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江南区某整形医院候诊室里,五位练习生不约而同举起手机——屏幕里正在直播SM新女团Hearts2Hearts的出道发布会。
这个充满隐喻的画面,恰是当下韩国娱乐产业审美困局的缩影:当“纯天然”成为新型商业标签,AI技术与传统造星体系正在上演激烈碰撞。
新旧照片引发的审美地震在Theqoo论坛持续发酵的对比图中,Hearts2Hearts成员学生时代的青涩照与出道预告照形成鲜明反差。
大数据分析显示,相关讨论中“自然感”提及率达63%,远超同期出道女团42%的均值。
值得玩味的是,出道前照片收获的正面评价高出预告照27个百分点,这不是简单的颜值评判,而是大众对工业化造星的反噬。
首尔大学流行文化研究所金教授指出,对比2017年《Produce 101》时期68%的网友偏好精致美,2024年这个数字已降至39%,“审美疲劳催生的自然主义回归,正在重塑偶像产业”。
作为造星工厂的SM娱乐,此次陷入的“nævis化”指控颇具历史轮回意味。
从S.E.S的元祖清纯风、少女时代的健康美,到aespa的AI概念,这家巨头始终引领着韩流审美变迁。
但Hearts2Hearts面临的争议,暴露出概念迭代中的认知裂痕。
内部人士透露,新女团策划阶段曾经历三次方向调整:最初设定的元宇宙概念因aespa珠玉在前被否决;二次提案的复古风因与NewJeans撞型遭弃用;最终定稿的“真实成长叙事”。
这恰恰与疫情后崛起的反精致潮流暗合,这种策略摇摆体现在成员造型上,形成预告照与学生照的视觉断层。
Hearts2Hearts遭遇的“人工感”质疑,折射出技术渗透带来的认知混乱。
深度伪造技术专家崔在勋分析,当前娱乐公司普遍使用的AI修图系统,会使不同面容趋向“黄金比例”的算法均值,就像美图软件的同质化滤镜,技术越先进,个性越模糊。
这种技术异化在数据端显露无疑:新女团出道预告片的微表情识别指数仅为2.7(满分5),低于新人女团平均值的3.8。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类大脑对“完美面容”的信任度正以每年4%的速度递减,这解释了为何网友更青睐略带瑕疵的生活照。
韩流产业的结构性困境整容争议背后,是韩国娱乐工业的深层焦虑。
据文化体育观光部数据,2023年出道偶像中“纯天然”标签持有者占比不足18%,但相关团体的话题持久度高出行业均值2.3倍。
这种矛盾迫使经纪公司在工业化生产与个性化表达间走钢丝。
“Hearts2Hearts的困境是系统性的。”知名制作人朴振荣坦言,当前打歌节目妆造同质化率达71%,音乐银行一位候补团的视觉相似度较五年前提升40%,“当差异化成为稀缺品,自然美反而成了突围利器”。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输出耐人寻味的是,这场本土审美争议正衍生出国际文化现象。
在Reddit的K-pop板块,关于“Korean Beauty Standard”的讨论帖激增300%,东京银座某美妆店甚至推出“H2H自然仿妆”限定套装。
这种跨文化传播中的认知错位,为韩流输出提供了新思路。
正如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最新报告所指出的:“后BTS时代,韩国娱乐产业面临价值重构,Hearts2Hearts的争议本质是文化软实力升级的阵痛。”
当柏林电影节将“自然面容奖”纳入评选体系,或许预示着全球娱乐产业的新风向。
截至发稿,SM娱乐仍未就整容争议正面回应。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新女团后续宣传将增加素颜真人秀比重,并启用电影级拍摄设备弱化数码修图。
这场由八张面孔引发的审美革命,或许正在改写韩流帝国的底层代码——毕竟,在算法与人性之间,真正的顶流永远属于鲜活的生命力。
图源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