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文化研究员、道文化爱好者、践行者、实证者、传承者
逢周二、周四更新
文章开始之前,我先科普一个道家的基础观念,有基础的人可以略过:上一篇文章跟大家说过,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着人体的心肝脾胃肾。结合五官,我重新排版一下,如下所述:
1. 金(肺):对应鼻。
五行中的金对应肺,肺主气,开窍于鼻。鼻子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鼻的健康反映了肺的状态。在一些丹经中,有一些修行剑仙的,就是通过肺金运气,南怀瑾曾经说在他年轻时遇到过修肺金之气的剑仙,隔着山头“哈”的一声,对面山头的树就倒了....这个不知真假,反正我还没见过。
2. 木(肝):对应眼。
五行中的木对应肝,肝主疏泄,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与肝的状态密切相关,肝火旺或肝血不足都能通过眼睛表现出来。
3. 水(肾):对应耳。
五行中的水对应肾,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耳朵的听力和健康与肾的状态密切相关,肾精充足则听力敏锐。
4. 火(心):对应舌。
五行中的火对应心,心主神志,开窍于舌。舌头的健康与心的状态相关,心火过旺或心血不足会影响舌头的颜色和形态。
5. 土(脾):对应口。
五行中的土对应脾,脾主运化,开窍于口。口腔的健康与脾的状态相关,脾胃功能的好坏可以通过口腔和唇部的表现看出来。所以,你知道老中医为什么能够通过看一个人的脸色,就能够知道一个人大致的身体状况吗?这个道理,其实就跟我在前面的文章【对于修行来说,术数只是顺便的;心灵,才是解开天道唯一钥匙】里说过,倘若你家的西北方是厨房,那么你父亲的身体一定不会很健康一样,即使有大运压着,但大运一过,就会很容易犯头痛、心肺血管容易出现问题(如果你是家里的父亲,你就会有这个问题)。一些高人走进你家,就知道你家里人大致的身体情况,其原因亦是通过方位的五行去判断的。再结合看人的五官气色,那么就能更加确定了。如果你家厨房真在西北方,叫“火烧天门”。
可以扫码加我微信,我教你化解“火烧天门”的办法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真正的高人也是良医的原因,也是山医星相卜相通的原因。中医可以对人体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的理解,通过五官可以观察到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换句话来说,这不是透视是什么?以上所说的这些,还都是属于后天的“透视”,我们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穷理”进而达到“透视”。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有人修行之后,五气朝元,会容颜焕发,精神饱满,仿佛活出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了吗?整个修行的过程,都离不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我知道,有的人很急,觉得解庄子无聊,但必须要说的是,急也急不来,快也快不了,内丹就是这个过程,也就是你无法绕开“穷理尽性”的这个过程。如果有人告诉你,念什么东西,做什么动作,就可以立马入道....我可以很确定地说:这个人不是骗子就是神经。解庄子,也正是“穷理尽性”的这个过程。南宗先命后性,北宗先性后命,不是说性比命重要,也不是说命比性重要。性命,就像是修行的两条腿,是分开的,但又是连着的。所以你能说左腿比右腿重要、或者右腿比左腿重要吗?言归正传!上一篇文章的末尾,给大家留下了一个问题,即:
既然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无极之外,还是无极;即便如宋荣子这样的古哲人也没有修成境界,如列子这般达到可以御风而行的境地,却依旧要有所依持,
那么:生而为人,应当如何?
最接近答案的,是这位道友:
原因很简答,因为这位道友说所的,是后天的东西。
至于大多数道友的留言,是先天的描述,不能说不对,只是不够清晰,大而泛,进而容易模棱两可。
修行,其实是很清晰的,它分为先天和后天。
凝神气府、养足精气神,都还是属于后天。
直至虚室生白,身体的“药”才开始长出来,随后继续内守,让元气如一缕青烟升起,渐渐充盈身体这个“房间”,然后才会开始向先天迈去。
穷理尽性后蜕凡成真,便刚开始步入先天,叫做玉液还丹。
先天的修行是金液还丹,这个后面再讲。
所以在尚未“穷理尽性”以抵达先天之前,我们无论如何都被很多后天的、不是与生俱来的问题所左右。如情绪、生活、物质等需要解决。
修行不是要你摒弃这些问题,而是需要通过智慧解决这些问题。
因为不解决的话,在“五气朝元”的这个阶段,就会很容易被滋生出来的愤怒、怨恨、喜悦、贪嗔痴等情绪左右,进而漏掉。
这一点我很确定,我就是漏过一次的人。
漏了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前功尽弃,只能重头再来,白费功夫。
关于“漏”的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修行漏丹、无神通、前功尽弃?其根本原因皆出自于此!(《南华经》真解:性功无上真经!)】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所以,修行的第一个境界,不是打坐,也不是冥想,而是先解决你的生活,彻底彻悟现实中需要面临的诸多问题,不然也是白搭。
所以说,“真人,不是假人”这个回答,很妙。
写《南华经》的庄子,也称为“南华真人”(道教尊称“南华真君”),庄子以性功见著,教人了却烦恼。
那么,继续解经:
如果没有庄子的,可以购买一本庄子对照着原文看:
公众号“道友李三川”橱窗可以购买
庄子这本书是真的好,真心推荐
上回解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紧接着,庄子就从“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事物上了,而这些事物,都是“后天之物”,而庄子首先落实的第一个后天之物,就是——
名。
原文从“尧让天下于许由”,到“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意是在说:尧帝要把天下禅让给许由,被许由推辞了。
尧,就是我们历史上的尧舜的尧。
尧很谦虚,就说:你是日月,而我是火把,怎么能与你相比?
然后又把许由的出现,比喻成下雨滋润土地,而要是他尧帝还去做治理天下的事情,就像是下雨天去挑水淋庄稼一般,多此一举。
到这里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晓松曾经在他的《晓说》中将“禅让”解读成像三国时期的曹丕逼汉献帝“禅让”,让“禅让”一词变了味道。
其实,古人并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推测到,当时人的心思还是很纯朴。
为什么这么说?
打仗时方方正正,把兵将摆好再开打,这还不是心思淳朴么?
注意:这可是战争!
许由是什么人呢?
这么说吧!他是被后代的隐士们视为鼻祖以及标准的人物。
许由死后,葬在箕山(就是今天的许由山)脚下。
在鄢陵县陈化店镇许由村有一座许由冢,明嘉靖《鄢陵县志》记载:‘许由冢在甘罗南保”’,它是古鄢陵八景之首,冢前曾建有许由寺、许由祠和许由塔。
但如今寺、祠、塔已荡然无存。
有史以来第一个率性而为、拒绝做官的,就是他。
尧帝老了,要位置禅让许由,许由是这么回答他的:
“你管着天下,已经做的很好了,而让我来替代你,我是为名声吗?名声是会让人排斥纯真,我要摒弃掉纯真的我吗?鹪鹩(一种鸟)在林中筑巢,一根树枝就够了;鼹鼠到河边饮水,喝饱肚皮就够了。您请回吧!我要天下做什么呢?厨师虽然不尽职守,主祭的人不会替他去烹调。”
原文【名者实之宾也】,市面《庄子》的书籍中,在这个地方,大多把“宾”翻译成“从属”,进而整句话变成了“名这东西,不过是实的附庸”的意思,我认为不准确。
首先这句话就不搭调,不知所云,让人云里雾里。
这里的“宾”字,在春秋时期通“摒”,应读作第四声。
也就是排斥的意思。
所以真正的意思,是“名声是会让人排斥纯真的东西”才更符合道家的思想,也更符合上下文的关系,尤其是许由最后一句“厨师虽然不尽职守,主祭的人不会替他去烹调”,比喻尧帝是厨师,而他是主祭。
可见许由这人心气得有多高!
另外,为什么说名声会让人排斥真实?
因为,但凡是一个人,倘若他不能真实地活着,也就不会快乐,更不会长寿。
诸位可见娱乐圈中多少所谓完美男神女神有犯抑郁症的、短命的、寻短见的?(尤其是韩过女星)
而国内的,大多就是被名声所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进而人设崩塌的,数之不尽。
如果接触不到明星,诸位也可去看好面子的人即可,尤其是酒桌上爱出风头的那位。
讲了这一段之后,庄子又用了一个寓言故事,从“名”这个外物,聚焦到“真”上面来——
原文从“肩吾问于连叔曰”,到“孰肯以物为事”。
这一段,是一个叫“肩吾”的人,向一个叫“连叔”的人,说另一个人“接舆”的坏话,大意如下:
肩吾对连叔说:“接舆说的话,尽是假大空,不切实际,他的言论,犹如天上的银河那样漫无边际,与常人的认识相差悬殊,不合世情。”
接舆何许人也?
在当时,他被称为“楚狂”!
也就是说,他是楚国出了名的狂人。
道教大仙、“天府四相”中的“天机内相”就是指接舆。
同时,他也是隐士。
说隐士,其实为了政治正确,说直接点,就是先秦炼气士。
楚昭王听说接舆很有才能,派使者带着黄金、车马,去聘请他为官治理江南,但被他装疯卖傻拒绝,从这方面看,他跟庄子有得一拼。
后来,他带着老婆隐居在峨眉山,以芦柑、韭菜为食,养性山林,淡泊人生。
关于他的事迹,不仅在《庄子》中有记载,还在《论语》、《列仙传》、《高士传》、《楚狂接舆歌》等书中均有记载。
听到肩吾这么说接舆,连叔就问了:他说了什么?
肩吾就说:“接舆是这么说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由于原文过于优美,我将这段原文放上来了,大意是说:说藐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清透,容态轻柔婉约如同处女;不吃五谷杂粮,只是吸风饮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精神凝聚专一,就能够使万物不受灾害,五谷丰登。
肩吾不相信他说的话,认为接舆在口出狂言,就跟连叔吐槽。
连叔说:你说的对,瞎子无法看文章,聋子无法听音乐。人何止失明失聪?心智上也有啊!这些话,是针对你(肩吾)说的。
接舆那位大神,德行之高,已将磅礴万物视为真一,浑然一体,世间之乱,不足以让他为天下操心。这样的人,万物不能伤他,滔天洪水也淹不了他,炎热大旱能让金石融化、山土发焦,但也热不了他。他身上掉下的尘垢,烧成陶瓷,都能成了尧舜那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把这些外物放在心上?
肩吾万万没想到,他吐槽的接舆,竟被连叔说的比尧舜牛逼百万倍。
身上掉下一块泥,烧制成陶瓷后,都能成为尧舜那样的人?
这接舆得有多神乎?
这是庄子的“真人观”。
在庄子看来,名声不重要,重要的是“真”。
故此他评判人的标准,是看这个人真不真实。
哪怕他是三皇五帝,只要被外物所累的,就是不能自己做自己的主的,就不是真实的人。
在人的修行中,如何从后天返回先天?
丹经所云的玄关一窍在哪?
有人说在肚脐,有人说在天心,有人说在丹田,众说纷纭。
其实吕祖早就说过了:
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不在丹田,也不再眉间,只在虚灵不昧的一点真性!
-----------------------------------------
时间有限,今天解经到此,最后留给诸位一个问题思考:
除了名,还有什么会让人做不了真实的自己?
(请尽量留下你的答案,《庄子》是北宗自身阴阳丹派的丹经,也是修虚空大道的经典;随着解经深入,问题会越来越直指真义,也会越来越难回答,若是你能在思考中明心见性,或因此解开玄关一窍,那最好不过了)
<完>
愿以道之视角
点破这片纷乱的时空
更多古科学研究、道学仙学作品或分享交流咨询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道友李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