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佬跑路!烧光62亿就跑路,令上千员工失业,投资者血本无归

云舟史策说 2024-09-11 04:17:11
遇到这样的老板你就只能苦了,有事他是真跑啊!

没有任何预兆,老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员工赶紧找去他的家里,豪华别墅里早就人去楼空了,只有员工痛骂他全家的声音在其中回荡。

而这位陈群老板用自己仅剩的良心留下了一张纸条。他还不上投资人的62亿,只能逃了。

这个公司可不是什么野鸡公司,极目科技在全球有40个分支,员工超千人,其中800人都是高科技行业的工程师。

如今这些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纷纷开始为自己“维权”“讨薪”,而公司马上成立了善后小组,加急为所有人办理离职,用仅剩下的一二百万给大家发放拖欠的工资。

有很多老板是破产或者是企业经营不下去才逃跑,而陈群的情况则是属于新时代,高科技公司的新型逃逸。

在陈群逃跑的时候,整个公司都在良好运转,也没出现什么危机,各个项目组正干的热火朝天,只有陈群知道他摊出了一个多大的烂摊子。

互联网公司的一个特点就是空手套白狼,永远在花未来的钱。如果说的具体一点,就是一个公司本来应该先赚100万,再赚500万,最后挣一千万,这么慢慢的发展。

但是自从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一夜暴富之后,互联网金融进入了中国。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五年就能造就一个亿万富翁。

只要你玩的懂这个互联网创业的游戏,投资商们愿意帮你拔苗助长,他们直接给你投资一千万,让你省略前面的积累和步骤,直接往亿万富豪去冲。

这个模式有没有成功的?京东,美团都是靠这个模式走到了现在,在前几年他们猛烧投资人的钱,所以在最初几年,他们总说自己亏损,一方面是还的钱多,一方面是花的快,赚得慢。

如今美团实现了上百亿的盈利,京东也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中,排名最高的民营企业。有人成功,那么就有人循着他们的脚印前赴后继,做自己的发财梦。

陈群为了吸引投资者,将极目科技描绘成一家布局未来产业的高科技公司,与英伟达、微软等巨头“称兄道弟”。

押注元宇宙、建设大模型、发展人工智能,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概念,成了他忽悠投资者的“糖衣炮弹”。本质上这种模式就是借新债还旧债,十分危险。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他开了许多不同的项目,但是这些高科技项目都是花钱多,挣钱难,要人养着的“贵族项目”。

而陈群只有不断的拉来更多的投资,才能偿还之前投资人的钱,为了拉更多投资,新项目就开的更多,还钱就更难,一旦玩脱了,就是树倒房塌。

陈群利用科技概念包装公司,以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并通过高杠杆融资快速扩张,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投资款,只能选择跑路。

这家听起来很高科技的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又如流星般迅速陨落,留下一地鸡毛,不过陈群的这种商业模式伤害的是投资公司,跟老百姓的关系不大。

而且陈群的60多亿,他自己能拿到的部分有限,因为他花的太多了,他的公司一分不挣,他却在全球搞了那么多分公司,找了那么多高薪科学家。

所以陈群的钱大多数估计都被他烧没了,他就是因为发不出工资,才决心逃跑了。不过他肯定给自己留了一辈子花不完的钱。

不过有些人的逃跑卷走的就是老百姓的钱了,比如说非法操纵股市,让股票一夜暴跌,之后消失不见的徐茂栋。

2017年的资本魔术

2017年,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地震,震源来自一个叫徐茂栋的人。他带着精心策划的“资本魔术”,卷走了数十亿资金,留下了两家空壳公司和超过六万名血本无归的股民。

徐茂栋“说走就走”的资本大逃亡,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资本市场光鲜背后的贪婪、欺骗和监管缺失。

一开始徐茂栋还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实干家,他把自己的超市经营的红红火火。他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超市管理经验,他大胆引入了开放式销售模式。

他延长超市的营业时间,并首创低价促销策略,这些在当时都属于超前的经营理念,迅速打开了市场,为他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企业不断发展之后,徐茂栋也试着为企业融资,上市等扩大规模。然而多次失败让徐茂栋意识到,在资本面前,单纯的商业竞争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从此之后他就不再脚踏实地干零售,而是每天琢磨着怎么靠金融游戏一夜暴富,日进斗金。人一旦起了邪念,就再难走上正道。

他利用信托贷款、股权质押等手段,巧妙地将收购风险转嫁给了上市公司,自己则以极小的代价完成了对巨额资产的控制。

控股后,徐茂栋开始了他精心设计的“资本魔术”。他将步森股份包装成“科技公司”,将天马股份包装成“云计算公司”,并趁着市场对这些概念的热捧,大量抛售股票,套现近10亿元。

他还将自己手中一些价值存疑的资产高价卖给这两家上市公司,不断掏空它们的资金。徐茂栋的“资本魔术”堪称教科书级别,他利用了规则的漏洞,将贪婪和欺骗发挥到了极致。

他操控董事会,伪造文件,甚至不惜威胁、利诱董事会成员,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金钱的诱惑和权力的裹挟下,一些原本应该维护公司利益的人,最终成为了徐茂栋的帮凶。

极目科技的倒塌和徐茂栋的骗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警示我们,在追求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要警惕那些披着科技外衣的金融骗局,要擦亮双眼,理性投资。

企业家也要诚信经营,共同守护科技创新的未来。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堵塞监管漏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而不是制造混乱和伤害的工具。

来源:华夏时报2024-05-31“上午还有新人入职,下午公司就解散了”!实探极目科技:数百人联合讨薪,还有近千只猫待安置

0 阅读:1
云舟史策说

云舟史策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