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傻、女儿疯、妻子抑郁要自杀,83岁的“核武老头”撑起整个家

沐语纪史录 2025-02-07 12:57:15

文|瓜田李的猹

编辑|沐语纪史

83岁的父亲,应该怎样和儿女相处?

魏世杰的相处方式,让人看的非常不解。

平日的生活中,年逾80的他并没有受到孩子的供养,反而被“呼来喝去”。

“你去看看药瓶盖没盖上”、“你把四个碗里的水倒干净”、“茶几抹没抹”,女儿一遍遍指使着魏世杰干活。

魏世杰也没有不耐烦,还哄着女儿,说她交代的自己都干了,而且还把茶几擦得很干净。

但看这些画面,可能会感觉魏世杰在被儿女“虐待”,但实际上,魏世杰完全是自愿的。

虽然他调侃自己是“倒霉老头”,83岁了还要操心家里的一切,但他又觉得这一切自己甘之如饴。

魏世杰,山东即墨人,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为国又为家”。

年轻时,他鞠躬尽瘁,扎根荒漠数十载,只为发展国家的导弹事业。

年老了,本该颐养天年,他却接连收到噩耗,儿子智力低下,女儿精神分裂,妻子抑郁想自杀。

一家4口人,有3个都是重病号,稍微离了人都不行。

魏世杰只能寸步不离看着,为这个家忙前忙后,凭一己之力撑起这个“特殊”的家庭。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但在魏世杰身上,这个说法却截然相反。

事业上,他接触的是最隐秘,随时有可能“粉身碎骨”的核武器研究,但魏世杰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家庭上,他年纪最大,却还要照顾妻子、儿女,辛酸又无奈。

可魏世杰就是让人敬佩,尽管面对无数生活中的风雨,他依旧坚韧挺拔,就如同当年铁了心研究核武器一样,只要敢做,一切都会好起来。

魏世杰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专业,年少时期,他其实对物理领域不感兴趣。

但他天资聪颖,在物理方面有很高的天赋,班主任觉得他是可造之才,再三建议他学物理,未来必定大有可为,这才让魏世杰改了主意。

23岁时,导师找到魏世杰和另一位同学,通知他们被选中从事一项很机密的工作,整个系里只有他们两人被选上。

魏世杰很疑惑,但询问导师,对方却什么都不肯说,只说要去青海。

就这样,魏世杰踏进了青海的211厂,从此“魏世杰”这个人就从世界上消失了,但中国的核事业多了一块“坚韧的砖头”。

当时从中国各地去青海的,大约有1万多人,有搞后勤的,也有像魏世杰一样搞研究工作的。

魏世杰所在的第九研究院,里面有王淦昌、邓稼先等一批最优秀的科学家。

但无论是谁,都拼了命搞研究,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将原子弹搞出来。

投身科研的专注,让魏世杰这些人忽略了环境的恶劣,只不过事后回想起来,也不知道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那时候研究所在的地方海拔很高,平均3200米,温度常年都在零下。

在那里永远喝不到开水,馒头也总是蒸不熟,吃起来软趴趴的。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魏世杰记忆最深刻的,是实验时候的危险。用他的话来说,真的是“粉身碎骨”。

魏世杰负责测试炸药参数,有两次爆炸后,现场被炸的面目全非,看着牺牲的同事,魏世杰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所以他说,现在很多人觉得两弹一星很光荣,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当年的牺牲和代价有多大。

就这样坚持了26年,魏世杰光荣回归,可当他回到老家准备养老时,发现倒霉事儿接二连三的来了。

魏世杰家庭是美满的,儿女双全,还有贤惠的妻子。

可当他回去见到儿子时,发现儿子说话跟小孩儿一样,面容还有些呆滞。

一检查,发现儿子是先天性智力低下,医生说以后生活可能都不能自理,魏世杰天塌了。

祸不单行,就在魏世杰全身心照顾儿子的时候,女儿又出问题了。

大半夜,女儿喊着让魏世杰过去,让他看地上有什么东西。

魏世杰看着干净的地面不解,最后再三检查发现一根头发。

当他拿起头发时,女儿说:“这个东西不得了,因为它我整晚睡不着觉,你快把它拿走!”

魏世杰问女儿自己为什么不拿,女儿只说自己不可以拿。

诸如此类的事情再三发生,魏世杰意识到了不对劲儿,带着女儿去检查,结果发现女儿是精神分裂症。

仅有的两个孩子变成这样,魏世杰五味杂陈,小时候他就没怎么陪过孩子,长大了想陪伴孩子却病了。

为了给孩子治病,魏世杰消耗了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别的老头在下棋,在散步,魏世杰在教儿子做家务,在帮女儿疏导心理。

长久的压力下,魏世杰没倒下,妻子先顶不住了,患上了抑郁症,一度想自杀减轻魏世杰的负担。

女儿可能也知道父亲很辛苦,留下一封信也要自杀。

幸好魏世杰对此发现的都很及时,才没有让妻子和女儿自杀成功。

此后,魏世杰就更加关注家人的心理状态,几乎所有事情都顺着儿女,哄着他们。

后来魏世杰年龄很大了,很多事情没办法做,一个公派勤务员王月玲进入了他们家,帮魏世杰教导孩子,做一些家里的工作。

在两人的努力下,儿子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女儿精神也好了很多,再也不会轻易提自杀了。

一家人总算过上了平静的生活,魏世杰也很开心,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创作。

他很早就有一个写科普文章的想法,他说希望自己的文章能给新时代的孩子们带来启发。

对于生活中的困难,魏世杰也坦然接受,面对采访他云淡风轻的说:

“再大的困难,你只要正确面对,都会过去的。即便这困难你不能摆脱,最后也会和它握手言和。”

魏老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魏老能轻松一点,再快乐一点。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信息来源与参考:

1.人民网:《儿子智力残疾、妻女精神分裂…77岁核弹老人魏世杰的故事,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2018-06-25

2.央视新闻:《隐姓埋名投身“两弹一星” 他说“粉身碎骨”不是形容词》,2024-05-02

0 阅读:0
沐语纪史录

沐语纪史录

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