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大地回春,杨柳冒芽,小麦返青,正是春耕大忙时节。145团接到了领导人李先念要来视察的通知。团里的几位领导都异常激动。
4月11 日一大早,团领导都刮光了胡子,穿上整洁的新装,来到2分场5连的一块麦地边,迎接领导人李先念的到来。
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日子里,李先念迎着高压,尽心尽力抓生产,念念不忘国民经济的发展是难能可贵的。他的到来,使这些当时在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同志倍感亲切。
11 点刚过,八辆轿车由南面缓缓驶来。其中一辆黑色轿车在我们跟前停了下来,李先念一下车,我们就认出来了。他头戴黄军帽,身穿深灰色大衣。轻风吹动着他的衣角。
他下车后,放眼眺望远处的林带和条田,显得精神很好。他健步向我们走过来,几位团领导也迎上前去。
陪同李先念前来的有兵团司令员张竭诚、兵团政委裴周玉、农八师副师长毛乃舜和李宁,副政委张效良等领导同志。毛乃舜副师长把我们介绍给李先念。
李先念和团领导们一一握手,并说:“同志们好,你们辛苦了!”大家回答说:“领导好,领导辛苦了!”李先念精神饱满,握手有力,大家顿觉全身激动。
这时,在周围平地、挖渠、撒肥的农工们见李先念来了,自发地有秩序地围上来,向李先念副总理问好,李先念亲切的向职工一边挥手致意,一边问好:“你们好,你们辛苦了!”并同跟前的农工握手,农工们一齐鼓掌,表示对李副总理的欢迎和尊重。
团场事先没有通知,也没有组织欢迎队伍,但职工们很自觉,很守纪律,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爱。
李先念由地头走进冬麦地。这是一块连年丰收的条田。条田的南边正是 1965 年周总理、陈副总理接见农场干部和上海支边知青的地方。麦苗刚刚返青,又经过春耙,有些麦苗被土盖住了,所以麦苗不大整齐。
李先念问:“这块地每亩能收多少?”
任凤卓副团长回答:“550 斤以上。”
李先念又问:“有把握吗?看来苗不大齐吧?”
任凤卓解释道:“刚刚春耙过,有些麦苗压了。地温一提高,返青会很快”
李先念点点头说:“好,要好好管理,争取丰收。”
李先念走了几步,又问:“地边上为什么没苗?留这么宽的路干什么?”
陈自德副团长说:“这是机耕道,机耕作业,为了拖拉机好转弯。"
李先念用他那浓重的湖北口音说:“莫哄鬼喽!咱们国家耕地少,要把每一寸耕地都充分利用起来。要学老百姓用牛耕地那样,边边角角都要耕到,不能留这么宽!”
任凤卓同志说:“是,我们还要补种。”
李先念笑着说:“对,对!这就好。应该这样珍惜土地。你们要争取丰收。”
李先念说话很随便,对大家十分和蔼,大家刚开始那种紧张的心情也交得轻松了,气氛越来越和谐活跃。李先念很关心农田水利建设,询问了团里的水利资源等情况。
团领导向李先念汇报说:“我们团场水利资源很丰高,有玛纳斯河的水,又有很多泉水,这里的地名就叫泉水地。
李先念听后说:“好吧,我们就去看看水源”。
李先念到麦田北头看到那长流的一渠泉水,清澈见底,沿着渠岸,边走边说:“好,好! 你们有这么好的水利资源,要充分利用,要把生产搞上去,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李先念还要到大泉沟去视察,行程安排很紧,上车前李先念再次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又向在场的同志们挥手致意。
李先念走了,看着他乘坐的轿车向北缓缓驶去,大家都没有动。大家为能见到国家领导人李先念而高兴,又因感到时间太短而不满足。
尤其让大家过意不去的是,李先念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来农场视察连一口水也没喝。大家为没能表达一下对他崇敬的心意而深感不安。
当时的情况是,几个团领导刚恢复工作不久,对抓生产,发展经济还心有余悸。听了李先念的指示,心里亮堂了许多。
之后,团场立即召开党委会,研究如何贯彻执行李先念的指示,并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2分场场长孙天恩、5 连连长王富贵,通过传达认真加强冬麦管理,及时对边角空白地方进行了补种。
当年,李先念视察过的麦田,获得了亩产 600斤的好收成。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