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神舟十八号顺利返航,北斗精准定位,为何依然要人工搜寻?

易霄寒啊 2024-11-05 10:14:59

文 | 易霄寒

编辑 | 易霄寒

东风着陆场,再次迎来了三位英雄的归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任务完成,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平安落地。

然而很多人不解,为什么飞船都已经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能够精确定位,依然要动用大规模人力去现场人工搜索?

现代航天任务中,科技和人力结合才是保障安全的最佳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神舟十八号返回的全过程中找到答案。

太空归来的极限之旅:神舟十八号的返回过程

神舟十八号采用了“5圈快速返回方案”,看似简单的几步,实则步步惊心,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五圈,耗时约7.5小时,随后以极高的速度冲入大气层。

这段旅程虽然听起来短暂,但对于航天员来说,是“冰与火”的考验,包含了多个复杂的技术环节。

在地面看来,这是一条短暂而笔直的回归之路,但实际上,这条路上充满了不可预见的风险,离轨、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减速,每一步都经过严格计算,但依然存在着许多未知挑战。

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和执行,都是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着陆。尽管这些环节经过了多次验证,但没有人敢掉以轻心,毕竟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偏差,对航天员来说也可能是生死之差。

高危之旅:分离、再入与着陆的险境

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分离、再入和着陆是三大关键环节,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分离阶段是整个过程的开端,神舟十八号的飞船与空间站分离后,进入自主飞行状态,并绕地球飞行数圈,为返回地球做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飞船必须调整姿态,以确保进入大气层时的角度和速度都在可控范围内,如果姿态调整稍有偏差,飞船可能会进入错误的再入轨道,偏离预定的落地地点,甚至无法安全返回。

进入再入大气层阶段后,挑战变得更为严峻,飞船以极高速度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使得舱体表面温度瞬间攀升到数千摄氏度。

为了抵御这种高温,飞船返回舱的外形设计为上窄下宽的锥形,以便在高速飞行时保持姿态稳定,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可以保护舱内航天员,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飞船下落时的阻力。

正是这种剧烈的摩擦产生了等离子体鞘,将飞船包裹在一个“黑障区”内,黑障区是飞船与地面失去联系的短暂时间段,因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所有无线电信号都被阻隔。

此时飞船与地面处于“失联”状态,航天员需要独自面对这段极端的“黑暗时刻”,黑障区虽短,却是航天员回家的路上最惊险的环节。

通过黑障区后,飞船进入开伞降落阶段,返回舱的静压高度控制器凭借对大气压力的测量来确定高度,在距地面约 10 公里处,引导伞、减速伞以及主伞依序展开。

这种逐级开伞的设计可以大幅度减缓飞船的下落速度,确保航天员免受剧烈冲击,最终反推发动机启动,为返回舱的最后阶段降速,确保平稳着陆。

北斗精确定位,为何仍需人工搜救?

看到这里,大家的疑惑或许更深了:飞船上有北斗导航系统,能够提供精确位置和速度数据,为什么还要动用大批人力到现场进行人工搜救?

北斗系统的作用在神舟十八号任务中无疑是重要的,尤其在飞船处于太空轨道时,北斗导航可以为飞船提供精准的轨迹信息。

黑障区的存在,使得北斗信号在飞船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出现短暂中断,虽然返回舱进入低空后,北斗定位可以继续提供飞船的位置信息,但在关键的再入过程中,仍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盲区,这时地面指挥中心无法完全掌握飞船的实时情况。

即便有了北斗定位,航天员的安全依然不能全权托付给数据,飞船落地后,返回舱的具体状态、航天员的健康情况,这些信息单靠数据是难以判断的。

尤其是飞船经历了“冰与火”的淬炼,落地后的状况如何,是否出现结构损伤,是否有意外情况,这些都需要人工确认,因此地面搜救人员必须在着陆的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对返回舱进行目视确认。

人工搜救并非只是“找到”飞船,而是第一时间确认航天员的安全情况,北斗系统可以给出精确位置,但并不能代替人类的眼睛和判断力。

在特殊环境下,航天员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支持,还有人力的迅速响应,确保他们能第一时间获得医疗和心理支持。

这一套人工搜救的流程,其实是中国航天在多次任务后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为航天员的安全增添了多重保障。

备份模式的安全“护航”

为了保障航天员在执行任务中的安全,中国航天还采用了“发射一发,备份一发”的模式。这意味着每一次任务都有一艘备用飞船随时待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进行救援。

例如在神舟十九号任务执行期间,神舟二十号已经在发射中心待命,随时准备在极端情况下投入救援,这种模式确保了航天员在任务中出现突发情况时,不会因为缺乏应急手段而滞留太空。

这种备份模式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航天对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视,也为整个任务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即便备用飞船在任务中没有派上用场,它也会继续进行下一次任务的准备,成为新的“护航者”,这套“滚动备份”机制为航天员提供了“双重保险”,即使是最极端的情况,地面依然有能力保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在国际上,这种“发射一发,备份一发”的模式极具独创性,它不仅仅是一种预防措施,更是一种安全承诺,确保每一次任务中,航天员都能得到最全面的保护。

这种双重保障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对航天员生命的尊重,也为航天任务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进科技与人工操作的结合

神舟任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科技与人力的完美结合,北斗系统提供了高精度的位置数据,而人工搜救则确保了航天员在关键时刻的快速响应。

科技在航天任务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操作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更是不可替代的,这种结合,使得每一位航天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都能得到科技和人力的双重保护。

许多人可能觉得,有了北斗系统,完全可以通过数据来判断返回舱的情况,但事实并非如此,航天任务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单一的技术手段无法完全保障安全。

无论技术多先进,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始终需要最稳妥的保护,北斗和人工搜救的结合,就是最现实的解决方案,它并非冗余,而是基于多年航天经验的安全安排。

展望未来:更智能化的航天任务救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航天任务救援方式可能会更智能、更高效,比如通过改进信号穿透技术,减少黑障区的通信中断时间。

或者引入无人机实时追踪系统,在返回舱接近地面时进行全程伴飞,甚至可以开发专门的救援机器人,在飞船落地后立即出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救援过程更加迅速精准,极大缩短人工救援的时间差,对于未来更加频繁的载人航天任务而言,这些创新可以为航天员提供更高效的保护。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先进技术在航天任务中发挥作用,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提升救援效率。

回顾与总结:中国航天的承诺与信任

神舟十八号的成功返回,证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成熟与可靠,每一项细致入微的设计、每一个周密安排的环节,都是为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而存在。

科技的进步为航天员提供了高精度的保障,而人力搜救的介入则进一步确保了任务的安全性,这种科技与人力的双重保护,才是真正让人安心的“安全锁”。

中国航天任务中的“发射一发,备份一发”模式,也是一种独特的安全保障,每一次任务的执行,都是对航天员生命的尊重,对探索太空的承诺,神舟十八号平安着陆,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航天对生命的无比尊重与承诺。

未来中国航天将继续在更深远的宇宙探索中前行,而这种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将始终是航天任务的核心。

在每一个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中国航天始终承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科技的创新与人力的保障将携手守护每一位航天员的平安归来。

这种信念是航天事业不断前行的动力,也是每一位英雄归来背后的默默守护者。

0 阅读:7

易霄寒啊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