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养老金每月仅120元,专家呼吁大幅提升,您怎么看?

微光旅程 2025-03-26 15:23:32

七旬的张大爷来自山东,每月100元的养老金是他全部的经济来源。

他感叹,村里许多和他一样的老人,每月拿着微薄的养老金,生活捉襟见肘。

小病不敢去医院,就怕倾尽所有也无法承担医疗费用。

这仅仅是农村养老现状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无数农村老人面临的共同困境。

四川一位75岁的李大爷,每月仅有80元的养老金。

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继续在田间劳作。

“种了一辈子地,老了国家总不能让我们饿肚子吧?”他无奈地说。

80元,对于一个月的生活来说,杯水车薪。

许多像老张、李大爷这样的农村老人,在为温饱挣扎,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令人担忧。

一边是日益增长的经济总量,2022年我国GDP已达121.0207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另一边却是农村老人每月仅有120元的养老金,这样的反差令人唏嘘。

一边是企业职工平均每月3000元的养老金,另一边是农村老人平均每月200元的养老金,甚至更低,这巨大的城乡差距如何弥合?

以广西为例,202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为2536元,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老年人月均养老金仅为158元,相差16倍。

这种差距并非个例,在全国许多省份都普遍存在。

基层干部坦言,现行城乡居保制度下,农民缴费少,地方财政投入也少,养老金水平自然难以提高。

但如果大幅提高农村养老保险投入,地方财政又难以承受,这成为农村养老金长期徘徊在低水平的症结所在。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人民大学郑秉文教授指出,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村老人更是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奉献了毕生精力,不能让他们在晚年为基本生活发愁。

他建议制定农村养老保险提标扩面行动计划,大幅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金水平,至少达到贫困线的1.5倍。

武汉科技大学董克用教授也认为,提高农村养老金的关键在于加大政府投入。

他建议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率先试点,探索建立全国统筹调剂制度,缩小地区间养老金差距。

同时,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防止资金被挪用,确保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提高农村养老金的建议并非没有争议。

一些人认为,农民过去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足,没有理由要求更高的养老金。

但也有观点反驳,农民土地被征用所得的补偿费,一部分已经纳入社保基金,这是农民对养老保障的贡献。

因此,提高农村养老金是对农民应有权益的保障,而非恩赐。

还有人担心,大幅提高农村养老金会加重地方财政和企业的负担。

对此,专家建议建立养老保险的中央调剂基金,统筹安排,既减轻地方压力,又缓解地区间养老金失衡的问题。

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关部门亟需制定具体的方案和时间表,让亿万农村老人看到希望。

农村老人养老困境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多年,是时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了。

我们期待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共享发展成果。

这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

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养老金问题,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