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前夕,山东济南趵突泉景区人潮涌动。天气转暖,来看花灯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晚上6点半,在附近吃完把子肉的青海游客任贯兴一家,步行来到趵突泉景区正南门入口。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是排队的长度仍然让他感到惊讶。
“真热闹,这才是过年应该有的样儿。”任贯兴的祖父是济南人,20世纪50年代因为工作调往青海。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北人,任贯兴的心中一直有“济南情结”。今年趁着孩子放寒假,一家四口坐飞机到济南过元宵节,一个重要目标是“看花灯”。
济南的迎春花灯会已经举办44届。今年,济南文旅集团将迎春花灯会的举办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有趵突泉景区主展区,还以护城河为串联,把大明湖景区、五龙潭景区加入进来。
今年,济南市政府提前部署元宵节旅游市场,号召相关单位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阐释;景区、公共文化机构、文博场馆也积极行动,结合既有文化旅游资源,为游客呈现“更具烟火气的济南”。
在大明湖景区,“夏雨荷”造型花灯成为今年的亮点,演变为景区营销和吸引客流的代表性产品。
青岛游客钱渝菲告诉记者,自己在微博刷到大明湖“夏雨荷”造型花灯的信息,特意和朋友坐高铁过来看。“确实非常震撼,合影时十分‘出片’。”钱渝菲说,济南的花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让人意识到“只有济南才有这样的造型”。
今年元宵节前后,济南市旅游市场熠熠发光的不仅是迎春花灯会,一些设计巧妙、融入传统元素的展览、沉浸式体验项目也广受欢迎。
在济南市美术馆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现场,作品《往昔·今昔》由沉浸式空间、触屏交互一体机、AI生成的“济南小妮儿”全息交互柜共同组成。作品的策展统筹薛雷介绍,这是一件在济南本地创作的独属于济南人的公共艺术项目,AI技术生成的虚拟人“济南小妮儿”能够和观众进行俏皮有趣的对话,每天体验的游客有数千人。
在济南市济阳区、商河县等地,每年元宵节前举办的鼓子秧歌展演更是带“火”了乡村旅游。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当下旅游市场的产品业态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游客更喜欢个性化、地域性强的旅游项目。以赏花灯、看秧歌为代表,诸多具有浓郁民俗色彩的旅游产品近期对市场客流带动作用明显。
游客今年春节欣赏济南市迎春花灯会 济南文旅集团供图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