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摆摊,深圳和阿克苏有哪些不同?人们的消费习惯又怎样?

塔里的明珠 2024-03-15 20:32:49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个地摊菜鸟,免不了花费许多心思去各类摊位点上明察暗访,连续三天跑下来,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深圳地摊上的消费水平居然比新疆阿克苏低得多!这是真事,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民以食为天,我们只拿吃的作对比。

深圳地摊上的水果和小吃非常多,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是,品类多归多,质量却总体不足。这边地摊卖的抢手货永远是十元大几斤的便宜水果,单斤过5元的水果不能说完全没有,只是占比较低。还有,深圳这边的小贩们喜欢用电动三轮车出摊,蹲在地上卖水果的人几乎没有,人手一辆三轮车,间接活跃了二手三轮车市场。

而阿克苏却不是这样,单斤5元算是垫底的水果(西瓜和甜瓜除外)10元,20元,30元一斤的水果频繁出现在地摊上,根本不愁卖。哪怕是阿克苏产的糖心苹果,倘若拿到本地市场上销售,没有6元一斤拿不下来,当然,如果是次果,那又另当别论。虽然三轮车也深受阿克苏小贩们的喜爱,但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提着果篮出摊,篮子的内沿放了少许果叶,不管价格几许,还总能清篮回家。

大家都知道阿克苏是瓜果之乡,盛产各种水果,所以,自然而然地以为本地人买水果肯定便宜,其实不是这样,阿克苏出产的水果在本地也是高价,单斤价位5元起跳,10元普普通通,15元还凑合,20元也不怎么贵,市民们照吃不误!

奇怪,论经济水平,深圳和阿克苏有着云泥之别,就好比拳击比赛,深圳是重量级,阿克苏也就迷你轻量级。既然阿克苏的经济远不如深圳,为何在地摊消费上体现不出来呢。依老刘愚见,可能是如下几点原因所致!

其一,对比双方存在着不公平。我走访的只是深圳宝安辖区内一个毗邻东莞长安的松岗街道而已,而宝安区是传统意义中的关外。在深圳工作过的小伙伴们都清楚,深圳关外与关内的差别非常之大。关内的有钱人花天酒地,歌舞升平;关外的外来劳工箪食瓢饮,千辛万苦。而阿克苏就不一样,下辖的七县一市都是大同小异。

其二,阿克苏的普通人更有钱!是的,你没听错,阿克苏的普通人更有钱。虽然深圳的人均GDP在全国名列前茅,可那是一小部分有钱人拉起来的,普通的打工一族都成了被平均的对象,要知道,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才两千多。可以这么说,深圳是两极分化很严重的地方,有钱人是真有钱,穷人是真穷。本来深圳有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是消费的主力军,可随着产业升级和企业出走,这部分人大多已经离开了。而阿克苏的贫富差距并不大,要么是种地的农民,或者兵团职工,要么就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办企业当老板的人也有,但稀少。

其三,在阿克苏生活的民众对本地市场的水果有信心,愿意为高价买单。阿克苏是一个以林果业占绝对主导的地区,具备独特的气候条件,这里产的水果皆为精品,哪怕是地摊上售卖的次果,也只是果径达不到标准或有轻微碰伤而已,其口感并不逊色。高品质相对高价格,这里的民众买水果的时候能做到心中有数,不会被小贩们喊的口号所诱导,所以,花起钱来便没有后顾之忧。深圳就不一样,这是一座工业城市(关内商业)所售的水果来自全国各地,品质良莠掺杂,口感千差万别,稍微不留神就会花钱买聪明。久而久之,这里的人们都不敢在地摊上花高价买吃的,有钱人会选择大型果品连锁店或网上购买。

各地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人们的性格迥然相异,这就叫作“风”,因社会经济文化上的差别而造成不同的行为规范,则称之为“俗”。深圳和阿克苏远隔万里之遥,一个沿海,一个挨着沙漠,一个是以外来工居多的改革开放的窗户,一个是人烟稀少的西部犄角旮旯,两地的风俗有着天壤之别,造成了人们在地摊上的消费习惯的不同,跟好与不好无关!

0 阅读:0

塔里的明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