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如今如雷贯耳的北京饭店众人并不陌生,其实如今我们宴请选择之中层次比较高的饭店,都知道北京饭店非常不错
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北京饭店的前身,以及北京饭店在修建过程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在北京饭店建到14层的时候,汪东兴被吓的心惊胆战,紧急上报,要求停工,这究竟是文一回事呢?
接待工作,需要重建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外国人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的优势,认为如果在这里开饭店的话肯定会很挣钱,所以他们就先在这里开了一家小店
然而开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才意识到真的挣钱,随后就对此进行相应的扩张,以北京来命名,有了如今的北京饭店。
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北京饭店的经营权到底在谁手中并不是特别的明确
一开始确实在外国人手中,但是因为战争不断,到底在谁手中,也难以说明白,甚至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个经营权在国民党手中。
在当时这个饭店因为地理位置可谓是挣得盆满钵满,规模也是非常大,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于这里也是非常重视,并且将这里确立为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
在国家的推动之下,北京饭店的知名度更高,档次也上升了一大截,毕竟这里代表着国家形象,国家的很多宴请都要在这里进行,这里必然要提升规模。
为了体现国家形象,北京饭店甚至经过多次的修缮,想要将其修缮的更好一些,修缮本是一件好事,然而有一次却因为修缮北京饭店差一点不复存在。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很多国家都想要与我国建立友好关系,美国也是其中之一
那段时间的我国可谓是宾客众多,肩负重要任务的北京饭店压力也是非常大,毕竟北京饭店仅仅只有5层,宾客来到这里之后住的非常拥挤。
那个时候北京饭店方面想的是再多加几层,这样就不会太拥挤,然而当时的北京饭店是归国务院管的,所以扩建需要国务院的同意,向上申请之后,有人表示为什么扩建这么麻烦,不直接推倒重建呢?
随后人们不知道到底是在上面盖上几层还是再重新建设,所以宋新明设计了两个方案,并将其交给了周总理
周总理看到方案之后觉得重建比较好,但是周总理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他决定邀请此方面的专家进行讨论,看看到底是怎么做更好一些,经过专家的商量,决定重建。
当然整个过程是非常激烈的,在周总理拿到手的时候,已经是第20版方案了
最后周总理根据方案做成了模型,让大家能够更清楚的看到其中的内容以及问题,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扩建费时费力,而且会存在很多问题
不如直接重建,最终北京饭店重建。
建设过程,胆战心惊
在大家商量重建到多高的时候,有人提出不能超过超过天安门,因为其离得很近,一旦建的很高,会对城市的威严产生影响
对于这个意见有关人员也进行了采纳,表示要按照地下建设3层,地上建设19层的方式建设北京饭店
此消息一出,国际社会对此极为关注,他们都非常期待我们建成的新的北京饭店到底是什么样子。
为了此次北京饭店的建设工作,总负责人万里可谓是极为重视,几乎每天都会去现场进行勘察,势必要落实到每个细节,就这样北京饭店在加班加点之中很快就建设到了14层了
看着马上就要建成的北京饭店,很多人都非常高兴,因为马上就能够看到自己的成果了。
然而让众人不知道的是,这个项目直接被叫停了。
而且是被周总理叫停的,当时很多人不明所以,在一开始人们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之下,疯狂的赶工期。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叫汪东兴的人,其是中央办公厅警察局的局长,那天他在中南海巡查,看到施工的北京饭店,而且能够看到里面的工人,意识到这一点之后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情,他在中南海能够看到施工的工人,那个北京饭店的人是不是也能够看到中南海
要知道中南海可是一个极为神秘的地方,我国的很多重大国策都是从这里产生,这里办公的人员也极为重要,而在北京饭店居住的人们都是一些各国政要
一旦让他们看到中南海的举动,虽然不能听见说话,但是一旦看见就有可能能够猜测其中发生的事情,想到这汪东兴极为害怕。
随后第一时间将此事汇报给了杨德中,其是中央警卫团政委,杨德中听到之后,脸色大变。
随后带着人前往进行调查,当他来到14楼的时候,向中南海看去,发现真的能够看到中南海。
杨德中马上联系了周总理,表示北京饭店的修建已经危及中南海的安全,请立刻停止对于中南海的修建。
周总理听到以后直接下令停止修建北京饭店。
在饭店的修建之上本身已经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停工肯定有所浪费。
如今已经修建了14层,突然停工要怎么办呢,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决定北京饭店继续修建,把所有的窗户变成遮阳窗户,而且改变顶层设计,让其在外观方面也有所提升
接到命令之后,施工队正式行动,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一直做到结束,然而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又停工了
而这是因为要在隔壁修建一个配菜楼,真正的作用不是配菜,而是遮挡的作用,就这样北京饭店在众人的努力之下修建成功,让世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