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孔庙不仅是供奉孔子的神圣殿堂,更是儒家思想的象征。在这座庙宇里,除了孔子,四位被称为“四配”的儒家圣贤也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分别是颜回、孔伋、曾参和孟子,四位伟大的思想家与孔子并肩而立,成为后世尊崇的对象。然而,历史的波澜总是充满戏剧性,亚圣孟子就曾遭遇一场风波,几乎被清理出孔庙,这背后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儒家思想的复杂纠葛。
朱元璋,一个矛盾重重的帝王,他的政治生涯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时而,他推崇佛教和道教,时而又对和尚道士大开杀戒;时而,他大力倡导儒家思想,时而又对儒生嗤之以鼻。对孔子的态度同样充满矛盾,一方面,他标榜孔子的思想,认为其地位崇高;另一方面,他心里却对孔子被尊为“至圣文宣王”心存不满,觉得这让自己的皇权显得微不足道。
在执政的第二年,朱元璋下令,称孔子是曲阜人,那里的人祭祀他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其他地方的人则不必如此。这一诏令令朝中众多信奉儒家思想的高官们震惊不已,纷纷上疏劝谏,认为这将会引发民众的不满。刑部尚书钱唐、侍郎程徐等人都激烈辩驳,认为孔子是全天下的教育之师,禁止祭祀他会让人心惶惶。朱元璋见大臣们如此坚决,心中虽不甘,却也无奈作罢。
然而,几年的平静并没有让朱元璋心中平息。孟子,这位被尊称为亚圣的思想家,因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再次惹怒了朱元璋。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威并非绝对,统治者若不善待百姓,便会被人民所抛弃。这一思想让刚刚建立起皇权的朱元璋难以接受,他心中暗想:“我辛辛苦苦得了天下,怎能沦为最下等的存在?”
在洪武五年的一个午后,朱元璋愤怒地翻看《孟子》,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将孟子的牌位从孔庙中撤除,取消他的配享待遇。为了防止大臣们再次反对,他抢先下令:“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朝堂之上,众臣心中虽不满,却也不敢直言。
然而,勇敢的刑部尚书钱唐再次站了出来。他知道朱元璋不会轻易听劝,心中早有准备,竟然带着自己的棺材走向奉天殿,向皇帝请命。殿内的气氛瞬间凝重,众人都为钱唐捏了一把汗,生怕他会遭遇不测。果然,朱元璋见有人敢于挑战自己,命令金吾卫士向钱唐射箭。箭矢如雨,钱唐身中数箭,却依然奋力向前,跪在朱元璋面前为孟子求情。这样的忠诚与勇气令在场的官员们都感到敬佩,纷纷为他求情。
朱元璋见钱唐如此执着,心中虽有不满,却也不愿真杀掉他,最终下令让太医为钱唐治疗伤势。第二年,朱元璋终于下了一道谕旨,承认孟子的地位,恢复了他的四配地位。
然而,朱元璋心中始终对孟子怀有不满,直到洪武二十七年,他终于下令删节《孟子》。翰林学士刘三吾在接受这一命令后,仔细揣摩朱元璋的心理,最终删掉了85条朱元璋厌恶的内容,留下170余条,形成了《孟子节文》。从此,科举考试中不得出现这85条内容,读书人只能依赖《孟子节文》来求取功名。
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与孟子的故事,正如一曲悲壮的交响乐,既有高亢激昂的乐章,也有低沉哀伤的旋律。孟子的思想在风波中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而朱元璋的复杂心情,也在历史的回响中渐渐平息。孔庙依旧矗立,四位圣贤的塑像依旧庄严,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