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家也许都看到了,一则发生在2021年10月的锂电池在电梯内爆燃的视频突然火爆全网,看过视频的网友无不感到震惊和后怕。
视频广泛传播后,根据媒体的调查报道,事件发生在2021年10月,地点为广州海珠区一个小区。当事人陈某因电动自行车电池发热,准备将其拎到室外降温。然而,当他带着电池走进电梯的瞬间,一场无法预料的噩梦降临。
电池瞬间冒烟爆燃,狭小的电梯轿厢瞬间被火光充斥,陈某被烈焰无情吞没。电梯到达 1 楼时,陈某的惨状才被发现,他被紧急送往医院。全身多处火焰烧伤达 90%,重度吸入性损伤、急性肾损伤、左眼烧伤,这一系列的伤情令人触目惊心。
令人痛心的是,26 天后,陈某因急性心梗在家中去世。消防部门的火灾事故认定书指出,起火原因是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热失控。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一个家庭支离破碎。
为何锂电池在电梯里起火的事故频频发生?这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科学原理。首先,电池本身蕴含大量正负电荷,而电梯井内的往复运动与摩擦会产生磁场。当电梯轿厢高速上下运行时,电荷快速切割磁感线,从而生成感应电动势。这种电动势有可能造成电路击穿或短路,进而引发自燃。
为了更直观感受这一现象,不妨做个简单实验:对手机锂电池进行短路操作,瞬间就会爆燃,让人猝不及防。何况是在电梯这样的狭小密闭空间,一旦电池起火,不仅产生高温烧伤,还会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不能将这类事件仅仅视为个别案例。在日常生活中,类似情况屡见不鲜。这充分暴露出我们对锂电池安全问题的认知严重不足。许多人明知锂电池存在风险,却抱有侥幸心理,觉得爆炸起火这类倒霉事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殊不知,这种心态才是最危险的。
同时,现实中仍有不少人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充电,或者把电池拆下来带回家,此类危险行为屡禁不止。大家对潜在风险重视不够,依旧我行我素。此次事件的重新曝光,无疑是一记沉重的警钟。
它警醒我们,安全容不得丝毫侥幸。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我们不能等到事故发生后才追悔莫及,而应从当下做起,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坚决杜绝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更不能携带电池进家门。
为防止类似悲剧重演,社区和物业管理部门应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张贴醒目的海报、举办专业的讲座等形式,向居民普及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安全知识,让居民清晰认识到携带电池进电梯的极度危险性。
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同时,完善小区的充电设施,为居民提供既安全又便捷的充电环境,从源头减少居民将电池带回家的需求。
作为个体,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摒弃侥幸心理。不仅自己要严格遵守规定,还要积极提醒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共同守护生活环境的安全。
此外,当锂电池起火时,扑救工作需格外谨慎。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站在上风方向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大量的水冷却也能发挥作用,但要注意避免水流直接冲击电池,以免造成破裂。若火势过大无法控制,应立即呼叫专业消防救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锂电池起火后可能多次复燃,即便明火扑灭,也要持续监控并采取冷却措施,确保电池完全冷却,以防死灰复燃。
十年河东
可以爬楼梯,肯定跑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