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过这样一个采访:在考试的过程之中,一名考生不停的在考场外张望,当记者问道他在干嘛时,他的回答令许多人艳羡:“我已经保送了,现在在等我同学考试出来。”在大部分人的视野之中,保送或许是一个相当遥远的话题,能在现实中看到在,怎会不激动?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之中,有推荐生的存在,也有保送生的存在。许多人将此认为是现代人的产物,其实这种看法并不严谨,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不也是推荐的另外一种方式。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之中,贡举是长久存在的并且影响到了中华文化的选官制度和后世文化。何谓贡举,字面意思就是地方官吏向天子推举人才的方式。
与九品中正制多是负面影响不同,古代对贡举做了严格的限制:如果官吏举荐的确实是贤能之人,举荐者将会受到褒奖;如果官吏举荐的不是贤能的人才,或是任人唯亲,举荐者将会受到惩处。用这种方式,保证了管理选拔工作的基本稳定和管理的基本德行。
而这种选官方式的存在历史,是在隋朝实行科举制之后逐渐消亡。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了巩固不稳定的政权,巩固国家统治,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求取贤能之人,并且制定了登记形体仪容、年龄、品行、逐级暗访上报等制度,这就为以后的察举制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汉文帝时,制定了正式作为选官制度的察举制度,文帝二年有如下记载:举贤良方正能直言劝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文帝十五年又下令: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但这在统治时期只是偶然为之,并没有形成制度。
历史的车轮到了汉武帝时期,贡举之法终于形成了一种制度写入国家条例之中,使得选拔士人制度化。同时因为董仲舒等人的建议,以儒学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就这样以儒术取士的察举制度就出现了。
隋朝建立之后,科举制在选官用官的优势逐渐明晰,察举制、征辟制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视野;淡出并不是完全消散,之后历代大都有因为品行优良而破格为官或是破格提拔的例子。
其中承继的是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是对国家教化、社会稳定的一种积极引导。
贡举之后,就产生了公升这一名目,这就像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推荐生、保送生相似。凡是州、府、县学学员之中成绩优秀者,就可以成为进入京师国子监读书,这些被选中的人就被称为贡生。
古代科举考试的目的是被皇朝选拔丛中的人才,因此,各朝代更深的具体名目也不一,明代分为岁贡、选贡等四种,而清代则分为恩贡、拔贡等六种。因为科举的出身不同,便有了正、异途之分,经学校通籍者如贡生出身为正途,任命重正途。
还有一个名词叫做贡院,这是中国明清时期举行科举考试的场所,在这里会举行乡试、会试两场。对于贡院的产生,唐代典籍中有如下记载:“考功郎中李昂,为士子所轻诋。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部,始置贡院。”
明清时期的贡院大堂东西两侧为“外帘”,多供管理人员居住,大堂后为“内帘”,供面试官居住。贡院两侧建“号舍”,供应试者居住。主考、同考在内,谓“内帘官”,提调监视官在外,谓“外帘官”,贡院墙有荆棘,亦称“荆闺”。
就是如今的高考考场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