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常耳鸣很苦恼,一个良方三味药,一通一补一消,妙不可言

神希园 2025-02-18 20:13:20

耳鸣作为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表现,它与跟痛一样,都是人体主观上的一种感觉,所处环境可能根本没有任何声源,但自己却能很清晰地听到耳朵里有鸣响,这种情况可能只会持续几秒种,但也有可能延续一整天,往往很容易让人“崩溃”,那么,耳鸣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呢?在中医看来,造成耳鸣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与自身虚弱有关,即由虚而鸣,这就如同我们平日里肚子饿了会咕咕叫一般,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因此耳朵也会由于自身肾精不足,而出现耳鸣。

第二种是与实证有关,都说五官九窍,而耳朵也属于孔窍之一,如果耳朵里的气机运行不畅,那么就会导致耳窍不通畅,进而出现鸣响。

最后就与自身脾胃有关了,耳朵疾病除了与肾脏有关外,往往也会受到脾胃病变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早在《黄帝内经》里就已经有所提及:“脾健则九窍清晰,脾病则九窍不利”,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脾可以把清阳升上去,胃怎能把浊阴降下来,而头面孔窍最需要的就是清阳之气,如果清阳之气升不上去,浊阴降不下来,那么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这里所说的浊阴,其实就是中医常说的痰湿水饮,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如果脾胃受到了损伤,那么由摄入体内的水谷精微转变而成的气血就会减少,而痰湿也会随之增加,进而闭阻孔窍,久而久之,就会诱发病症,具体病症表现往往也因人而异,有些人会表现出脱发,有些人则会有记忆力减退的现象,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往往会出现耳鸣表现。

就耳鸣症状来说,中医里就有一个很好的方剂,其专治痰湿耳鸣,整个药方仅含3味药材,分别是白术、泽泻以及石菖蒲,其中白术与泽泻相配伍,就形成了张仲景收录在《金匮要略》里的泽泻汤,它主要是用来治疗“支饮苦冒眩”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身体里存在痰湿水饮,并且经常出现头晕、不清醒等表现,那么就可以用这个药方来缓解。

白术在整个方剂中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健脾祛湿,白术的药性上走,可以帮助脾气上升,同时,也可以将脾胃里的清阳之气带到头面,同时,白术还是祛湿“高手”,在张仲景的很多祛湿方剂里,几乎都有用到白术,比如《伤寒论》里的五苓散,就可以很好地利水祛湿,化解自身的水湿病邪。

而泽泻这味药材也具有其“神奇”之处,古人常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实,泽泻也丝毫不逊色于莲花。不过,不同于白术的药性,泽泻的药性是下走的,也就是说,泽泻可以将身体里的浊阴下行,然后随着二便一起从体内排出,在很多古书中,都对这味中药有着很高的评价,认为人在服用之后,可以“日行百里,身轻如燕”。

可能不少人会觉得疑惑,似乎单靠白术与泽泻这两味药材,就已经可以很好地改善耳鸣病症了,可为什么又要用到石菖蒲呢?其实是因为石菖蒲能发挥药引子的作用,可以将药性直接作用于耳窍,石菖蒲的香气很浓,所以可以外透,将郁闭不通的孔窍打开。不过,这个方剂的功效往往比较单一,一般仅在治疗耳鸣且伴有头痛、胸闷等症状时,会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于其他病因所导致的耳鸣,功效可能就并没有那么好。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7 阅读:312

评论列表

中医写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为何写

中医写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为何写

4
2025-02-19 16:32

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因为中医还没有做到完美变态.中医的品德如何呢。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这品德高不高。中医动不动反中医就是汉奸之类。搞的国人应该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对.中医品德得高到什么程度。从上所诉中医就是一个品德之高高出宇宙级。那么中医智商水平如何呢。别人用中医如果有效那么证明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中医不去反驳反而来強调中医能治病。这种用别肯定的条件来证明别人结论错的。这是要多大的智商水平才能做的事.还有中医特別喜欢用案例证明有效.不说是否真实吧。就一个反证法是用来证明结论错误而不是证明正确都不知道。这初二的知识学两年还不知道不证明中医的无敌智商吗。当然中医也可能没上过学.那不是证明中医文盲吗。结论中医的智商水平天下无敌。中医还有一个最可怕的地方连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养身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说中医药食同源。连何为药何为食分不清也不证明中医智商之高

欢乐马

欢乐马

3
2025-02-22 23:41

[玫瑰][玫瑰][玫瑰][点赞][点赞][点赞]

欢乐马

欢乐马

2025-02-22 23:43

渣渣,靠黑中医讨吃的渣渣真无能

神希园

神希园

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