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宗师列传》系列第一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凭借创新的演绎方式、多元的文化解读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收获了广泛好评,为课本知识增加了活态“注解”,唤醒了植根于观众心中的文化记忆。
唐诗,是人类文明宝藏里的一颗明珠,是编写进中华民族基因的文学代码。继《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之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又推出了该文化综艺的第二季——《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节目延续第一季的制作思路,主持人撒贝宁携手专家学者,带领观众一同“穿越”,漫步大唐诗苑,以“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AI赋能文旅体验”为核心模式,以传唱千古的唐诗名篇为主线,生动讲述十一位唐代大诗人跌宕而传奇的人生故事。节目通过呈现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孟浩然、王昌龄、李白、王维、杜甫、岑参、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等诗坛巨匠的辉煌篇章和生命轨迹,多手法展现他们“笔落惊风雨”的文学才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豪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真情,从而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
第二季节目开篇聚焦的是“初唐四杰”。真正的唐诗是从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开始的,他们主要从内容上对诗歌进行了革新,为唐诗注入了强劲的灵魂。如闻一多所说:“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初唐四杰”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在这一集中,由撒贝宁和古典文学学者古曙光、杨雨组成的探访团回到蓬勃的初唐时期,感受四杰的绝代风华。
公元668年,长安城平康坊。节目一开始,一派气象繁华的唐朝盛景就呈现在观众面前。探访团成员来到这里寻找王勃的踪迹,看到学子们在激烈地讨论当下流行的“上官体”到底该不该继续学习,还参与了一场“辩诗”活动。当时,宫体诗诗人们只着眼于狭窄的宫廷生活,诗歌绮丽缜密、对仗工整,却毫无生气。在平康坊,探访团成员最先遇到的是杨炯,他发表了当时诗歌缺少骨气和刚健之风的看法。随后,镜头跟随杨炯来到他学习的弘文馆,讲述了这名少年天才的故事,并且通过一场升平宴,展示了年仅十岁的少年王勃的聪颖和见识。至此,“四杰”中的两位惊艳亮相。
节目还带观众回到震撼人心的诗歌现场。长安城外,十六岁的杨炯送别房姓朋友去外地任职,写出了一扫宫体诗气息的《送临津房少府》:“歧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友人听罢,夸赞杨炯终于写出了可以流传后世的诗作。第二年秋天,杜姓朋友也要离开长安前去蜀中任职。离别之时,王勃写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至此,盛唐之风已经呼之欲出了。
“初唐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披荆斩棘。”节目中,学者古曙光如此评价四杰。在这一集中,节目不仅展现了初唐四杰革新诗风的锐气和勇气,也讲述了这四个人凋零的命运。最早崭露头角的骆宾王参加徐敬业兵变,兵败后不知所终;卢照邻因病痛折磨而投水自杀;王勃写下《滕王阁序》后不久便在渡海时因溺水惊悸而亡。节目最后,仅有杨炯还活着,却也是仕途不顺。
继“初唐四杰”之后,第二期节目呈现了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风采,探访团穿越至孟浩然生活的盛唐,走访当时的经济文化重镇襄阳,沉浸式体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第三期则聚焦“诗家天子”王昌龄,选取王昌龄“家中耕读”“边塞游历”“左迁龙标”这三个关键的人生节点,展现出王昌龄积极进取、矢志不渝、坚守气节的跌宕人生。后续的节目中,观众还能领略其他八名伟大诗人的人生际遇和诗歌成就。
从节目中可以看出,为精准复刻诗人昔日风华,节目升级了实景搭建的拍摄场景,依托考古发现与文物佐证,反复推敲剧本。节目还邀请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权威单位,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十余位卓越专家学者,在美术、历史、文化、礼仪、服化道等多重维度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处细节皆能溯源历史长河,有据可依,有典可稽,赋予节目厚重的历史底蕴与不凡的艺术魅力。
虽然这些诗人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千年,这档节目仍然用实景再现、古今双向穿越的方式让观众近距离触摸那些热切的诗歌现场,品味那些或高昂、或落寞、或恬淡的历史瞬间。而这些也不仅仅是历史,它和我们现在的文学环境也紧密相连。
这可谓是一部诗人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记者:徐敏 编辑:邢媛 校对: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