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家里,给不给宝宝喝水,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妈妈:“网上的科普文章说,6 个月内的宝宝不用喝水。”
奶奶:“奶怎么能替代水?出了那么多汗,肯定要喝水补补。”
有时候实在是扛不住长辈的压力,妈妈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心里又忍不住担心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1
宝宝不喝水,不会缺水吗?
事实上,关于“6 个月内的宝宝要不要喝水”这个问题,很多权威机构及专家的结论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不需要”。
中国营养学会:纯母乳喂养能满足 6 月龄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世界卫生组织:6 个月以内的宝宝,除了母乳或配方奶,通常不需要摄入其他液体,包括水、果汁等。
美国儿科学会:6 个月内的宝宝,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通常都不需要额外补充水。
国内著名的儿科医生,比如儿科专家张思莱、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鲍秀兰,也保持了相同的观点。


但权威意见归权威意见,很多人还是会忍不住担心:“宝宝不喝水,难道不会缺水吗?”
其实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吃奶的宝宝不缺水
你可能不知道,母乳中的水分含量是 85%~90%。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计算。
一个 3 个月的宝宝,体重 5 千克。根据《儿科学第九版》,6 个月内每千克体重需要 120~160 毫升总水量(包括所有食物)。5 千克体重,也就是每天需要 600~800 毫升水分。
而 6 个月内宝宝每天的奶量是 700~1000 毫升,这其中有 600~900 毫升都是水。你看,这不是能满足宝宝的水分需求嘛!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也一样,按照说明书比例来冲泡的话,水分含量也高达 90%,和母乳差不多。

所以,对于 6 个月内的宝宝来说,最好的水分获取途径就是喝奶。
如果因为宝宝吃奶量不够而担心他缺水,我们需要做的是补奶,而不是补水。毕竟奶里面的营养,在水里可是补不到的。
喝水反而是一种负担
在宝宝不缺水的情况下,再给他喝水,反而是一种负担。
因为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出生一两天只有 5~7 毫升,像一颗小樱桃。满月后会增加到 90~120 毫升,大概是鸡蛋那么大。即使到了 4~6 个月,也只有 180~240 毫升,差不多是两个鸡蛋的大小。

在胃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额外给宝宝喝水,就会减少他的奶量摄入。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这可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宝宝对母乳的需求变少了,妈妈乳头受到的刺激也变少了,泌乳量也会随之减少。
除了吃奶量变少,妈妈泌乳量变少,喝过多的水,还容易对宝宝的肾脏造成负担。
因为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成熟,刚出生时,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的 1/4。即便到了 3~6 个月,也只有成人的 1/2,消化不了太多水分。
有的妈妈还会在宝宝拉肚子时给他喝水,这样并不能改善脱水。相反,喝太多水反而可能会加重电解质紊乱,引起低钠血症、低血糖等。
2
哪些特殊情况可以额外喝水?
当然了,宝宝喝水这件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前面我们说的,是指一般情况。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适当给宝宝喝点水,一般几毫升就够了,避免影响宝宝正常奶量的摄入。
01 有缺水表现
遇到夏天天气热、冬天在空调房、发烧等情况时,宝宝体内可能会流失一些水分。
如果他小便次数<6 次,或者尿液是深黄色、味道很重,或者嘴唇发干,说明确实缺水。
这时可以直接给他喝奶,不仅可以解渴、补充体液,还能满足营养需求。如果喂奶不方便,比如在外面没有条件冲奶粉,也可以给他喝少量水。
02 便秘
如果宝宝近期拉的便便又干又硬,那么可能是便秘,可以给他喝点水润润肠道。
不过很多人容易把宝宝好几天不拉便便,误认为是便秘。
事实上,6 个月内的宝宝肠胃道发育不完善,好几天拉一次是常有的事。判断宝宝有没有便秘,还是得看他的大便形状。
如果宝宝好几天没拉便便,但最近一次的便便是正常的稀糊状,那可能是攒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额外喝水。
另外,很多人总觉得“吃奶粉的宝宝容易便秘”,很多时候是奶粉冲泡过浓,宝宝不好消化,或者喝奶粉时额外补充了钙剂,肠道不能吸收引起的。如果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喝水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
03 喂完奶漱口
一些妈妈喂完奶之后,会给宝宝喝点水漱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这也是可以的。
总之,6 个月内吃奶的宝宝不缺水,通常不需要额外喝水。
但养娃也不是照本宣科,咱也需要随机应变。宝宝尿黄、尿少、嘴唇干、便秘时喝几口水,或者喂奶后喝水漱漱口,都是可以的。只不过要控制好量,别咕咚咕咚灌太多。
你之前有给宝宝喝过水吗?可以在评论区说一说。也可以把文章分享给家人或其他爸爸妈妈,一起学习育儿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