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姨住院,大姨喊捐款,指名道姓让我给6万,我问道:您给15万?

浩哥评武器 2024-11-27 15:28:35

我叫李晓东,在省城开了一家小型建材公司。虽说不算大富大贵,但这些年靠着诚信经营,生意还算稳定。去年冬天,一个意外的电话把我卷入了一场令人窒息的亲情风波。

那天正在工地查看水泥到货情况,手机突然响了。是大姨打来的,她的声音听起来很着急:"晓东啊,你三姨得了重病,现在正在医院。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我们商量着亲戚凑一下。你在省城做生意,条件比较好,能不能出六万块钱?"

这个消息让我一时有些恍惚。三姨是我母亲的妹妹,从小跟我妈感情就不太好。记得小时候,三姨家日子过得比我们好,每次看到我穿着破旧的衣服都会冷嘲热讽。等我考上大学时,她更是当着所有亲戚的面说:"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要花家里的钱。"

我强压下心里的不适,问道:"三姨得的是什么病?现在情况怎么样?"

"是恶性淋巴瘤,医生说要做手术,还要化疗。前期估计要三十多万。"大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你也知道,你三姨一直在乡下种田,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

听到这个数字,我沉默了。不是舍不得钱,而是想起了五年前的一件事。那年我刚创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去找三姨借十万块钱救急。她当时正坐在院子里剥花生,头也不抬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是不懂得脚踏实地,整天想发大财。我这钱可不能给你糟蹋了。"

"其他亲戚都答应出多少?"我试探着问。

"你二姨家出五万,你大伯说出三万,你四叔家出两万..."大姨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我准备出十五万,毕竟我是大姐。"

我心里一惊,大姨说出十五万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刺耳。大姨家在县城开了一家小超市,日子过得还算宽裕,但要说拿出十五万,恐怕也不容易。最关键的是,我太了解大姨了,她平时别说大方,连买个水果都要讲半天价。

"大姨,您真的打算出十五万?"我直接问道。

电话那头明显停顿了几秒:"这个...我也是尽量想办法筹。你看你在省城做生意,六万块钱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再说了,我们都是一家人,这种时候不就应该互相帮助吗?"

这话听得我心里一阵发凉。记得去年春节,大姨在饭桌上可不是这么说的。那时她儿子想在县城买房,我提议可以先住我那套空着的房子,她立马板着脸说:"亲戚归亲戚,钱归钱,这事还是不要搅和在一起的好。"

"大姨,您准备怎么凑这十五万呢?"我继续追问。我知道这样问有些不近人情,但我实在忍不住了。

电话那头的大姨明显慌了神:"这个...这个我还在想办法。你也知道,我这超市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再说了,我还要留着给你表哥娶媳妇..."

"所以大姨您现在是还没筹到这十五万?"我又问了一句。

"哎呀,你这孩子怎么尽问这些。"大姨有些恼了,"我是长辈,这些事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就说说你能不能出这六万吧。"

我深吸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说:"大姨,您要是真能出十五万,我这六万一定给。不过得等您那十五万先到位。"

"你这是什么意思?"大姨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是不相信我吗?我可是你大姨啊!这种时候你怎么能这样?"

"大姨,正因为您是长辈,更应该以身作则。"我不卑不亢地说,"三姨生病住院这么大的事,您作为大姐,确实应该多出些力。但您不能一边说自己出十五万,一边就让其他人先把钱拿出来。这样对大家都不公平。"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大姨突然改变了语气:"那你的意思是,你不打算管这个事了?"

"不是不管,而是要讲个先后。"我顿了顿,"大姨您先把您说的十五万準备好,我马上就把六万块钱送过去。另外,我建议咱们亲戚之间都这么办,谁说出多少,就先把钱到位。这样大家都清清楚楚的。"

"你...你..."大姨气得说不出话来,最后重重地挂断了电话。

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二姨的电话。二姨一向是个和事佬,这次也是想来劝我。我把大姨刚才的对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二姨,然后说:"二姨,我这不是不愿意帮忙。您想想,大姨说出十五万,结果一分钱没准备好,就让其他人先出钱。这不是让大家难做吗?"

二姨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你说得对,这事确实不能这么办。这样,我先把我家说好的五万送过去,你大姨那边,我去跟她说说。"

第二天,我就听说大姨改口了,说她最多能出三万。这下其他亲戚也都明白了,纷纷表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重新商量。最后,大家凑了二十多万,我也出了五万。三姨的手术费有了着落,总算是把这个事情安顿下来。

三姨出院后,大姨一直对我有些不满,说我不懂得尊重长辈。但我觉得,亲情是相互的,不能总是一方付出。如果连最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那就不是亲情,而是道德绑架了。

现在想来,那天的对话虽然有些伤感情,但却让整件事情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平。有时候,对亲情最大的尊重,不是盲目地答应一切要求,而是保持理性和诚实。正如母亲常说的:"亲戚之间,说话办事要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真正地维系好这份感情。"

去年过年,三姨特意来我家道谢。她说经过这次住院,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患难见真情,但真情也要建立在真诚和信任的基础上。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化解了多年的隔阂。这或许就是那场风波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文章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无恶意和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0 阅读:0
浩哥评武器

浩哥评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