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阶段,科技的深度参与正在重塑基础教育的形态。近日,华为擎云携手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东湖校区),正式成立华为擎云智慧教育自主创新实训室,落地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解决方案。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不仅为智慧教育树立了新标杆,也为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全新路径。

本次计算机教室建设以华为擎云 W585x行业版台式机为核心设备,依托其强大的硬件性能和创新技术,针对传统机房教学中存在的设备不稳定、教学功能单一、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革新。
华为擎云 W585x行业版台式机不仅性能强劲,支持开箱即用,更支持内置超过50种教学工具。广播教学、视频播放、行为管控以及分组讨论等功能全面覆盖多样化课堂场景,为教师和学生构建了一个智能化、多功能的学习环境。在培养学生跨领域学习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数字化素养,为他们适应未来技术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教室还创新性地引入了“还原点保护区”功能。这一设计解决了传统机房系统维护复杂、误操作易导致系统崩溃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还原点”功能一键恢复设备状态,无论是单一设备还是批量操作,均能迅速完成系统还原。同时,“锁定还原点”功能保留了学生各时段的操作记录,既便于学生复习与回溯学习内容,又为教师监控教学进度和优化课程设计提供了有效支持。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为课堂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延展可能性,使教学与技术真正实现了无缝衔接。
除了课堂的功能优化,华为擎云还在机房管理上带来了颠覆性创新。通过分布式桌面云技术,学校的运维团队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集中管理,极大降低了运维复杂度和成本。以往机房的日常维护往往需要人工逐台检查,操作过程繁琐且耗时。而如今,依托网络同传和运维分析系统,设备的监控、更新和故障排除都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整体运维效率,也为教育资源的集中调配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此次落地的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解决方案,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华为擎云在教育领域深耕的成果。这一方案针对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从教学到运维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为推动产教融合提供了成功案例。
华为擎云通过与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合作,助力学校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实现突破,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为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提供了全新思路。学生也通过实践操作熟悉Python编程与鸿蒙系统相关课程内容,提前接触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从而在未来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

此外,华为擎云在赋能学校教育的同时,也着力于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企业专家深入参与教学指导,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课程咨询及全流程保障服务。教师在掌握新技术的同时,能够更灵活地将其融入到课堂中,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升级。这种企业与学校协同育人的合作形式,不仅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升,也为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开辟了更多可能性。
总结:
以成都七中的实践为起点,华为擎云正在为全国范围的智慧教育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成功模板。从硬件设备到教学资源,从运维管理到课程培训,华为擎云构建了一套覆盖教育全链条的解决方案,为更多学校的信息化升级树立了标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