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现在依然是书坛顶流。而今不知为何,书坛上冒出了一些声音,声称米芾曾贬斥柳公权为“丑怪恶札之祖”,柳体不可学。
这种言论属实是害人匪浅,柳公权不仅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也是唐楷的集大成者,书法史上最后一位唐楷大师。
柳公权的楷书学习钟繇、王羲之,又尽取欧阳询、颜真卿等近代诸家,在颜真卿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文字的斩钉截铁和筋骨外露之势,形成了均匀瘦硬、骨力遒劲的柳体楷书。
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神策军碑》与《玄秘塔碑》,然而事实上,这两件作品都不是柳公权的巅峰之作,他最好的作品是小楷《九疑山赋》,这才是他的“收官之作”。
近代著名书法家赵思敬先生曾称赞这件作品:“端庄秀雅像枝花,刚健婀娜尤可夸。清朗洒脱间架妙,古今小字第一家”。
赵思敬先生的点评是非常到位的。这件《九疑山赋》写于唐会昌四年(841年),它的成书时间要晚于《神策军碑》和《玄秘塔碑》,其运笔点画、文字间架也更加成熟和得心应手。
比如《九疑山赋》中保留了柳公权楷书中一贯的刚健和瘦硬,但是在点画上,明显要比之前写的《玄秘塔碑》等作品更加舒朗温润,呈现出“刚健寓婀娜”的韵致。
在文字的结体上面,《九疑山赋》更加端庄,方笔和圆笔的融合也更加流利,这件作品和颜真卿的书法风格要更加接近一些。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点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在楷书中,大楷和小楷的作字方法是不同的,在一些小楷中,有些文字的笔画会被简省,来适应文字结构间架的舒朗宽松。
《九疑山赋》全篇单字大小不超过2.5厘米,但是都是用大楷的作字方法,文字间架也同样舒朗有余,但是点画精到且紧密,这就是唐人法度再好不过的表现。像这样的字,即便是王羲之再生,也要自愧不如。
其实米芾也曾对柳公权的书法赞不绝口,他说:柳公权的字“如深山道人,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你大概是对"巅峰之作"和"收官之作"的概念搞大不清楚吧?《神策军碑》与《玄秘塔碑》,这两件作品就是柳公权巅峰之作,字幅大小是5厘米。欧颜柳赵就是指这个。《九疑山赋》,是他的“收官之作”,更偏向小楷,2厘米。
王羲之:不鸟你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