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温静导读:传统综艺内容行业备受冲击的背景下,节目创作公司现状如何、怎么生存、如何突围? 主编温静近日对话了优质内容公司视盐文化的几位合伙人,从多元化、立体化、创新化等综合视角探究近两年公司的变化发展、内容创新、转型突围、人才培养以及行业价值。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林夕
这两年,「重启」已成为很多人的关键词,或是生活,亦或是工作。而这也同样适用于综艺行业,相较于从前飞驰电掣的狂飙时代,当下更多的是一种降本增效的行稳致远。
更重要的是,由于客观因素的长线影响,内容行业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综合考验,广告品牌方锁紧了预算,长综艺整体处于创新疲乏期,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态弯道超车、持续走高。基于此,传统的综艺内容行业备受冲击,特别是一线的节目创作公司,他们现状如何、怎么生存、如何突围,无不是综艺行业颇为关心的话题探讨和思考拓展。
值此之际,主编温静近日对话了优质内容公司视盐文化的几位合伙人,从多元化、立体化、创新化等综合视角探究近两年公司的变化发展、内容创新、转型突围、人才培养以及行业价值。
敏锐适应行业变化
持续产出优质内容
回望和梳理国内网综成长轨迹,从2015年起,可谓是开启了全面加速的创新节奏,诞生了一批经典代表节目。其中腾讯视频《拜托了冰箱》一开播,瞬间便成为了当时的爆款下饭综艺,而这也让其背后的制作团队视盐文化一战成名,有数据显示,该节目播出七季以来,邀请了80+位明星,全网播放量70亿+。
2016年,视盐文化再次创新网综样态,推出国内首档CNY贺岁美食真人秀《年味有FUN》,目前已播出3季,全网播放量10亿+。此后,输出国内首档偶像剧式时尚综艺秀《口红王子》,节目播出两季,以“直男审美”等美妆热搜爆笑破圈,被网友笑称为沙雕神综。2019年,首次尝试腾讯新闻大型春运直播节目《回家的礼物》,社交网络传播3.5亿+,直播在线播放量6422万。同年,推出恋爱推理甜综《喜欢你我也是》,并成功连做四季,依旧坐稳平台头部恋综宝座。
近两年,堪称综艺行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行业步入寒冬,主要表现为,不少综艺项目裸播、广告金主锐减、平台项目过会艰难,而这也让整个行业开始面临更多的困境与冲击。
与此同时,这也刺激着综艺人开始不断反思,特别是如何同时满足观众、平台、市场的三方诉求,客观上加速了其主动转型与试水拓新。值得一提的是,在敏锐地洞悉市场风向变化和观众喜好转变后,视盐文化主动出击,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发现挑战、拆解挑战、迎接挑战。
因此,在2020—2022这三年所谓的综艺行业寒冬里,视盐文化却显得有点与众不同——他们并不缺项目可做,并持续创新了一批与以往传统综艺模式完全不同的节目,包括首档S级直播带货综艺《鹅外惊喜》、S+级日播类直播互动音乐通告《见面吧!电台》、Z世代圈层文化真人秀《当燃是少年》、女性都市情感观察真人秀《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第六季起更名为《这样的你》)、美食竞猜真人秀《是很熟的味道呀》、首档恋综CP团建真人秀《爱情这件小事》、知乎年终盛典喜剧晚会《2023答案奇遇夜》、30小时超长福利跨年直播《2023快手家年华》、搜狐视频的直播沉浸式旅行类真人秀《暑与我们的夏天2》等。
主动拥抱瞬息变化
做长线化综合发展布局
纵观当下综艺市场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是竞争激烈、瞬息万变,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的压力:一方面,直播、短视频内容对于传统综艺的直接冲击,有数据显示,2022年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7770万,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同比增长4728万,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正成为拉动视听新媒体行业增长的重要赛道和强劲引擎。另一方面,综艺变现的更多可能性,毕竟传统招商体量断崖式下滑,同时客户对于综艺品效合一的考量也在不断加码。
以上种种,对于整个节目产业链上的各方来说,特别是最直接的内容公司,可以说他们受到的冲击,最为猛烈且直观。与此同时,他们也是自救诉求更为强烈的一方。所以,对于内容制作公司来说,在此背景环境下,如何实现突围和升级,或许可以从视盐文化的转型路径和方法论,一窥全貌。
对于视盐文化来说,现在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面对这个重要问题,几位合伙人认真思考后回答:如果是两三年之前,我们的答案肯定是节目的研发、操盘和落地的能力。「但现在觉得是团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也就是应对变化的能力。」原来行业的变化周期可能是三五年才发生一次,但现在可能两三个月就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希望永远是从财务数据上才了解到这种变化,而是希望更有一些前瞻预判。」
如何快速应对外界的各种变化,视盐文化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落地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敬畏行业、尊重内容,做到顺势而为;其二,团魂是根基,也是度过各种困难的通关秘钥。
具体来说,如何做到顺势而为,视盐文化主要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创新与尝试:
持续深耕直播内容制作,与更多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同时还诞生了一批创新代表节目。诸如连续直播近30小时的《2023快手家年华》、4天8场直播的川西徒步沉浸式旅行类真人秀《暑与我们的夏天2》等,不仅开创了内容行业直播态的无数个“第一”,也让视盐文化在直播内容制作中站稳脚跟。
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视盐文化团队操刀的项目就变得更多元,合作的平台也更丰富,其中与抖音、快手、知乎、B站、阿里巴巴、搜狐等平台都有落地项目,同时也与多个平台建立了战略研发和年框合作关系。团队合伙人也坦言,当下市场下沉、项目变小,但数量变多了,实际上我们原来是依靠单一大客户,但现在是更多元选择,反而这种项目波动的风险正在变小。
积极探索和试新“工作室化”运营。从去年开始,已试新满一年。目前,公司内部已建立起五大工作室,分别对应各自擅长的内容领域,恋爱、美食、喜剧、音乐、文化。另外,工作室之间是一种既独立又联合的相处模式,在研发期,每个工作室独立研发项目。一旦做大项目时大家就会合并重组,形成一个较大的执行团队。
视盐团队表示,目前团队希望通过赋能更多有想法的导演积极地推进创作,制作更多好内容,正在重点推进工作室进程。在推进项目的同时,也能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创业机会,孵化出更多好的内部团队。「工作室主理人基本上都是具有六年以上可独立带项目的成熟导演,他们将成为我们的业务合伙人,实现自负盈亏,这样大家也会更有动力,毕竟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
摆脱内容工作室的传统模式,建立标准化的公司团队机制。视盐文化的合伙人们一致性表达了他们对团队发展的目标初心,就是做“最像公司”的综艺团队,努力成为正规军,让自身组织可以快速反应、飞速运转、高效作战。过去,很多综艺团队都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很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靠言传身教,没有形成产业化的培养机制,曾经的视盐也是这样。视盐的未来,一方面,会在核心管理层中加大专业技能、思维模型、商科和企业管理的培训;另一方面,对员工进行各类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进一步落地标准化公司的运行准则。
不仅如此,在通往专业化公司的推进过程中,视盐文化还在努力搭建自身的立体化生态,重点推出了以内容为抓手的「五指计划」,持续输出优质节目内容,整合原创IP及版权IP多渠道变现,研发创新营销形式及趣味交互助力爆款内容C位出道,联动长综短综推出垂直领域红人,集合优势资源塑造系列短视频IP。
团魂的重要性体现在,这是综艺人对于好内容坚持的底气,同时也是应对变化的中坚力量。
在几位合伙人眼中,视盐文化之所以能够熬过行业寒冬,最为重要的力量来自于团队小伙伴之间形成的炸裂团魂,因为这是他们的根,也是所有项目成功的关键。他们分享了两个小故事,完满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团魂。
其中之一便是快手跨年30个小时不间断的直播项目,从大年二十九晚上10点一直到大年初一凌晨1点,据说光台本就有几百页,这是一个什么体量呢,一般直播晚会时长90分钟到180分钟,内容就已经很饱满了,这次视盐小伙伴们需要不间断直播30个小时(1800分钟)。
不仅如此,这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就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关键是整个直播不是独立的单篇直播串联,而是一个大的整体,如果其中一项内容调整,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内容都会随之改变,这个工作量其实很大,也很具挑战性。」当时,200多人的团队,六七十位嘉宾,30个小时连续直播推流,这中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突发事情,「但也是团队团魂最炸裂的一次,直播结束那一瞬间,大家马上抱在一起痛哭了起来,那场面真的是让人终生难忘。」
另一个则是,一天两场的川西大直播节目《暑与我们的夏天2》,这个项目着实对导演团队的专场把控、内容设计、预设安排、身心素质等都具有极大的考验,据总导演焦东慧回忆,四天直播走了907公里(起点小金-理县-邛崃-都江堰),每天都是特种兵式的工作状态,中午和晚上两场直播,直播前的准备,直播后无缝转场下一个地点,每场大家都团魂炸裂、拼尽全力、互相打气,对抗一切不可能,比如变幻莫测的天气和地形险峻的川西。
所以,在这个项目结束后,总导演在杀青宴提到:「没有一次成长是不经历痛苦的,成长就是痛并快乐着,即使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可能还是会去做。」
目前团队正在喜剧、美食、时尚等多类型内容发力,已经上线的节目包括和海西传媒战略合作的《绷不住了啦》,以及即将上线的和WBD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合作的《美颜大师》,爱奇艺的《喜欢你我也是》第五季,搜狐视频的《这样的你》第二季等一系列不同类型节目内容,产量高、质量好、团队靠谱,是视盐文化的核心能力。
希冀的未来与行业愿景
对于综艺行业的2023,或许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广告招商的日渐回暖,降本增效的长期目标,节目变现渠道的多元试新等等,都在说明着一点,整个行业正在重新架构洗牌,我们更需要去适应行业的变化,同时积极发现行业新的增长点和附加值。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内容制作公司来说,活下来、活得好、活得久,更是成为其需要坚持的长期主义。
目前,视盐文化还在发展转型的路上,不断精进、越走越稳,未来或许还将尝试更多的新技术与模式。几位合伙人共同介绍道,他们正在学习借鉴4A公司或是咨询公司的成熟架构模式,未来将让整个公司从人才培养到财务管理都向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其还进行了更多元有趣的创新尝试,努力让整个团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高燃的热情。诸如打造全国首个新生活场景“无尽之夏”精致露营,创造新式“内容+X”Glamping,提升露营的身心体验,目前北京共有四大营地,甚至已做到平台的团建项目第一。同时,还积极尝试运营O2O的私域粉丝群,打造专属小红书账号,建构直播生态。
不仅如此,视盐文化还主动拥抱新技术,引入了两位AI同事加盟团队,据介绍,他们目前活跃在公司的业务微信里。其中一位专门负责出脚本内容、框架逻辑等,另一位则是出图担当,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海量的图片素材。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内容行业的人来说,热爱奉献无疑是第一源动力,但如果想要团队长线发展下去,科学高效的公司化运营,显然是最强有力的重要支撑。正如视盐文化一样,在积极创作好内容的同时,不断探索专业化的公司运营,同时稳定开拓新的合作模式,让团队小伙伴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和成长。更重要的是,找寻和实践如何延长综艺的生命周期,以及把综艺后链路拓宽和长尾变现的各种有效方法。所以说,真正好的团队,总是会努力在尽可能多的维度去寻找增长可能性,当然其能敢于直面变化、马上行动,这个过程才更显勇气可嘉和值得学习。
以下是部分对话整理
主编温静:综艺制作之外,今年还有哪些新思考?
视盐团队:综艺归根到底做的就是人,当这些人做出来之后,其实后面可以有更多的拓展玩法,最近我们就在思考,综艺的未来到底会走哪条路,因为综艺作为娱乐行业的内容之一,相较于电影和电视剧,生命周期更短。因此,我们团队也在探讨如何延长综艺的生命周期,以及把综艺后链路拓宽和长尾变现的方法。
主编温静:2015年成立至今,合伙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是否发生变化?
视盐团队:没有,五位合伙人始终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目标一致,稳扎稳打。关键时刻大家还会互相支撑,那个温暖的氛围真的很重要,而这也是我们能一直走下来的主要原因。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智趣,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彼此的信任,让我们能走到今天。
主编温静:如何看待当下综艺发展阶段?是否还对行业有信心?
视盐团队:每一个行业都会有一个红利期,之后肯定都会回归到常态价值本身。所以,也没什么有没有信心,还是能继续做下去。但之前大家做节目,花钱也确实比较粗放,为了把项目做好,不惜代价的做。现在也是要做好项目,但也要看性价比。
主编温静:今年团队的小目标是什么?
视盐团队:其实我们有大目标,是能够创造新的内容形式和行业价值。但是小目标,就是把团队锻炼得更强大,成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团队的能力提升,也是为了应变时代的新变化和行业的新需求,实现更好、更长久地活着,谋取更多的发展。
主编温静:这两年做节目最直接的变化是什么?
视盐团队:最大的变化可能是从以前的研发到落地的单一模式,变成除了研发好项目外,也会承接平台给到的项目比稿。对此,我们也都非常快地适应了,而且有些项目,确实也有不错的尝试,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另外,你在各种体量的项目里,都会遇见各种各样大团队,目前大家也都越来越敬畏市场了。
主编温静:从以前的平台邀约到现在的“比稿”,团队会有心理落差吗?
视盐团队:没有,因为我们比稿的成功率很高,且越比越有信心,我们还是很优秀的(开玩笑)。其实,这是一种拿到项目的新方式,不是所谓的落差感,只要我们参与了,就会做到最好,选不选我们都没关系,但我们确实一直都有项目在做。
主编温静:一句话表示对2023下半年的期许。
视盐团队:希望下半年,我们能够看到公司在整个组织架构上调整的显著成果,同时让公司越来越具备自运转能力,项目也越来越多。
主编温静:最初为什么给公司起名为“视盐”文化?
视盐团队:因为盐是百味里面最不可或缺的,希望我们能够做视频界里看上去非常不起眼,但实际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