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五大“高人”,居然都和曹操有交情,却只有两位“真三国人”

史魔南歌子 2023-09-15 09:52:44

汉末三国乱世之中,豪杰蜂拥,群雄并起,天下各大姓都涌现出不少豪强英杰,而今天小编要讲的是三国五大高姓“高手”,意指汉末三国时代出现的五位名动天下的高姓枭雄、谋臣与名将,且当中只有两位是“真三国人”。而看官们若能说出第六位者,万望不吝赐教!

第一位,吕布麾下第一名将高顺,他为人十分清白,为将非常有威严,从来不饮酒,也不接受任何馈赠,他的麾下精兵只有七百余人,号为千人,铠甲、兵刃都是吕布军中最为精良和整齐的,他每次替吕布出征攻击敌人,没有一仗不是打胜的,所以他的这支精兵也被号为“陷阵营”,而高顺作为吕布最好的兄弟,总是劝谏吕布言道:“凡是破家亡国的诸侯或君王,都不是因为麾下没有忠臣和智者,而是这样的主公完全不会任用贤人,奉先你平时行事总不是不肯详思多虑,做什么都任性草率,坏事了又喜欢只说一句是我失误,然后又当没事一样,你这样做出的失误实在是太多,不可计数也!”

吕布听了非常不高兴,但他知道高顺是最忠于他的好哥们,然而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秉性,后来吕布帐前八健将之一的郝萌想反叛投靠袁术,幸得部将曹性与高顺斩杀郝萌,才平定了这场叛乱,而当时吕布吓得衣服和帽子都没来得及穿戴,就拽着自己的妻妾逃进了茅厕,然后从翻过茅厕的矮墙才跑到了高顺的军营,从而躲过了一劫,可后来高顺又对吕布进行了一阵激烈的劝谏,这使得本已非常狼狈的吕布更加羞愧难当,从此对高顺愈加疏远,能不见他就不见他,能不听他唠叨就尽量远远躲开他。

不过也有人传说高顺是吕布的准女婿,才会深受吕布的信赖,但不知道这种说法自出何处?高顺还曾为吕布同时击败过刘备、夏侯惇,可见他的武力值有多高,并且还活捉了刘备的妻妾家眷。

可一世糊涂的吕布甚至把高顺的兵权都交给了自己的亲戚魏续,可哪知后来捉住他向曹操投降的,恰恰就是魏续、宋宪、侯成这三员大将。不过吕布在遇到攻战之时,强行命令高顺接替魏续的兵马,替他打仗,高顺即便是遇到这样的主公,都终无恨意,到最后还在曹操面前昂然不屈,终被斩杀于白门楼之下。至于当时曹操为什么不像收降张辽一样,屈身接纳高顺呢?至今这还是一个谜,看官们有知道为什么的吗?乞请留言指教!

第二位,同为袁绍麾下与张郃齐名的猛将高览,他与颜良、文丑、张郃并称“河北四庭柱”,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派高览、张郃去攻打曹营,结果曹营打不下来,乌巢粮仓却被曹操给烧了,袁绍听信谗言认为是高览、张郃攻曹不利,才导致曹军有机可乘烧了粮草,高览、张郃得知后既愤恨又害怕,最后竟向曹操乞降归顺,最后成为了曹营大将。高览的结局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不过在《三国演义》当中他却死于赵云的枪下。看官们有知道高览将军真实的结局吗?

第三位,曾经称霸一方又背叛曹操的袁绍外甥高幹,字元才,陈留圉县人,他家本是陈留士族,世代与汝南袁氏联姻,所以高幹喊袁绍为舅舅,他也就成了袁本初的外甥。汉献帝初平二年,还是渤海太守的袁绍,见当时汉年号为“初平”,就认为这恰好就是“本初平天下”之意,于是就派出自己的亲外甥高幹等人去说服冀州牧韩馥将整个冀州让给袁绍,由他来带领群雄匡扶汉室,最后韩馥还真的就将冀州白白献给了袁绍。

袁绍则认为高幹是个非常有能力的小子,立马任命他做了并州刺史,与自己的儿子袁谭、袁熙各掌一州之地,高幹替袁绍打理并州有七年之久。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高幹还是舅舅袁绍最得力的后援。

后来袁绍在官渡大败,不久忧愤而逝,袁绍幼子袁尚继承了大本营邺城的家业,而长子袁谭则自号为车骑将军,屯兵黎阳与曹操继续对抗。袁家兵势被曹操压得喘不过气来,袁尚只好派出高幹等人到南匈奴栾提呼厨泉大单于那借兵共击河东郡,以缓解曹军的对东线的猛烈攻势,同时再叫来西凉马腾等兵马联合抗击曹操。哪知马腾最后反水,派出猛将庞德斩杀了袁尚任命的河东郡太守郭援,而南单于也吓得向曹军投降,高幹只好退守自己的并州。

建安九年,曹操包围了袁尚老巢邺城,袁尚吓得逃到了中山,牵招则劝高幹把表弟袁尚接到并州一起对付曹操,可高幹非常不愿意,最后牵招只好投靠曹操。曹军攻克邺城之后,高幹吓得赶紧向曹操投降,曹操为了稳定人心,并没有要他交出土地和兵马,而是依旧让他担任并州刺史。

第二年,高幹见曹操征伐乌桓部众,后方空虚,就很快举兵叛乱,并且密谋派兵攻打邺城,可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曹操则派出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征讨高幹,吓得高幹在壶关布下重兵把守,乐进百般猛攻都拿不下关口。

建安十一年,曹操亲自带兵来打壶关。高幹听说曹孟德亲征,再加上乐进、李典这样的曹营一流名将,他立马吓得跑出壶关,只留部将夏昭、邓升守城,自己则跑到匈奴部众去躲避,而呼厨泉大单于却害怕得罪曹操,拒不接受高幹的求援。

高幹于是硬着头皮窜入河东,想要占据郡县,再图顽抗,结果却又败在了钟繇之手,最后他只好选择南下荆州,准备和刘备一样投靠刘表,结果却在路过上洛县时,也就是如今的陕西商洛地界,被都尉王琰斩杀。高幹论能力应该比袁绍那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要强出许多,也算汉末一大枭雄,可惜碰上了曹操这样的乱世奸雄,焉能不败乎?

第四位,被司马懿称之为“曹魏周勃”,且断案如神的高幹堂弟高柔,其人字文惠,他的亲爸爸名叫高靖,是汉末蜀郡都尉,高柔留在乡里时,他对邑中的父老说道:“如今天下群雄并起,老家陈留是四战之地,曹孟德将军虽然只占据了兖州这么小的地盘,可他却有吞并四方之志,只不过他现在没办法安坐大本营,其根基尚不稳固也!而曹将军的好友张邈张府君已先得志于陈留,我怕曹某心里不平衡,而张府君惊恐自疑,他俩之间恐怕要产生嫌隙而发生变故,我想与诸君都离开陈留以避之!”

众人却都认为张邈与曹操是过命的交往,高柔年纪又小,所以不把他的话当一回事。而高柔的堂哥,也就是高幹这时候在河北写信呼唤他过去一起做事,高柔就带着自己的宗族跑了过去。而恰好这时候其父高靖在西州逝世,当时天下道路艰险,乱兵与盗寇四处纵横,高柔居然强行冒险跑到蜀地为父亲迎丧,他往返之间所有的辛苦荼毒,无所不尝,这一趟就走了三年才回到河北。

后来曹操平定了袁家兄弟,但由于他欣赏高柔的才德,就任命高柔为县令,县中的百姓素闻其名,县衙的奸吏数人听说他要来上任,吓得自行逃去。高柔则扬言出去告诉他们:“昔日西汉邴吉临朝秉政,朝中官吏有许多非法之徒,他都尚且容纳他们,何况你们这些人呢?且你们对我又没有做出什么过失之举,赶紧回来重新为本官做事吧!”

这些奸吏于是都跑了回来,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人人相互勉励,全都成为了一县之佳吏。后来高幹投降了曹操,不久之后又在并州反叛,而高柔则归顺在曹操的麾下,曹操就因为他堂兄叛服无常,于是就是将其诛杀,便任命他去做刺奸令史,让他先得罪军中诸将,然后找茬进行诛杀。可高柔持法严明允当,狱无留滞之囚,曹操反而放下了杀他之心,还征召他到了丞相府做仓曹属吏。

后来曹操又想派钟繇等大将征讨汉中张鲁,高柔居然强行进行谏阻,他认为现在派重兵西征,而西凉韩遂、马超都在威胁关中三辅之重地,还不如先招抚三辅之地,等关中平定了,汉中可传檄而定也。曹操冷笑着不听从他的建议,而是放钟繇带兵进入关中,准备直取汉中,没想到韩遂、马超立马就反叛了。

后来曹操做了大汉魏公,又晋升为魏王,有了自己的封国魏国,他就任命高柔做了尚书郎,不久又转任为丞相府理曹掾,并要他像萧何一样为自己制订律法,可见是越来越信任他了。不久之后军中鼓吹手宋金等在合肥逃亡了,按照旧法,出征的将士逃亡,他的妻儿也要被打入监牢进行拷问,而曹操认为这还不够,并且加重了对逃兵的刑罚和株连。

宋金当时有老母、妻子及两个弟弟都被捉到了官府,有司官员就上奏说要将他们全部斩杀,高柔立马对曹操说道:“士卒逃亡,确实可恨,然而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后来有追悔之心,卑职认为要宽待他们的妻儿,这样才能使东吴那边不再信任这些降兵降将,其次就是还可以引诱这些逃兵产生归还之心。要是因为他们这一次犯了军法,就绝其所望,今后这样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他们的妻儿早早就会相随逃跑,丞相大人你想杀尽这些人,杀得尽吗?这样只会导致我们的士兵越来越少,军心也会越来越动摇的,重刑是没法彻底制止逃亡的,只会增加跑路开溜的人数!”

曹操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就说了一个字:“善!”于是立马下令不准斩杀金宋的家人,而因此被救活的人也多了许多。不久之后,高柔又被任命为颍川太守,不久又让他回来做了丞相府法曹掾,当时曹操又设置了校事卢洪、赵达等酷吏,让他们纠察群臣,高柔立马劝谏道:“百官各有分职,也各有所司,又今设置校事,这是多此一举,且不信任百官的表现,且赵达等人爱憎太过分明,又喜欢擅作威福,他们怎么可以去纠察别人呢?倒是当先检治这些人吧!”

曹操听了之后冷笑说道:“你对赵达等人的了解,恐怕不如寡人呢!要是刺探和告发,并辨别群臣当中的不法之事,如果让贤人君子去做,是万万办不到的!昔日叔孙通这样的大儒,还专门向汉高祖举荐天下闻名能打能杀的盗贼,这才是平定天下的良法啊!”可后来赵达等人果然作奸犯科,曹操只好将他们斩杀来向高柔谢罪。

后来魏文帝曹丕正式称帝,任命高柔做了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当时民间多有诽谤魏文帝篡夺汉献帝皇位的妖言,曹丕非常痛恨,就想将传播这些话的全部斩杀,于是下诏悬赏,只要告发者就能得到奖励。高柔立马上书言道:“如今要是对妖言者立马屠戮,而告发者立马颁赏,这就不会劝人向善,而是误导人们去作恶,是开启了凶狡群诬之道,昔日周公强行为周成王摄政,不顾小人们对他的诽谤和怨恨,终于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汉文帝更是直接去除了妖言诽谤之令,使者天下人安心休养生息,也为汉朝四百年的江山打下了基础,如今臣遇以为陛下最好学习汉文帝,以彰显大魏开国天子爱民养物之仁!”

魏文帝没有立马听从他的意见,而是我行我素,结果天下相诬告者越来越多。魏文帝这才被迫下诏言道:“敢再胡乱诽谤相告者,全部治罪!”这才使得这股妖风给禁绝了。后来校事刘慈等人,从黄初年间开始就查出了官吏与百姓犯法者数以万计,高柔则请朝廷进行复查虚实,结果发现很多都是只有轻微过失者,于是就只对这些人进行了罚金,然后放人了帐。到了黄初四年,高柔被晋升为了廷尉,主管天下刑狱。

曹魏初年,三公并没有什么实权,也很少参与朝政,高柔于是上书言道:“天地有四季,这一年的光景才能像模像样,天子要有尊贵的辅弼之臣才能兴起治世,商汤有阿衡伊尹的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凭借了周公姬旦、吕望姜子牙之力,到了汉初,萧何、曹参作为汉高祖的元勋心腹之臣,这些都是明王圣主的大贤大能之士,有贤相良辅成为天子的股肱之臣,还怕不能守住大好江山吗?

可如今陛下设的三公辅弼,全都是国之栋梁,百姓所瞻仰的大贤,可事实上陛下却不使他们知政,并让他们偃息养老,鲜有进言,这难道是大魏崇用大臣之义吗?如今朝廷有任何疑议及刑狱大事,都最好向三公进行咨访,陛下要让三公按时上朝,要特地请他们入朝讲论天理之得失,这才有助于弘扬陛下的圣德啊!”曹丕立马接纳了这个意见。

可曹丕有一个宿嫌之仇,他就是治书御史鲍勋,由于以前他得罪了自己,曹丕就想利用天子之权将其枉法诛杀,高柔得知后坚决不肯奉诏从命,曹丕于是天威震怒,立马将高柔叫到跟前,然后另派使者到廷尉府拷问鲍勋,最终居然将鲍勋治死,然后才将高柔送回廷尉府,可曹丕在不久之后也驾崩了。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封高柔为延寿亭侯,可明帝却在后期大兴殿舍,劳役百姓,又广采众女,充盈后宫,后宫妃嫔生下的皇子又连连夭折,天子继嗣一直未育,高柔于是上书言道:”如今吴蜀两大敌虏还没有平定,他们总是谋动干戈,陛下最好赶紧畜养将士,缮治甲兵,以逸待劳。可你如今却拼了命地兴造殿舍,使全国上下纷扰劳苦,如果这时候吴蜀探听到我们的虚实,通谋并势,举大军来犯,你该怎么办才好?昔日汉文帝为了爱惜十户人家的资财,立马停止营建小台之娱,霍去病为了荡平匈奴之患,完全不顾治第安宅之事。

何况现在陛下所损耗的已不是百金之费,所忧者也不仅仅是北狄之患!天子的宫殿只好够充朝宴之仪就可以了,臣今天特地乞请罢兴宫室,使役夫全都可以去务农产粮,等到吴蜀全给平定了,你想怎样享乐,都可以慢慢兴起,昔日轩辕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所以黄帝子孙传祚无穷,弥远至今,周朝姬姓之封国就有四十个,所以八百年江山铁板钉钉,陛下本来是个聪达的天子,穷理尽情,无所不通,可皇子们却连连夭逝,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做臣子的,没有不为此忧戚的,按照周礼,天子后妃最多也就一百二十人,这已经算是嫔嫱之仪的上限了,臣窃闻当今后庭之数,太过份了,而圣嗣不昌,原因就在这里吧!臣愚以为陛下还是精选几个贤慧得体的妃子以备内宫之数,其余大多数宫女全尽数遣还人家回家吧!这样你也可以育精养神,专心静待太子宝宝的出世,如此才是我大魏之福啊!”

魏明帝听了之后,非常尴尬,但又不好发作,于是回答道:“寡人知道你的忠心,才说出了这些谏言,等我想好了,我会另外答复你的!”而当时魏明帝为了狩猎,法令非常严峻,居然不准农夫和猎户和其他人擅杀很多野兽。当时宜阳典农刘龟偷偷射杀了御苑的兔子,典农功曹张京立马向校事官告发了此事,魏明帝立马遮盖了张京的名字,然后直接收捕刘龟入狱。

高柔则不处理这个案子,非要皇帝说出原告是谁,魏明帝大怒道:“刘龟犯法当死,他敢在寡人的禁地射猎,还用什么原告?寡人将他送到廷尉府,廷尉便直接拷问他就是,还需要什么原告,难道是寡人妄捉刘龟了吗?”高柔冷笑道:“廷尉,是天下之秤,安能以天子至尊的一喜一怒而毁掉大魏律法呢?”于是依旧要求交出原告,并且言此非常深切和激烈,魏明帝实在没办法,只有说出张京的名字,高柔立马对张京进行审问,然后对张京、刘龟各论其罪。

当时魏国的礼制,官吏遭逢至亲大丧,一百天后就要回到岗位上来,并没有严格按照周礼汉制三年之丧,这主要是因为战乱频繁,为了繁衍更多人口务农和征战,不得不有违古制,从简从宽。当时司徒属吏解弘父亲去世,后来有征战之事,他便要受敕回府待命,可解弘偏偏上书说自己生病了,不想立马前往,魏明帝下诏怒言道:“你不是曾参、冉闵这样的大孝子,居然敢对寡人说瞎话,来逃避征役!”于是立马派人去捉拿他,可高柔看了解弘的奏书,字迹非常潦草无力,就认为他是真的因丧患病了,就再次替他求情,希望得到宽贷,魏明帝这才下诏言道:“孝行是要得到弘扬的!那寡人就原谅你!”

起初,辽东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是他叔叔公孙恭的内侍,而公孙渊一开始并没有反叛,公孙晃则多次上书说其弟迟早要反,等到公孙渊真的谋逆叛乱,魏明帝却不忍将公孙晃斩首弃市,就想将他在狱中体面赐死。高柔又上书言道:“尚书说征伐罪人是因为罪人当死,而表彰有德之人,是因为他们确实有善举,公孙晃以其妻儿,都是叛逆公孙渊的亲人,理应枭首悬于市集,不能让他们有遗种在世,然而臣窃闻阿晃在其弟叛变前就自行归顺我们大魏了,还多次陈述了阿渊的祸患,其虽为凶族,但凭这一点忠心是可以饶恕的!

就像春秋时宋国司马桓作乱,而其弟司马牛忧心而弃封邑离开宋国,并表明坚决不与其兄共事,后来司马牛还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甚至到了后世居然得到了从祀孔子的殊荣,还有祁奚没有计较叔向的过错,这都是古之美义也!臣认为公孙晃是个言而有信的君子,可以免其死罪,不应当斩首充市,如今陛下进不赦其死,退不定其罪,却想将他关在牢中,暗下杀手,这要是传到四方诸国,天下人会怎么看待陛下?”

可魏明帝不肯听从,他虽然同情公孙晃,却想到他是公孙渊的兄弟就决定不让他活着,于是依旧遣使到狱中赐给公孙晃及其妻儿喝下了金屑毒酒,然后又赐给棺木和葬衣,并将他们殡敛于宅中。

当时不管什么人,只要捕杀了禁苑中的鹿就要被处死,并抄没家财,如果有人告发了别人,则可以得到厚赏,高柔又上书道:“上古圣王治天下,莫不以务农为本,俭用为德,只有广农积谷,畜财俭用,才能免除天下忧患之虞,如果一夫不耕,或许他一人只会叫饿,一妇不织,或许她只会叫冷,要是全天下的农夫不耕,全天下的妇女不织,又会怎样呢?你现在让百姓都来给你建宫殿服劳役,种田的人就会大减,加上你又实行禁猎,各种动物,特别是群鹿都跑到田地里会残食禾苗,处处为害,将来我们大魏哪来的军粮和积谷?要是吴蜀来犯,我大魏必定力不能御。

现在荥阳一带,方圆数百里都没有粮食收成了,这一带的百姓,真是可怜啊!如今天下为陛下生财者少,而被麋鹿损害的良田却越来越多,要是一旦要与吴蜀开战,再加上水旱凶年之灾到来,你要怎么应对呢?陛下你赶紧御览一下先圣之念吧!怜悯一下稼穑之艰难吧!使百姓宽松一点生活,由着他们去捕鹿,解除禁地,则天下百姓都愿意为你产出更多的粮食,作为征战之资,大家也不会有不高兴的!”

不久之后,护军营士兵窦礼最近跑了出去没有回营,军营管事的就认为他逃跑了,于是上表请求捉捕他,并将他的妻子阿盈及儿女全部充官为奴,阿盈于是跑到州高尔夫称冤,可却没有人理会她,等到状子递到了廷尉府,高柔问她道:“你怎么知道你的丈夫不是逃亡呢?”阿盈垂泪答道:“我丈夫是家中唯一的独苗,他只有一个老母亲,他对老母非常恭谨孝顺,并且他还非常怜爱自己的儿女,在家的时候他总是对他们抚视不离,他并不是轻狂狡诈不顾家室的人!”

高柔又问道:“你丈夫是不是和什么人结下仇怨了?所以跑去避祸了!”阿盈答道:“他非常良善,与人无仇!”高柔又问道:“你丈夫是不是借钱给了什么人?”阿盈答道:“曾经借钱给过同营的士兵焦子文,后来向他索求还钱不得!”当时焦子文因为犯了点小错被关在狱中,高柔于是去见焦子文,问他因何事入狱,他却支支吾吾。

高柔就问他:“你是不是借过什么人的钱?”焦子文答道:“我向来贫困,一向不敢向别人借钱,因为怕还不起!”高柔则观察他的表情,然后说道:“你曾借过窦礼的钱,为什么说没有呢?”焦子文见事情败露,更加慌张了,高柔则说道:“你杀害了窦礼,还不赶紧认罪!”焦子文于是叩头认罪,将杀窦礼的本末都说了出来,并指出了埋尸之所。高柔于是派出官吏和士卒,前往将窦礼的尸身挖出来,重新安葬,魏明帝得知后也下诏书恢复了窦礼一家平民的身份。

高柔做了二十三年的廷尉,后来被转任为太常,又过了十天居然晋升为了司空,后又改为司徒。当时魏少帝曹芳在位,太傅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要夺取大将军曹爽的兵权,皇太后于是下诏任命高柔代理大将军,并且占据曹爽的营地,司马懿则对高柔言道:“现在你就是大魏的周勃!”

后来曹爽被司马懿毁约诛杀,而高柔则被进封为万岁乡侯。齐王曹芳被废后,高贵乡公曹髦即位,高柔又被进封为安国侯,并转任太尉。后来曹髦被弑,常道乡公曹奂即位,也就是魏元帝,高柔又增加了食邑达到了四千户,他的两个儿子也先后被封为了这侯,到了景元四年,高柔薨逝,享年九十岁,谥号为“元”。这个高柔堪称一世之名臣,不但高寿,其一生为人处世也确实是“高”。

第五位,多活几年甚至可以“秒杀”司马懿的曹魏帝师高堂隆,复姓高堂(高堂氏后世也有改为高姓者),字升平,他是泰山郡平阳县人,最早他在泰山做督邮,后来在曹丕称帝后做了堂阳县县令,黄初三年被魏文帝任命为平原王曹叡的的王太傅。曹叡非常敬重他,几乎是对他言听计从,后来曹叡做了魏明帝,高堂隆出任了陈留太过、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到了青龙年间,魏明帝开始大造宫殿,高堂隆作为帝师百般切谏,曹叡不敢有丝毫反抗,他甚至对群臣说道:“看了高堂老师的奏书,使寡人畏惧不已!”

后来高堂隆又被晋升为侍中大臣、太史令、光禄勋,当他临终的时候,还下遗令要求家人对他薄葬,并且还告诫曹叡言道:“宫中有燕子筑巢,这就叫作燕雀处堂,大厦将倾,你一定要严防身边猎鹰飞扬的重臣,以免祸起萧墙,陛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们曹家的宗亲子弟全召回京师,然后把他们像棋子一样散布到天下各地做手握重兵的藩王,这样那些有二心的重臣就不敢觊觎帝位,他们就能好好拱卫京师王室!”其实就是专门为了防患司马懿、陈群等顾命大臣。后来曹叡想要上泰山封禅,可高堂隆却提前病逝了,魏明帝无比悲痛地哀叹道:“本来想要高堂老师要为寡人设定封禅礼仪,没想到老师舍我而亡,这是上天不愿寡人做成封禅大事啊!”

汉末三国时期名垂史册的高氏名人应该就只有这五位吧!忠于吕布,誓不降曹的高顺,叛袁降曹的高览,对曹操叛服不定的袁绍外甥高幹,“曹魏周勃”高柔,还有一早就替魏明帝曹叡防着司马懿的帝师高堂隆,貌似这五位高姓“高人”都和曹操有着千丝万缕扯不清的关系,且只有高柔和高堂隆真正步入了三国鼎立的时代。而看官们,他们当中哪位在你们心中印象最为深刻呢?在三国时代是否还有其他“高手”呢?伏望看官们评论指教!

0 阅读:56

史魔南歌子

简介:南柯梦醒怕春归,一棹烟波尽,风吹唐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