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里的感怀

建明看文化 2024-09-17 20:46:36

小时候农村三秋大忙,人们起五更打黄昏披星戴月,白天地里掰玉米,晚上家里拨玉米、辫玉米吊;白天地里除红薯,夜间地里刨红薯片。虽然忙碌劳累,但有收获的喜悦,令人回味难忘。

我十几岁时,是六十年代末,是生产队大集体,在汝阳小山城秋天种的主粮玉米、红薯,还种杂粮,如谷子、大豆、绿豆、高粱、芝麻、倭瓜、稻谷、棉花、萝卜、白菜等,家家户户的生活都是靠生产队分配粮食和蔬菜。每年的口粮秋季是大头,特别玉米生和红薯面节省着吃,基本上都能够吃一年。那时,除秋季犁大块的是东方红链轨拖拉机外,所有的庄稼的耕种、收获全凭人力劳动。所以,每到三秋大忙,家家无闲人,县政府非常重视秋收秋种,号召县直各单位、机关、厂矿的干部职工到生产队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在田间帮助秋收秋种。这时,学校也要放三个星期的秋假,让学生们回家帮助秋收。

我所在的汝阳具城关完全小学校,一般在国庆节开始放秋假,学生们一出校门,没了禁锢撒欢的奔向田野,融合到忙忙碌碌的男女老少中。

我们汝阳的秋收季节,玉米和红薯是秋庄稼的主角。收获中人们期盼着颗粒入仓,不怕繁忙劳累,就怕遇到天变,瞎天气到手的庄稼会受损失,让人提心吊胆和忧愁。收获中的喜悦、收获中的紧张,家家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忙在田间地头,户户都是闭门落锁无一闲人。

男劳力打头阵,地里有墒时,先把玉米杆连根拔掉放倒铺成一排;地里干旱时,就用镰刀刹倒玉米杆。然后妇女们坐玉米杆上掰玉米穗,扔成一小堆一小堆。我们小孩子则满地乱窜帮忙给大人们送茶水,或把大人没扔到玉米堆上的零散玉米穗拾到堆上。大人们生怕满地跑的我们这些孩子们被玉米茬绊倒插伤,时不时的提醒吆喝几声“慢点,别摔倒了,让玉米茬扎流血了。”秋收的田野里人山人海,劳动场面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掰下的玉米穗,全生产队社员齐上阵,挑的挑、抬的抬、拉的拉,运到场里堆成大堆。接下来由生产队长一声令下,选出德高望重的五六个公平人,用大箩筐盛上玉米穗,过大秤,分到一家一户。大家相互帮忙,一担担往家担,一车(架子车)一车往家拉。到家倒在院里,或屋里空闲的地方,等晚上吃过晚饭后,一家老小在月光下,围坐玉米堆周围开始脱玉米包。但不脱成秃穗,个个还留少部分包皮,把玉米穗编成一串吊在院中树上,或放在房顶上,或搭在玉米架上风干。全家人一边干活,一边唠嗑,一家人温情的场景令人难忘。

更令人难忘的第二天早晨,在阳光照满院都金黄的玉米穗颗粒饱满,散发着诱人的光芒和甜甜的香味。有的人家迫不及待的把湿玉米穗搏成籽,晒干,粉碎,喝上了新玉米饭。尽管人们都起早贪黑的干活,可看到自家的玉米挂的金黄大堆黄,脸上挂着喜色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田间的玉米杆晾晒几天后,开始用锄头打坷垃,就是敲掉玉米秆根部的土疙瘩,再用苇子做腰绳捆成一捆一捆。然后扛起背放地头犁地不碍事的地方,等小麦种上后,大部分运到生产队场里垛起来,做冬天的牛饲料用。少部分,分给户家做烧饭用的柴火。

玉米茬腾好后,开始在披星戴月往地里运农家肥。架子车能进地的,直接拉到地里,扒成一堆一堆的小蘑菇堆。车进不到地的,把农家肥拉到地头或离地近的地方,再装箩筐里,一担一担挑到地里。犁地前,用铁锨将小粪堆转圈扬撒均匀。犁地时,大块地用东方红链轨拖拉机犁地,小块地则用牛拉犁地。地犁好后,马不停蹄地整畦打隔子,用木耧播种小麦。致此,从秋收到种麦,三秋大忙基木告一段落,孩子们的秋假也到此结束。

如今,机械化收割玉米已遍布农村,玉米联合收获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摘棒、剥皮、秸秆粉碎,整个作业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上演着一幅机械化收割玉米的丰收图。人们只用三轮车等在地头把玉米穗装车拉回家即可完我秋收。以前一个多月的秋收现在只要五、六天就完事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农业将会更加精彩。小时候想象中的美好画面,正一步步变成现实。而我们,也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喜悦。从儿时至今,可知汝阳这片土地,将会迎来更加灿烂的、硕果累累的丰收秋天。

0 阅读:0

建明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