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立体养殖,多层筏架设计,浅海区划,老手特别提醒

小翼养殖 2025-02-19 20:35:06

扇贝立体养殖,多层筏架设计,浅海区划,老手特别提醒

在咱们广袤的海洋养殖天地里,扇贝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养殖品种。扇贝呢,这东西长得就像一把小扇子,特别可爱。它的价值可不少啊,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不管是做鲜美的扇贝汤,还是加工成各种扇贝肉制品,销量都不错。

咱们先说说在扇贝养殖过程中的一些痛点吧。就说空间利用这个事儿,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下,扇贝的养殖空间就像是住在小格子间的工人,每一份空间都被充分利用,可还是觉得不够。比如说咱们在一些浅海区域搞扇贝养殖,以前就那么简单地把扇贝苗一放,它们在一片比较平面的空间里生长,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空间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我给大家讲个身边的事儿。我有个山东青岛的朋友,他在当地搞养殖。青岛那片海域可是很适合养扇贝的,海水温度、水质啥的都不错。之前他一直用传统的养殖方式,虽然扇贝也长得挺好,但是随着养殖面积越来越大,养殖密度控制起来特别难。而且呢,在收获的季节,因为扇贝在平面上分布得比较密集,有时候捞起来特别费劲,不少扇贝还会因为在下层被压住,长得不到好的光照和营养,个头都不均匀。这可把他说急了,感觉就像自己好不容易种的一片小树林,结果树长得乱七八糟的。

后来他就开始研究多层筏架设计的立体养殖。这在扇贝养殖里可算是个新的尝试呢。多层筏架设计啊,就像是给扇贝建了个小高楼。在浅海区划里,以前只能利用到一个平面,现在有了这个多层筏架,就像是给扇贝们开辟了好几个楼层,每一层的扇贝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营养物质。比如说,在浅海这个区域,水比较清澈,有很多浮游生物,这是扇贝的食物来源。有了多层筏架,下层的扇贝也能更好地吃到这些食物了。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不同地区在养殖的时候要考虑的地域差异了。咱们国家南方的海域和北方的海域差别可大了。像南方的广东沿海,海水温度比较高,比较湿热。如果在这边搞扇贝养殖,在选择筏架材料的时候,就要考虑那种比较耐热的材料,而且得防止因为湿热环境滋生过多的微生物,影响扇贝生长。而北方呢,就拿辽东半岛这一片来说,冬天海水温度低,环境比较干冷。在这个地区搞扇贝养殖,筏架的设计可能要考虑保暖性,比如说在筏架的外层加一些防护层,避免扇贝被冻伤。

再给大家聊一些养殖过程中绿植的不同作用。在养殖场的周边种植一些绿植其实对扇贝养殖是有好处的。比如说紫苏,它有驱蚊驱虫的作用,在养殖场周围种上一些,就能减少虫子对筏架的破坏。还有薄荷,薄荷散发出来的气味能净化海风带来的灰尘和异味。像这种有特殊作用的绿植有不少呢。比如说迷迭香,它除了有那种独特的香味,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虫效果;薄荷脑提取物可用于多种场景 ,比如制作香料、医药等;再比如艾草,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还有薰衣草,它的香味能让人心情愉悦,对养殖环境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这个多层筏架设计虽然听起来很不错,但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就说这个筏架搭建的时间吧,如果是在3 - 5月这个时间段搭建筏架,那时候海水的温度开始慢慢升高,水质也比较稳定,对于筏架上的幼苗生长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这个时候搭建筏架,给扇贝生长的时间就比较长了,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在8 - 10月左右就可以收获一部分个头比较大的扇贝了。

再说说散养这个场景。有些渔民在海岸边比较宽阔的大石头缝里散养扇贝,这种方式就像是让扇贝住在大房子里的各个房间里。这种方法成本低,但是扇贝会受到海水涨潮落潮的影响,有时候会被海浪冲走,或者被其他海洋生物捕食。而且散养的扇贝,在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很难去照顾到每一颗扇贝,损失的风险比较大。

我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分享他在辽宁大连搞扇贝养殖的经历。他说刚开始搞的时候,完全是跟风,看别人养得挺好,自己也跟着弄。结果遇到了一个养殖周期里的低温期,因为他没有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就像我前面说的北方干冷环境下的一些防范,结果很多扇贝都死了。从那以后,他就特别注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海域特点来调整养殖方法。他开始尝试这个多层筏架设计的立体养殖,而且还在筏架周围种上了艾草,在散养区域周围种上了薄荷,改善养殖环境。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扇贝的生长速度在不同的养殖方式下也有很大差别。以前那种平面养殖方式,扇贝从投放苗到长成可以收获的大小,差不多需要6 - 8个月。但是如果采用了多层筏架设计的立体养殖,并且在合适的地域、环境条件下管理得好的话,这个时间可以缩短到4 - 6个月。这就相当于在同一块海域,同样的时间内,产量能够有显著的提高。

而且啊,扇贝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在浅海区划里,不同的水质深度,扇贝的生长状态也不一样。比如说在水深1 - 3米的地方,光线比较充足,水温相对较高,扇贝长得会比较快,但是如果水质过于富营养化,就容易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附着在扇贝壳上,影响扇贝的光合作用和呼吸。在水深3 - 5米的地方,水质相对更清澈,但是光照又没有上层那么充足,扇贝的生长速度会稍微慢一点。所以说,在多层筏架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不同水层的水质特点,合理安排扇贝的养殖层数。

再说说养殖场的规模问题。如果是一个小规模的养殖场,可能这种多层筏架设计不太好实施。因为在小面积的海域里,搭建筏架的成本可能比收益还高。而大型的养殖场如果搞这种立体养殖,就需要有比较好的管理技术。比如说,在广东汕尾的一个大型扇贝养殖场,他们搞了多层筏架养殖,但是因为管理不过来,不同层数的扇贝得到的营养分配不均匀,导致部分扇贝品质下降。

还有就是季节性因素对扇贝养殖的影响。在夏季,海水温度高,很多微生物繁殖快,像夏季高温的时候,水温能达到30度左右,这个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扇贝疾病的预防。而到了冬季,水温降低,扇贝的新陈代谢变慢,生长速度也慢下来了。所以在北方的海域,像山东烟台,冬季来临的时候,养殖户就要采取措施,比如降低养殖密度,给扇贝提供足够的越冬空间等。

在我看来,扇贝的立体养殖、多层筏架设计以及合理的浅海区划确实是很有前景的养殖方式。不过每个地区、每个养殖场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啊,如果你们要在自己的海域搞扇贝养殖,你会从哪些方面开始考虑呢?是先选筏架类型,还是先考虑水质监测设备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想法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