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我军被敌军包围,李先念巧用“空城计”,让我军突出重围

看百年浮沉 2024-08-30 16:09:05

1946年6月25日晚,湖北宣化店的河西会馆灯火通明。

宾主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国民党方面的代理人王天鸣、美国军调代表白鲁德等人,受中原解放区负责人李先念前来参加宴会。

宴会结束后,王震等人陪同美蒋代表前往军区礼堂观看了文艺演出。

李先念(左)和王震(右)

中原军区文工团的演员们为来宾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可就在此宴会的几天时间中,国民党军队已有了撕毁与中共达成的《停战协定》之心。

同时国民党军队计划于时机成熟之时,将宣化店的5万中原解放军一举歼灭。

而这天距离国民党军队行动,已仅仅不到两天。

此时,中原解放区应当在敌人的围困封锁下,军需匮乏,情况危急。

而李先念等人似乎对国民党军队即将展开的行动全然不知。

美蒋代表见对方表现如常,自觉歼灭计划将顺利进行,不禁得意。

国民党军向中原军区疾进

可就在4日后的又一场宴会中,独二旅政委张体学向美蒋代表宣布了一个消息:

“先生们,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们,国民党军撕毁《停战协议》,向我军展开大举进攻,我军已被迫转移。”

“现在,李先念将军已率我军主力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

与此同时,国民党大军实施歼灭计划的地点宣化店,早已成为一座空城。

谈判

1946年4、5月间,中原地区局势紧张,国民党计划在五月对围困已久的中原军区部队实施大举进攻。

中原解放区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周总理为争取和平,毅然决定向美蒋代表进行谈判。

谈判前,周总理曾向美蒋代表打探口风。

而国民党代表则果断否认了歼灭计划的存在。

为了防止国民党军队进行突然的行动,周总理召集了40多名记者,试图通过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对敌方进行制约。

此外,周总理还力促美蒋代表前往宣化店视察。

5月6日下午,周总理与美蒋代表一同前往宣化店。

从武汉到宣化店一路上,天气恶劣,阻碍重重。

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周总理与美蒋代表途中只得借住在当地村民家中。

当时美蒋代表借住在富农家中,自带饮食,不与村民共同用餐。

而周总理则借住在贫农家中,吃饭时将自带的米放入了村民的锅里,与村民共食菜稀饭。

后来在途经黄陂的十棵松滠水河时,由于连日暴雨导致河水暴涨,桥梁被冲毁,车辆无法过河。

美蒋代表多次提出回返武汉,而周总理坚定反对。

后来在过河时,美国代表和国民党首席代表由当地百姓连车带人抬过河时,周总理则卷起裤管独自涉水过河。

多日阴雨连绵,美蒋代表假意和谈之心也日渐显现。

1946年5月8日,周总理与军调部三方人员一起到宣化店调查,并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原战争如果爆发,必将宣告和谈结束,成为全国内战的起点。

在宣化店的谈判中,周总理严肃指出中原局势的严峻性,强调内战必须无条件停止。

他的坚定立场和有力论据使得国民党代表无言以对,最终达成了停战协议,推迟了全面内战的爆发。

而这次和谈为中原突围提供了有力的时间保障。

围城

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国大地上,战火连绵,硝烟弥漫。

1946年,随着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中原地区成为了战争的焦点。

这里是华东、华北乃至东北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国民党军队以优势兵力,对中原解放区进行了严密的包围,企图一举歼灭我军,打通向华东、华北、东北的进军道路。

宣化店,这个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小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原解放区的中心。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撕毁了与中国共产党达成的《停战协定》。

刘峙作为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指挥10个整编师,意图在7月1日一举围歼中原解放军的5万部队。

1946年6月22日前,刘峙的部队完成了对中原解放区的秘密包围态势。

此时的中原解放区被围困在一个方圆不足100公里的狭小地带,粮食和医药供给被断绝,形势十分危急。

而且中原解放区的部队不仅面临敌人的军事威胁,还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封锁。

国民党高价收购粮食,抢杀运粮部队,在水和食物中投毒,使解放区生活十分困难。

宣化店这个鄂东小镇,被烈日烤晒,被暴雨冲刷。

横贯小镇东西的竹秆河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浑浊的河水卷着泥沙和树枝咆哮而过。

天空中,国民党的侦察机不断盘旋,地面上,重兵把守,铁丝网和碉堡构成了一道道防线。

我军虽然英勇无比,但面对敌人的强大压力,形势岌岌可危。

宣化店的街头,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商铺关门,街道冷清,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吠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决策

此时的李先念将军站在指挥所的窗前,眉头紧锁。

他的目光穿过雨幕,凝视着远方的敌阵。

他深知,如果不尽快找到突破口,我军将面临被围歼的危险。

“敌军的包围圈越来越紧,我们的给养线也被切断了,形势十分危急。”

此时李先念将军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硬拼是下策,我们必须另辟蹊径。”

李先念受古代兵法启发,心生一法:

“今天这出戏,就叫‘空城计’”。

他决定利用敌人的疑虑和恐惧,制造一种我军毫无防备的假象,迷惑敌人,争取突围的时间。

1946年6月26日下午,李先念故意与独二旅政委张体学一同在街头散步,制造了与美蒋代表的偶遇。

为制敌提供更多把握,防止美蒋代表届时要求会面,李先念还事先准备了一张亲笔明信片。

6月28日,美方代表突然要求会见李先念将军。

张体学机智地告知美方“李将军身体欠佳,改日再行会见”,并送上李先念事先准备好的亲笔照。

上写:

“中共中原军区司令,陆军步兵中将李先念亲赠,六月二十八日午前于宣化店”。

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营造他身处宣化店的假象。

实际上此时的李先念已不在宣化内,所给的亲笔照也是早就准备好的,除了二十八日外,李先念还写了几张其他日期的亲笔照。

还留在此处的张体学正是为了能够让突围计划悄悄进行下去,打消敌人的疑虑。

毫无疑问,张体学完美的完成了任务,这一切丝毫没有引起敌人的怀疑。

潜行

6月26日晚,大雾弥漫。

张体学接替了中原军区首脑机关,与此同时,中原军区主力已经开始了秘密的突围行动。

在宣化店的夜色中,一场精心编排的大戏悄然落下帷幕。

“是时候了。”

他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随着他的命令,中原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开始悄无声息地撤离宣化店。

他们像是夜色中的幽灵,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只有脚下的土地默默记录着他们的行踪。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撤退,这是一次关乎生死、关乎荣耀的突围。

他们穿过田野,越过小溪,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夜色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星光下,他们的身影若隐若现,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

当第一缕晨光划破夜空,中原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已经远离了宣化店。

至此李先念将军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时间来到6月29日晚,宣化店的河西会馆灯火通明,觥筹交错,一场看似平常的宴会正在进行。

这天张体学等人身着朴素的军装,面带微笑,与国民党代表和美国军调代表举杯换盏,谈笑风生。

此时他们的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

“只要能够迷惑敌人,争取到宝贵的时间,那么这场战役,他们就已经有了胜利的希望。”

宴会上的美酒佳肴,舞台上的歌舞升平,都成了这场大戏的完美道具。

就在宴会达到高潮之时,前线的消息传来:

“主力部队已经成功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

张体学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但面上依然保持着平静。

宴会将结束时,张体学向美蒋代表们郑重宣布:

“国民党军向我发动进攻,李先念将军已率中原军区部队突围。”

至此宴会瞬间气氛大变,国民党被惊得瞠目结舌。

当三十万国民党军气势汹汹地踏入宣化店,直逼中原解放区的心脏时,他们愕然了。

眼前的宣化店,分明是一座空城。

“我们中计了!”

曙光

当晨光初现,宣化店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小镇依旧沉睡在宁静之中,对昨夜的变故浑然不觉。

然而,在这宁静的背后,中原解放军的战士们已经翻越了重重山峦,穿过了茂密的森林。

战士们的脚下沾满了泥土,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中的光芒却愈发坚定。

经过3天3夜的急行军和战斗,中原军队机关和主力部队越过平汉铁路,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钢铁封锁线”。

李先念站在一处高地上,远眺着部队行进的方向,他的心中既有忧虑也有期待。

他知道,虽然已经成功脱离了宣化店,但前路依然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国民党的追兵随时可能出现,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太阳逐渐升高,阳光穿透了树梢,斑驳地洒在战士们的身上。

他们的步伐没有停歇,只有偶尔的鸟鸣和树叶的沙沙声为伴。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们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和谐而坚定。

中原突围的胜利,不仅成功保存了中原解放军的主力,还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

北路1.5万余人在李先念、郑位三及王震等率领下,冲破重重合围,到达陕南,成立鄂豫陕军区。

南路部队1万余人在王树声率领下,进入武当山区,组成鄂西北军区。

同时,皮定均率领的第1旅转战20余天,跋涉千里,最终进入苏皖解放区,编入华中野战军序列。

这场突围战役,牵制了国民党军队30个旅的兵力。

李先念将军运用的“空城计”在中原突围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极为显著。

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李先念将军的军事智慧和指挥艺术,而且充分展现了中原军区部队的高度全局观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毛主席在《三个月总结》中高度评价了中原突围:

“过去三个月内,我中原解放军以无比毅力克服艰难困苦......这些都极大地援助了和正在继续援助着老解放区的作战,并对今后长期战争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周总理更是表示:

“有你们在这里,蒋介石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当最后一缕夕阳洒在宣化店的石板路上,小镇再次回归了它原本的宁静。

中原突围的成功,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次精神上的胜利。

夜幕降临,宣化店的灯火渐渐亮起,而中原解放军的战士们,已经在夜色中踏上了新的征途。

他们的身影在星光下渐行渐远,但他们的信念和勇气,将永远照亮这片土地。

参考资料:

中原突围,李先念如何巧设“空城计”?------国家记忆

中原突围中的“空城计”------人民政协报

0 阅读:3

看百年浮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