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下的鱼群引热议,几十斤鲢鳙到处都是,这是一件好事吗?

卜杜塞麦提 2023-06-05 21:54:33

5月底,一条近一米的超大娃娃鱼出现在重庆奉节水域。这是重庆渔业部门工作人员在九盘河市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水生物资源调查时发现的野生娃娃鱼,据测量长度达到94.6厘米,重量达到6.4公斤。

娃娃鱼,学名大鲵,主要生活在幽静、清澈的溪水之中,对生存环境的水质和温度要求都很高。普通的野生娃娃鱼都十分难见,更别提长度和体积都如此惊人的大型娃娃鱼了。

而无独有偶,近些年来,长江流域也已经纷纷出现了不少引起大众广泛讨论和关注的喜人景象:三峡大坝下游聚集了巨型鱼群,其中更是不乏个头接近两米,重量超过百斤的鳡鱼;安徽池州市黄湓大桥黄湓闸下,鱼儿多得如墨一样“染黑”了河水;重庆万州沿岸的许多低洼水坑成了前滩,也装满了被江水拍上岸来的鱼群,密密麻麻一片……

网友们在对于长江水域出现的种种现象产生惊叹之余,也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展开了推测:有人说,三峡大坝下游的密集鱼群不过是洄游的鱼类为了繁殖产卵才逆流而上来到这里,但是被三峡大坝拦住去路才只能“滞留”这里;也有人说鲢鳙等鱼类本来就是群体性活动的鱼,一群一群地聚集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但种种猜测中,最多人相信也最受人们支持的无疑是,这一切其实都是“长江十年禁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正是因为有了长江十年禁渔,水域的生物资源和种类才在整体向好变化。

“禁渔十年”,未来可期

2020年1月1日0时,元旦钟声的响起,也代表着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正式开始实行,禁渔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长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于是水泽岸边,11.1万艘渔船靠岸,23.1万渔民放下渔网“上岸”,另谋生路。至今2023年,转眼已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个年度。

【1】十年禁渔,缘起为何

出现禁渔期的因果来由要追溯的话,得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年代了。原本的计划经济时期,渔业的捕捞和安排都由官方统一决定,然而这时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捕捞量很少。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引入,政府发布文件鼓励私人渔业发展、渔船捕捞,我国的渔业发展才开始飞速发展,一骑绝尘起来。

1950年的时候,我国的水产品总产量还只有91万吨,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值已经突破了6000万吨,逼近6500万,是建国初的71倍还要多。此时的总产值也已经实现了2.59万亿元,在现代农业中的占比从最初的1.3%倍增到了10.6%。

但是,换来这样显著的渔业经济成果的代价,却是越发岌岌可危的水域生态环境和濒临枯竭的经济鱼类资源。一张铺天盖地的电网撒下水去,大小鱼都全死光,剩下的捞不起来的死在湖底,和被电死的虾、贝壳、藻类、浮游生物一起化为腐料。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基本丧失繁殖能力,整个水域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得一塌糊涂。

一直以来,长江流域都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产区,捕捞量能占到全国捕捞量的60%,其中不乏草鱼、鲢鱼、铜鱼等经济鱼类几十种。长江流域的鱼类,不仅仅是渔民的谋生指望,更是我国鱼类物种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然而,在毫无节制地粗放型渔业发展模式下,长江流域遇上了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情况: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物种资源加剧濒危。长江流域内不少鱼类已经灭绝:“水中老虎”长江白鲟、“水中大熊猫”白暨豚、“长江三鲜”之中的的鲥鱼等等都已成为了遥远的传说;而除了已灭绝的以外,还有不少鱼类正“走在”快要灭绝的边缘之上,比如,“长江三鲜”中排名第一的主角刀鱼。

在2017年,长江流域渔业资源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阶段,细嫩鲜美的刀鱼在最高峰时期可以在市场上售出7800元一斤的天价。虽然肉质的确美味,但真正支撑人们花上天价也要尝鲜的原因是量少。从70年代顶峰时期的3000多吨,逐年锐减到后来的不足百吨,再到如今的半天捞不到一条小鱼。

这些足以说明,以刀鱼为代表的鱼类资源在长江流域经历着“越少越捞,越捞就越少,直至枯竭”的恶循环。

【2】十年“无渔”,正是为了有鱼

面对着当时那种无鱼可捞,无渔为业的困境,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在2006年率先提出了“十年禁渔”的政策。其实在“禁十年之前”,我国的各大水域每年都有专门规定的禁渔期和禁渔区。

最开始是从4月初到6月底为期3个月的春季禁渔,然后因效果欠缺又提前一个月成为4个月,可依然于事无补。因为虽然渔民们在禁渔期内忌惮法律法规不敢冒险,但禁渔期开始前和禁渔期结束后,都是无休止的、“丧心病狂”的捕捞,禁渔期前捕捞到的甚至大多都是刚刚怀卵的鱼。

延绳、绝户网、地笼、电鱼器、可视化锚鱼等数不胜数的工具全都招呼在本就脆弱无比的水域内,刚刚撒下才得以生长几个月的鱼苗就被捞起成为养殖饲料,设置“禁渔期”的目的——保护鱼苗得以生长繁殖,增加种群数量完全没有达到,不仅相当于完全白干,还赔了鱼苗,浪费了心血。

于是几经商议与讨论之下,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终于明确联合出台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其中正式确立并清楚解释说明了“长江十年禁渔”制度。

空间上,长江流域的全面禁捕工作不会一口气全流域开始,而是分步进行,按从水生生物保护区到长江干流、重要支流以及大型通江湖泊的范围辐射,而有一些重点水域,甚至可以由当地自主扩大禁捕区域。

时间上,为什么是十年?因为只有十年才能给予濒危的鱼类足够的生长时间。长江“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等鱼类几乎都是四年一周期的繁殖,那10年的话就可以保证它们拥有起码两代的繁殖数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禁渔的目的,而非赔了夫人再折兵。

当然,十年的“禁渔期”定得不容易。打渔不仅是沿水的渔民们的谋生之道,更是他们的唯一的事情。有多渔民生在渔船上,长在渔船上,即使修建了自己的房子,也仍然是吃住都在船上,

但禁渔就不意味着“逼”他们另谋生路,放弃一切,而是在渔业之外为他们谋求更长期的生路。十数万的渔船,将近30万的渔民们里自然有对“十年禁渔”政策的怨言,但是国家依然顶着这些声音和压力做下了这样的决定,因为在长江的鱼类休养生息10年后,是会恢复可持续捕捞的。根据那时的状况和更详细的数量,政府会规定明确的捕捞方式、地点、数量,做到一个可持续发展,让渔业不再面临被一棍子打死的境况。

但如果如今不下定决心的话,竭泽而渔会更加“无鱼”,越捕捞越穷苦,到时想转产另谋生路是也没了生路。

禁渔三年,初见成效

但可喜的是,这样的取舍是值得的。除了文中最开始提到的各地纷纷涌现的鱼群外,更多的是人们没有看见、却又真实发生了的景象:据农业农村部2023年发布的长江资源调查来看,这条母亲河所辐射的重点水域内如今有着193种鱼类,甚至连本被以为早就灭绝的江豚都有了1249头。

2022年3月,武汉渔政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巡视时看到了成群结队而来的江豚。它们翻转、跳跃,似在水中跳起了水上芭蕾;而在江苏镇江扬中的一个小岛上,原本江堤岸边的“农家乐船”被拖走,冲击出来的浅浅沙滩在黄昏中镀上一层美丽的光晕,这里多了野生的江豚和刀鱼,还多了三五成群的白鹭。一切都在变得欣欣向荣。

自禁渔制度实施以来,每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都会进行水生生物资源监测,鱼类资源从最开始的渐有恢复,到如今的一代繁殖完成可谓是令人高兴。在湖北石首等地发现了多尾刀鲚,原本已经消失的鳤鱼也重回大众视线。根据监测,长江中游一段的“四大家鱼”鱼苗量更是从 2015 年的5.1亿增到了21.9亿尾。

禁渔有了成效,也促使着渔政人们更加上心,更多的渔业部门开始放流鱼苗。鱼苗种类包括大黄鱼、海蜇和石鲷等,经过挑选、检测和培养之后放流到水域里,而这些鱼苗将增殖水生物品种,还能养护修复水生态环境。

禁渔之路任重道远,也来日可期。因为禁渔不仅是在保护水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更是在维护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和生态圈正常运行。鱼类以浮游动物为生,能改善水质;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能从生物规律的角度控制鱼群的数量,促成生物的多样性。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千多年前,苏轼写下了河豚洄流,早春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我们也相信,禁渔十年之后,这份水中万物复苏的景象也将再现。

2 阅读:1926
评论列表
  • 2023-06-07 18:14

    钓鱼佬已经忍不住了

  • 2023-06-06 22:36

    要是开始捕鱼,全国人民可以分担一下[哈哈笑]

  • 2023-06-08 18:46

    派钓王邓刚去啊[得瑟]

卜杜塞麦提

简介:每天更新大家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