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小麦这事,几乎每家的田地里都少不了,但要说亩产800公斤,大伙儿心里还真没底。
河南修武今年最高亩产981.1公斤的消息一出,各地农友们都炸锅了,纷纷讨论招数与秘诀。
大伙都想着,明年自家的麦子能不能也突破800公斤。
说到这儿,我就想跟大伙唠唠,种好小麦得啥条件,有啥诀窍。
需要的基本条件:土壤、施肥、排灌和品种咱们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小麦能高产,首先就得有良好的土壤条件。
地里得疏松肥沃,不是硬邦邦的才能长好。
我听说,修武那边的地土层疏松,耕层能深到30厘米上下,上松下实,这样土壤里的水分、空气和养分才能协调好。
土壤里头有机质得不少于1.56%,氮含量0.12%,磷90ppm,钾0.03%,这几样得齐全,麦子长得才壮实。
有了好土壤,还得适当施肥。
一般来说,生产100斤小麦需要3斤氮,1到2斤磷,2到4斤钾。
这么算下来,800公斤小麦大约需要21.2公斤的纯氮,10.6公斤的磷,6.6公斤的钾,这还不算土杂肥和土壤本身的养分贡献。
只要是肥料,不管是尿素、复合肥还是有机肥,田里一定要均匀撒施开,别一块地聚着一堆,另一面却缺肥。
此外,田地还得能旱能浇,涝能及时排。
特别是麦子拔节、灌浆期,水必须跟上。
种的品种也有讲究,得选择矮秆大穗、抗逆性强的国审品种。
如何构建理想的群体结构再说说群体结构。
这些核儿听着复杂,实际上就是得把麦子种密了,还得控制好总苗数。
品种选大穗矮秆的,平均穗粒数38.9粒,千粒重43.7克。
800公斤产量,每亩地大概得47到50万穗。
主茎穗与分蘖穗都得重视,每亩基本苗22万,年前越冬的总茎蘖数控制在90万,年后总茎蘖数不超过110万,这样才有高产的群体结构。
简单点说,你得让麦苗壮、苗齐,这样穗多、穗大才能保产量。
冬前壮苗的培育策略麦子要高产,冬前的壮苗培育很关键。
壮苗的标准是什么呢?
越冬前,小麦苗得有6到7片叶片,每株3到5个分蘖,次生根有7到10条。
看着长得茁壮墩实,叶色正常才行。
土壤深耕、增施有机肥,分配好氮肥和磷钾肥,底肥用三元素复合肥70公斤,氮肥做底肥与追肥各占50%。
耕地和施肥一气呵成,地也得翻透,深度控制在25到30厘米。
播种也很讲究,不要太早,但也别耽误农时,一般10月15日左右最好,保证足墒一播全苗。
播种24斤种子,基本苗22万,良种使用包衣处理,种肥一体。
别忘了,冬季要控制旺长,防止过多分蘖,发现苗多,用控旺剂控制下,这样壮苗才能顺利过冬。
年后小麦管理:壮秆、增穗和防病虫越冬后的小麦管理也不简单,从返青到拔节,苗数得控制在105万左右,这样春季无效蘖少,穗数才多,穗才大,粒才饱。
早春中耕是好办法,能提高地温,保墒抗旱,还能除草防病。
追肥主要靠尿素,一共23公斤追肥,拔节期13公斤,扬花初期再追剩下的10公斤,对养分需求严格的田地,尤其如此。
春季控制好土壤湿度,不要过多浇水,持水量在60%以下再浇。
防治病虫害也是重中之重,防治好麦田一喷多防,高效保叶,才能保粮增收。
总之,要达小麦亩产800公斤,得有良好的土壤、适当的肥水、优良的品种、还有科学的管理措施。
希望这些经验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让我们农民自己的田野更丰收,生活更富裕。
这样说着说着,仿佛看见明年金黄的麦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