,再设计不出来只能去西伯利亚挖土豆了,基于这种心态,托卡列夫毅然决然的放弃自己设计M1929型手枪,重新转换思路进行设计。
1929型自卫手枪
此时托卡列夫将目光转向了欧美等国家的枪械。随后又通过借鉴柯尔特M1900型手枪,斯太尔1912手结合苏联国情,自己的特点进行设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托卡列夫还是没放弃,这次又把目光转向的枪械设计大师勃朗宁的M1911上,在此基础上托卡列夫设计出M1930手枪,这就是TT-30的前身,托卡列夫虽然是借鉴了M1911,但是针对M1911的缺点,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包括使用高强度的钢板制作弹匣口部,以此来增加枪械的可靠性。减少弹簧,取消手动保险等一系列简化措施。
TT-30凭借着其优异的性能击败众多的竞争对手成功中标,成为苏联军官的标配。虽然中标但是此时的TT-30手枪仍然有很多的缺陷,包括精度不高,需增加保险,降低扳机力度。其中降低扳机力度,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扳机力度实在是太大了。说干就干,针对这个问题,托卡列夫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弱化了扳机簧和击发阻铁簧的簧力,同时为了减少故障,托卡列夫还创造性的将保险杆与击锤传动杆用销钉连接而构成一个整体。
随后苏联军事委员会在1930年12月23日对修改后的M1930进行最后的测试,测试结果令军方大为满意。随后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并正式命名为TT-30(取托卡列夫和图拉兵工厂的第一个字母)。
TT-33手枪则是TT-30手枪的进一步简化版,包括重新设计了握把背部,简化了枪管的制造,并进一步为该枪进行减重。
值得一提的是TT-33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很多国家进行争相仿制,例如波兰仿制的TT-33仅在手枪的握把有细微区别,苏联的是黑星,或者防滑条,而波兰的是三角形。在众多仿制的TT-33手枪中,我国的54式手枪是最为优秀的一款,其生产质量和表面工艺较原版更胜一筹。
最后一点小科普,如何区分54式手枪和TT-33手枪。
54式手枪和TT-33外观很像,但是想要区分却也并不难,最为明显和简单的区分方式就是,看手枪握把的黑星。在黑星四周有CCCP的就是TT-33,反之就是54式手枪。
枪械小白的我以为要看弹匣来区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