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炼丹修身术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炁足更把诸恶造。只论道,不修炁,空谈浪得生和死。道驭炁,炁助道,福慧性命证觉妙。八正道,一正炁,学思践悟共同体!
1.修 道
古人认为修道就是做三件事:
正身、内省、止息。
儒家经典《大学》一句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是有生命科学内涵的。
修道的过程中,在开上丹田窍的时候,就会明白什么是“明德”。上丹田窍开了后,自然就“明明德”了。
“亲民”是要打开中丹田和夹脊二窍,这叫“开心”。能亲民,就会拥有影响力,就能教化周围的人。修到止息的时候,下丹田就开始辟阖,一起一伏内息绵绵,全身的毛孔都在呼吸。息停脉住天人合一,后天的妄念自然停止,就会“止于至善”了。
通上四窍“明明德”,通中两窍“亲民”,通下三窍“止于至善”。
窍通了,能止息了,一个人才能“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而后能定,真正进入禅定的人才能明白虚静的道理。
丹田位置:首先要把“丹”和“田”分开来解释比较容易明白。以中文文义而言,“丹”字引申为“丸状之物”,“田”字引申为“块状之物”,稻田、麦田意指田中有稻、麦,丹田则意指田中有丹。宇宙万物皆可用几何图形来说明,万物起源于八卦的变化,八卦就是万物构造的几何图形。
人为天地所生,那么,人在天地间的定位在哪里?若以坐标图来看,我们从天上拉一条直线穿过我们头顶进人地里,这是纵坐标;再拉一条横线从我们身体中间穿过,因为肚脐是人身横切面的中点,故以这条线作为横坐标,纵坐标、横坐标必定在肚脐里面的一点交会,而这一点即人在天地间的定位。
古代朝鲜医学家许浚在其医学巨著《东医宝鉴》中指出:“脐者,齐也,言其上下齐,身之半,正谓之脐中也。”人身纵坐标与横坐标的交会点正好在我们肚脐里面(不是下面)的一寸三分之处,也就是在人身坐标等于零的地方。以科学的角度而言,坐标为零表示不会消耗能量,就像是一个黑洞,可以无限吸收、储存能量,内聚成为一个能量中心,因此道家所称的“丹”就是指这个地方,老子讲的“不如守中”,守的也是这个地方。
我们在十字坐标的四周各一寸三分之处再用个方形把它框住,它就成为一个“田”字了,这个田字的上半部叫上丹田,下半部叫下丹田,也叫上气海及下气海。但是丹田是立体的,纵剖面是田,横剖面也是田,而中脉刚好通过田的中心点,上通灵台接天,下通阴窍接地。
以横剖面来说,十字与口字接触的四个点,分别为任脉、督脉、左脉、右脉通过的地方。我们练功常说的气沉丹田,其实是气沉下丹田;至于肚脐往下一寸三分的那一点叫做“关元穴”,一般人所说的“意守丹田”,其实守的是关元穴,因为守窍都是守点,不是守整片,桓谭所著的《仙赋》一书就谈到“积气关元”的理论。
此外,《道枢.太清养生下篇》一书说:“身有丹田者三,脑者,上丹田也;心者,中丹田也;气海者,下丹田也。”大部分的修道家也采取这种说法,这三个丹田区所练的功夫层次各自不同,不过,我们所说的丹田,指的都是下丹田、气海、关元。
要认定一个修道家命功修得如何,最主要就是看他的丹田气练得好不好,从外观来看,有两个简单的方式可资判别:
(1)视其皮肤有没有光泽,如果皮肤灰暗无光、没有弹性,就显示气的供应不足。
(2)是否身轻如燕,如果身体笨重不灵活,同样是因为气不够充足。
此外,“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丹田气练得好,气血能在丹田里交融,血就会变得洁净、活泼,表现在外表的就是皮肤光滑、红润,很少杂色斑点,修道家得以“童颜鹤发”,即因气血通畅使得形体长保年轻。
丹田为“诸经之会”,十二正经脉和奇经八脉均直接或间接汇合于此。在人身的经脉里面,十二经脉管理人身磁场,而奇经八脉则接通天地能量,奇经八脉有调节、支应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脉像河流,奇经八脉像湖海。奇经八脉的运作中心在丹田,十二经脉与丹田的关系则是间接的。奇经八脉又分通经八脉及通气八脉,经脉和气脉是不同的,各自走的路线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
丹田是气的泵,气聚丹田,气随时可以供输全身,为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所用。除了建立丹田气之外,同等重要的另一项工作是打通经脉,经脉即是行气的通道。古书记载,人体有八脉十二经及三万六千细络,运输网络相当复杂。
科学家发现,腹压够,内脏就很少发炎,这就是因为丹田里的清气通过经脉流经内脏,能把内脏的热气、浊气清除出来,达成排浊纳清的效果,这是长寿和健康的关键。
除了丹田之外,布满人身各处的穴道也是练功的重要据点,穴道是人体气血、能量的汇流处,也是人体与外界能量沟通的出入口,成人的穴道大都已经退化,必须练之守之才能使其活化。但是,打开一个穴道等于在身上开了一-家店面,细心经营固可吸能赚钱,疏于照顾也会流失一些成本,而且,穴道过久不练又会封闭失效。
练功的最好时间:
在一天中,是阴阳交替的子时和午时;
在一个月中,是节气的前后三天;
在一年中,是每年的二月和八月。
每年的夏至和冬至这两天,是人类身体转变的时候,要特别认真对待,要加长做功的时间。这两天做功做得好,一年都会舒畅。
修道要有和光同尘的心地,练功时,身体要放松。但是,松中必有张,张中必有松;动中必有静,静中必有动;虚中必有实,实中必有虚;吸中必有斥,斥中必有吸;练中必有养,养中必有练。五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对立面相互依存,无此即无彼。
2.炼 丹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凡修大道先止妄念,道曰炼己,释曰蕴空,儒曰知止。可知止念,乃第一要。
西王母云:声色不止神不可清,思虑不止心不可宁,心不宁兮神不灵,神不灵兮道不成。止念则心宁,心宁则神清,神清则志定,志定者遇物不远。神剑在手,纵遇千折,而不改其志向。故曰,
知止而后有定
也,既已妄念止,志向定,然后下手。试凝神调息,虚心实腹,神凝则气聚,心虚则气静。故曰,
定而后能静
也,久则虚材,如归无极,静极而动,如生太极,药苗发生,如太极动而生人也。此时当用逆行。诀曰,运斗柄逆气机,药必归鼎,而后安炉以炼之。故曰,
静而后能安
也,既立鼎,而行煅炼之功,其中升降沐浴,逐节火候,当要严密谨慎,若稍有放肆,则神散气驰,以至铅走汞飞,悔无及矣。故曰,
安而后能虑
也,既至火候足,不伤丹。得天之灵气,结圣胎,温之养之,毫不间断,勿忘勿动。神息绵绵,听其自然,守其自然。直到金刚不坏,以至脱胎神化。虽然留形住世,则仙佛圣人之法身,已为我所得矣,
虑而后能得也。
呼吸蛰藏大周天
左玄真人曰:初行大周天火候,神住息停,身心入定,不过蜇藏八九十息,半刻之倾为一周。
渐渐又通行于大定,蜇藏一百九十息,一刻之倾为一周。
蜇至一千三百五十息,一时之久为一周。蜇一万三千五百息。一日之久为一周。
以至入于大定,或十日一月,或百日十月为一周,而元神元炁随呼吸之气,俱化为一团灵光。无昼无夜,普照常明。日魂月魄,一时停轮,如命将绝,然绝后复生,方见化功。
如同死后,又有复生之验,此系立命之正子时。
当铅汞相融,万虑俱寂,入于混沌之窍,一不小心谨守,神离窍中,丹走鼎外,接命在此,伤命亦在此。
死心入定,凝神于窍中,而为紧要之口诀。
古人曰:
当初一念转动,坠入苦海。
我今一念主静,渡过彼岸。
生死轮回皆是一念耳。
其初非息火猛烹急炼,而乾金不能出矿,其继非神火绵密温养,而金不能变化,四大威仪,一空所有。
时时返照,刻刻内观,火候到时,自然性月当空,则阴尽阳纯矣。
(附录:王母口诀-饮食不止身不轻,声色不止神不清。思虑不止心不宁,心不宁兮神不灵,神不灵兮道不成。其要妙者,不在乎瞻星礼月,苦体劳形。所贵者湛然方寸,无所营营,神仙之道乃可长生。又云除垢止念,静心守一。
太上内观正诀:生不生为体,如生者是人心,心者有三心,过去、未来、见在者是也。过去心生者名为思,未来心生者名为想念,见在心生者名为逐境。此三心者,昼夜不停,劳神损气,丧人之真灵,昧元初之法体。轮回万劫,皆是三心,古往今来,谁能得脱。若要得离,悟父母未生之前本来面目,有个甚么,非心非念,物我两忘,自然合道。故曰生不生为体也。)
3.男女止于至善的部位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大学》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者何?人身立命之主气也。后者何?人身血肉躯壳也。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钦安先生认为,这个先指的是人生立命的祖气。后指的是我们人身血肉的躯壳。
这个明德,其实指的就是心,从道家的角度来说,明德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个明德,指的就是我们的先天之气而已,在亲民这个民,古代有下的意思。
就是说,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真气,恢复自己的真气,你要把意念往下,关注到自己的下丹田。
在止于至善,我们的心要止在至善之处,就是丹田。
不同的人,部位有所不同。
像女性,可以选膻中,你也可以选夹脊,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止于至善。
你懂得把意念止住,而后就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此大学之道。物有本末,事也有终始,你知其先后,这就近道了。
所以知所先后只是近道而已。
有一段评述。
圣人以大道示人,欲人之明善复初。故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圣人要将大道告诉大家,想要我们明善复初。
这个初指的是什么呢?
初指的就是我们立命的祖气,就是先天的这一个真气。
所以他才会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你连知什么都不知道,你学什么呢?
那不是盲修瞎练吗?
所以钦安先生,开宗明义就引用了大学的这一句话,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先者何呢?
就是我们人生立命的祖气也。
祖气即父母真气,浑而为一者也,性命由此立。这个祖气,就是父亲的精,母亲的血,父亲的精母亲的血里面,都有真气的。这两个阴阳混在一起而为一,这就是祖气,有了这个祖气,我们的性命由此才能立。性就是这个祖气嘛,命就是由主气而生出来的生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后。所以下文说。
后者何,人身血肉躯壳也。
凡世上一切有形之质,皆属后天,不独人身。故道家称为臭皮囊。
这里说的很清楚了。凡是世间一切有形的质都属于后天,不独我们人的身体,我们人的血肉躯壳,道家称为臭皮囊,这就是先天主气所化的后天。
——节选自道揆先生《医法圆通》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