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11月22日的报道,2024年11月22日,美国海军的“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再次高调返回日本横须贺基地。
这不仅是美国海军舰艇的一次常规部署,它的归来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这是自2008年后,这艘航母首次重新驻扎在横须贺港,标志着美军在该区域的军事战略与投入的加强。
然而,这一航母的归来并非是唯一的焦点。
媒体和公众的目光,同样集中在它背后悄然跟随的“影子”——一艘中国电子侦察船,这艘侦察船的动作引发了大量讨论。
它似乎在航母到达横须贺的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跟踪,甚至在航母临近港口时,也未曾消失。
它的存在引发了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日本媒体和美国网友的强烈反应。
华盛顿号归来:美方的宣传与战略布局“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在2008年后首次回到横须贺,这一举动不仅具有军事意义,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次战略性布置。
美第七舰队司令弗雷德·卡彻中将公开强调,此次航母的归来代表了美方对亚太地区的深度投入。
他说:“华盛顿号航母现代化后回归,这不仅增强了美日同盟的战力,也是对本地区安全和稳定承诺的体现。”
美方显然希望通过此次航母部署,提升其在亚太的威慑力。
在此背景下,美军的宣传将其视为所谓“增强区域安全稳定”的关键一步。
这一高调宣传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战略意图,而且针对的对象并不难猜,即正在崛起的中国。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军力增长引起了美国及其盟友的警惕。
中国侦察船的“影子”行动如果说美方的“乔治·华盛顿”号航母象征着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那么紧随其后的中国815型电子侦察船则代表了我国对于所谓“威慑”的直接回应。
这艘侦察船被一些媒体戏称为“海上街溜子”,因为它长时间在国际水域执行侦察任务。
815型电子侦察船作为我国海军的“技术重器”,早已在国际海域中活跃多时。
它们配备了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能够对周边的敌方船只和舰队活动进行全面监控。
自2014年起,815型侦察船便参与了多个重要的国际演习,甚至在一些环太军演期间与美军进行过“近距离接触”。
今年早些时候,“天王星”号便曾观望了美菲联合海上军演,令美方颇感不满。
但说到底,它只不过是在执行一项合规的侦察任务,并未违反国际海洋法。
在公海上航行,我国的船只自然依法享有自由航行权。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明确指出,任何国家的舰艇在公海上都享有平等的航行自由。
因此,无论是跟踪美国的航母,还是进行常规的侦察任务,这都是完全合法的行为。
国际反应:美国网友破防对于中国侦察船的行动,不仅是美方的政府,连普通民众也表现出强烈的反应。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部分美国网友对于中国侦察船“紧跟”美国航母的行为表现出愤怒和不满。
他们坚持认为,美国航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它们不可能被任何国家的侦察船轻易接近。
然而,也有不少网友反驳了这一观点,指出美国航母虽然强大,但在国际海域上,任何国家都可以依法进行侦察行动。
更有网友提出了讽刺性的对比——“美国是否认为中国军舰可以在佛罗里达海峡自由航行?”
这些言论反映出一种双重标准的现象:当美国军舰在全球海域进行“自由航行”,试图显示其海上霸主地位时,其他国家的合法侦察活动却常被视作“挑衅”。
这也凸显了大国之间在海洋战略上的复杂博弈。美国常常以“航行自由”为名,派遣军舰进入他国海域进行活动,但当其他国家在国际水域上开展合法侦察时,却往往遭到不公正的指责。
结尾:合法与双标的博弈此次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与我国在国际水域行为上的显著差异。
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已经变成了其全球军事扩张的一部分,而我国则通过派遣侦察船展现了在公海上的合法权利。
我国在公海上的侦察行动,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没有违反国际规则。
相对而言,美方的“自由航行”行动却常常超越了正常的海洋法框架,其背后往往带有政治目的。
随着世界海洋格局的变化,如何在维护合法权益的同时,不被国际舆论误解,显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在这一博弈中,我国将继续坚定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捍卫国际法赋予的正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