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法定的清明节。我也放假了,还跟我的父母说,我的作业要推迟批改。接着,我又到了《不止不休》这部影片中。他们之所以会来,自然是冲着张颂文先生的名头来的,不想放过他的任何一个镜头。 自从三月二十四日《不止不休》首映之后,网络上就出现了很多网友的评价,大家对张颂文的评价都很高,只看了颂文一眼,就觉得不虚此行。这是什么意思?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能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说《不止不休》电影不好,为什么会说张颂文的演技好。
但我想说的更详细一些,我所说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片面的,局限的,对电影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不止不休》属于没有为观众服务的影片。这不是现代的,也不是快活的;不是很强烈,也不是故意装可怜。这并不符合现在的潮流,事实上,在题材上,还是比较多样化的。例如,批评教育与能力的陈旧观念,展示“北漂一族”在社会中的艰难,反思“记者”究竟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任务,为“纸媒”的时代感到悲凉。
从“追查”的矿难事件中,引起人们对“钱”和“人命”的深深的反思,从“高价采血”、“代理体检”事件中,人们开始质疑,“乙肝病毒携带者”到底该不该被歧视,他们为什么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工作和学习。还有,那个矿长,要对死者的家人进行经济补偿,不要再追究他们的责任,彪哥,姚大夫,还有那个因为感染了 HBV而无法通过考试的张博,都是恶人吗?《不止不休》有很多可以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而当它最终被公映后,我就明白了,想要通过审核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最重要的是,这种多角度的深刻思考,可能会让那些想要发泄一下,或者想要发泄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人,变得更加的不爽。我猜,可能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一些人认为《不止不休》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不够精彩,有的人看着看着就昏昏欲睡。但是,我认为,《不止不休》并没有刻意地迎合观众,不管是在影片的内容上,还是在影片的表现方式上,遵循着影片的叙事方式,这是一种非常认真和强大的执着。 影片有商业性、娱乐性和悲剧性。
不过,《不止不休》并不属于这些类型。我估计,要不是张颂文先生的名气太大,可能不会在中国大陆上出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件不好的事,恰恰相反,我认为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只代表我自己,向所有的导演,演员和所有的电影工作者表达我的尊敬。我想,电影和电视剧不都是从小说中衍生出来的吗?毕竟,在出影片之前,就已经有了剧本。何时,当编剧、导演、演员不再是老是以观众喜欢的方式来拍摄。
而是以编、导、演的集结方式来引导观众的审美,打开他们的思路,让看电影不再是一种娱乐,而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我认为,那时,将是一个更美好也更理想的影视新时代。同样的,也发生在了文学和社交媒体上。不要刻意去讨好,要有忍辱负重,敢于接受精神引导,这是一件何等美妙而荣耀的事! 就把《不止不休》里的几位主角的演技给说一遍。先听其他人怎么说,张颂文的演技很好。我也认为张颂文将一个资深的新闻工作者黄江演得非常好。
但是我并不认为他能比黄江演的更好(高启强演的更好),一气呵成(比如将一根烟贴在嘴边)。我认为,这个故事的核心,很符合他的性格,所以,我就不多说了。我的意思是,你不应该为了张颂文的名气,而去拍他的马屁。要问他对《不止不休》的表现,我只能说:还行。但很好,什么都没有发生。当然,这也是因为他在剧组里的角色不多的缘故。 下面,我介绍一些在《不止不休》的其它角色。这只是我的看法。正如张先生所说,很多人都是和他一样,一门心思扑在演艺事业上,有些人可能演了半生都没有出名。
至少《不止不休》里的演员,我只知道张颂文,白客,苗苗,秦海璐,周野芒,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人,但我知道的并不多。不过我认为,不光是张颂文的演技不错,白客的演技也不错。演彪哥的演员,也是一把好手。饰演煤矿老板(这个人我看着有些面熟,但一时半会儿记不住)和死者的家人,她们只是角色中的角色,虽然时间不长,但我认为她们演得很好。这可如何是好?
这是事实,而不是夸大。沉稳而有力。至于女主,就有点弱了。 好了,该说的都说了。我还记得,在阅读一本一本的巨著时,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就好像在咀嚼一块香喷喷的蛋糕,唯恐它马上就会被吃光。在看完一张又一张的纸条之后,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你看完了几张?我真的很爱这种越看越爱的东西,也很爱这种希望所有的东西都能经常吃到新鲜的东西。但现在,我们看公众号的时候,会不会一眼就看完了?当我们看一段录像的时候,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一分钟不到的录像,然后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