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在临刑的时候,永历帝对吴三桂说了三句极其痛心的话,这三句话威力巨大,让吴三桂瞬间悲痛崩溃,瘫倒在地。
这三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质疑和揭露,还是窥探到了吴三桂心底的秘密?
一、永历帝被交给吴三桂1662 年 1 月 22 日,缅甸国王莽白把南明的永历帝交给了吴三桂,吴三桂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到底见不见永历帝呢?
不见的话,自己曾经身为明朝重臣,于情于理似乎都说不过去;见的话,如今自己已身为清廷封的平西王,去见前朝君主,清廷那边又该如何交代?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吴三桂最终还是决定去见永历帝一面。
《行在阳秋》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
一开始,吴三桂的下属们前去拜见永历帝,有的行拜礼,有的叩头之后便返回,稍后,吴三桂走进了房间。
起初,吴三桂态度极为傲慢,然而永历帝一开口,那威严的气势瞬间就将吴三桂给震慑住了。永历帝连问几声“汝非汉人乎?”,吴三桂都不敢回答。
紧接着,永历帝厉声质问吴三桂:“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这三连问如同重锤,砸得吴三桂哑口无言,他伏在地上仿若死人一般。
永历帝见状,语气稍微缓和了些,说道:“我本是北京人,如今只想回去看看十二陵然后再死,你能答应我吗?
”吴三桂赶忙回答:“我能答应,”随后,永历帝下令让吴三桂退下,这时的吴三桂早已被吓得浑身瘫软,无法起身,还是在旁人的搀扶下才得以离开。
只见他脸色苍白如死灰,汗水湿透了后背,从此再也不敢与永历帝相见。
二、永历帝的生活状况虽说吴三桂对永历帝进行了严密的拘禁,但在生活方面还是给予了一定的优待,永历帝及其家属的吃穿用度都有保障,永历帝依然保持着皇家的装束,头戴“马鬃瓦棱帽”,身穿“纯绢大袖袍”,腰系“黄丝带”,举止之间尽显皇家风范。
永历帝身材魁伟,相貌堂堂,那与生俱来的英武之气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永历帝从骨子里散发出的“皇家气派”,甚至感染了满人,据明史专家、历史学博士彭勇的研究,当时清军中有一名甲喇章京军官,在见到永历帝之后,心中萌生出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
他打算劫持永历帝逃往陕西,并尊其为君主,妄图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为此,他还秘密联络并鼓动了一批满人。
可惜的是,由于行事不够谨慎,消息不慎走漏,被吴三桂察觉。
吴三桂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为首的 11 人处以磔刑,这一严厉的处置引发了甲喇章京所辖满兵的强烈不满,他们群情激奋,发起哗变,预备冲进关押永历帝的场所,强行将永历帝带走。
吴三桂察觉到情况不妙,迅速出动绿营士兵,对哗变的满兵进行了强力弹压,当场斩杀了两千余人。
三、吴三桂改变处置计划经过此事,吴三桂担心夜长梦多,于是改变了将永历帝押送进京处置的计划,他向清廷上书建议,如果押解永历帝赴京献俘,路途遥远,难保途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不如就在当地将其处决。
清廷经过考虑,同意了吴三桂的建议,当年 4 月 25 日,吴三桂将永历帝及其家属 25 人押到昆明篦子坡。
在如何处死永历帝的问题上,吴三桂和满洲将领产生了分歧。吴三桂主张将永历帝等人处以斩首之刑,而满洲将领定西将军爱星阿表示:“永历曾为中国之君,今若斩首,未免太惨,仍当赐以自尽,始为得体。
安南将军卓罗也说:一死而已,彼亦曾为君,全其首领可也。”
吴三桂见此情形,也不再坚持,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最终,清军把永历帝父子抬到门首小庙内,用弓弦将他们勒死
至此,苟延残喘了 18 年的南明小朝廷彻底覆灭。
四、永历帝质问吴三桂三句话含义
汝非汉人乎?”这第一句,是对吴三桂民族身份的痛斥。汉人之身,流淌着华夏的血脉,应心怀对民族的忠诚与责任。
而吴三桂却为了个人私利,投靠外族,背叛了自己的民族根源,这一问,揭示了吴三桂对民族大义的背离,让他直面自己身为汉人却助纣为虐的耻辱。
“汝非大明臣子乎?”此句则是对吴三桂曾经的身份和应尽的义务的强调,身为大明臣子,受朝廷之恩,理当为国家尽忠,为君主效力。
但吴三桂却将这份忠诚抛之脑后,选择了背叛,使大明江山陷入危亡,这一问,让吴三桂无法逃避对旧主的背叛之责,也让他在道义的天平上显得无比卑劣。
“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这是最为严厉的谴责,吴三桂的行为,不仅是对国家的背叛,更是对君主的辜负。
永历帝的这一问,饱含着愤怒、无奈和深深的失望,他无法理解吴三桂为何能如此心甘情愿地抛弃自己的国家和君主,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
这三句质问,不仅仅是永历帝个人的悲愤表达,更是对吴三桂叛国行径的道德审判。它们反映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忠诚与背叛、民族大义与个人私利之间的激烈冲突。
结语永历帝对吴三桂的质问,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正义的呼声。
它警示着我们,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要坚守民族大义,珍视忠诚与责任。
让我们以史为鉴,用坚定的信念和正直的行为,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辉篇章,不让背叛与耻辱重演。
吴三桂回答:我总兵变成王我开心我快乐,比当你总兵强太多啦!现在杀你,至少我给你买的起红木馆材,你幸福呀
应该是押着皇帝见三桂
说得好像你在旁边似的。永历帝真有这么睿智、血性,以当时生死相随的几十万大军,至少在中缅交界处可建立一个汉明政权的。缅甸完全是大明的藩属国,居然被儿王玩死?即使永历死翘翘多少年了,大明军队的后人们不还在缅北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就是今天的果敢地区)。所以,不要去为那些昏庸懦弱无能的帝王喊魂了![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