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档,对于许多影迷来说,毫无疑问是扎堆讨论电影的好时机。
票房榜上,你追我赶的热闹景象,让人大呼过瘾。
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国产军事大片里的“常青树”续作,《红海行动2》竟然在这一场电影盛宴中败下阵来。
这一次,口碑和票房的双重失利,让它成了影迷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起初,大家对《红海行动2》充满期待。
导演于冬一再强调,这是一部点燃大家爱国热情的大作。
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6亿的亏损令人瞠目结舌,影片在上映半个月后竟然宣布撤档。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部本应备受期待的电影,平凡地走向了失利的结局呢?
预告片的影响:上映前后的反差在电影上映之前,预告片的播放次数就已经破百万。
预告片中,一幕幕气势恢宏的战斗场景,配上激情澎湃的背景音乐,确实把观众的期待值拉到了顶点。
很多观众翘首期盼,仅仅预告片就让人感到振奋不已。
电影上映后的市场反应却出乎意料。
电影上映十几天,票房竟然还没突破4亿大关。
对比同档期的其他电影,这样的成绩实在是惨不忍睹。
原本计划火爆大银幕的《红海行动2》,最后只留给观众和市场满满的失望。
上映后,《红海行动2》遭到了观众们的大量差评。
很多人认为,预告片中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斗场景并没能在正片里延续下去。
导演曾信誓旦旦要在春节档力拼一番,结果却被票房惨淡的现实狠狠打脸,最终不得不宣布撤档,这一举动更让人对影片的质量心生疑惑。
对于许多观众来说,《红海行动2》的最大问题还是出在影片内容上。
剧本的质量可以说是这部电影失败的根本原因。
很多观众认为,影片剧情薄弱、人物单薄,这样的叙事方式让人难以产生共情。
剧情的硬伤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桥段都显得非常生硬,为了煽情而煽情,却没能打动观众的心。
一位观众的评价道出了不少观众的心声:“电影里那些强行煽情的桥段反而让人出戏,这可不像是导演一向的风格。
”
影片中特效也让人失望,不少观众认为,不论是场面还是特效,《红海行动2》都还不如《哪吒2》和《唐探3》。
特效不足固然可惜,但更重要的是,故事性非常欠缺,这点让不少观众倍感失望。
电影内核:导演的错误与后果谈到《红海行动2》的失利,导演于冬的执导思路显然有很多需要检讨的地方。
影片主打爱国情怀,却没有用心去雕琢打动人心的故事。
用视觉奇观和明星效应堆砌起的影片,终究难以掩盖故事本身的薄弱。
在观众看来,导演过于依赖明星效应,却忽视了影片最根本的叙事功能。
高额投资没能转化为高质量的剧本,反而把精力和资金更多地放在了特效场面上,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更为致命的是,导演在宣传时也忽略了观众的真正需求。
片方为了吸引眼球而提前安排的点映,反而暴露了影片的诸多问题,这让正式上映后口碑愈加惨淡。
宣传精心安排的点映,一度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却未曾料到,这样的做法最终成了影片口碑崩塌的导火索。
结语:宣发与档期选择的失误综合来看,《红海行动2》的失利并不是偶然。
影片内容质量不足,叙事薄弱,加之过度依赖特效和明星效应,都使得这部原本备受期待的续作输给了市场和观众的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的拍摄和制作需要更强调故事性和内核的打磨。
只有真正打动人心的故事,才能够赢得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喜爱。
电影行业的未来,离不开对内容质量的严格把控。
也许,这次《红海行动2》的失利,能够为整个电影行业敲响警钟。
希望未来的电影创作者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更多地关注故事本身,用心讲好每一个故事,以优质的内容赢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读者们也会在再一次的观影体验中,真正感受到那些用心创作的诚意和温度。
青峰
流量,就是票房毒药,坟墓![得瑟][得瑟][得瑟]
流浪猫
连服从命令听指挥都做不到的军人?这就是TMD来抹黑解放军的。
用户10xxx53
我甚至就得杜江才是主演[笑着哭]
用户12xxx17
红海行动故事性也不强,感觉不如湄公河行动,只是装备好,打斗好。红海行动这个导演是个非常棒的枪战动作导演,他需要一个故事性强的好剧本。
用户11xxx20 回复 02-17 12:36
知道去年胡赛拖鞋军“调戏”霉菌航母战斗群么?现实世界里在红海打了个样!大名鼎鼎的海豹突击队连开一枪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谁还信大国海上潜艇交锋需要“蛟龙小队”?时代变了!
虚谷之心
小便,于冬是导演?岔劈了吧
用户12xxx58
红海行动是中国军事题材片巅峰
轻狂书生
为什么他们的腮帮子要咬那么紧
用户10xxx34
演员都不怎么喜欢,要是延续上一部原班人马我肯定会去看
入侵者
于冬是制片人,林超贤才是导演
用户49xxx14
电影我看了,还是很不错的,我感觉发行不好的原因是前期的宣传
天空
看看现实中的泰缅诈骗,谁还敢自嗨。
用户15xxx58
啥时候能从网上看
水落
10亿还特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