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吗?看了这则小故事后我豁然开朗!

kim说故事 2023-09-03 17:39:44

最近有个话题很火,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你会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吗?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见过的一则网友分享的经历,我整理成一则小故事大家看了后再来谈谈是否会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

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名叫杨玲。杨玲的父母从小就把她寄养在外公外婆家,直到他们经济好起来并生了妹妹后,才接她回家。然而,在家里,她却像个外人一样不被接纳。她努力做家务,努力听话,试图讨好父母,但因为缺乏亲密的接触,她无法像妹妹那样撒娇。妹妹在家中非常受宠,经常欺负杨玲,而她则成为了家中的出气筒。

后来,杨玲的父亲出轨了,与母亲离婚。他们都只想要妹妹的抚养权,对于杨玲他们却都不闻不问。最后达成的协议是,要了妹妹的抚养权就要顺便养杨玲,最后杨玲的妈妈为了小女儿才不得不接受杨玲。那段时间,她非常痛苦,母亲对待她就像后妈一样,每天要么找茬,要么辱骂。最让她痛苦的是,母亲总是在她面前表演与妹妹亲密的戏码,例如吵完架后带妹妹出去吃东西,回来还带着一堆礼物放在妹妹的房间里。

在大二放假在家的时候由于杨玲和母亲连续的争吵最后母亲终断了她的生活费。失去了生活费让杨玲感到无助,于是她恳求亲生父亲,希望能够借些钱渡过难关,可是却遭到了冷漠的回绝。父亲甚至让她向母亲要钱,然后再也不接她的电话。母亲则对她的困境感到幸灾乐祸。

不久杨玲的水卡钱也用光了,她不得不冒着寒冷只能用冷水擦身,导致她很快就感冒发烧了。尽管如此,她仍然不敢吃有营养的食物,只能去学校食堂喝免费的大锅汤,一边流泪一边喝。杨玲与父母的关系从此彻底破裂。

在杨玲犹豫良久后,她向自己最好的朋友求助,想借了五百块钱。朋友见她如此困境,力图帮助她,她甚至找理由向父母要了六百块,总共凑了给了一千块借给杨玲,并表示不需要着急还款。杨玲感激不已,下定决心她将来无论朋友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尽力去帮助。朋友的帮助成为了杨玲战胜绝望的力量,也让她摆脱了自杀的念头。

有了一千块钱,杨玲开始做各种兼职工作。她尝试过派传单、做家教、写小说、当肯德基的店员,甚至穿着娃娃皮套当吉祥物。虽然穿娃娃皮套非常辛苦,但比派传单能赚更多的钱,所以她还是接了这份工作。尽管夏天炎热,她整个人都被汗浸透了,但为了省路费,她只能坐地铁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因为一身汗,地铁上的人竟然对她捂鼻子。回到家后,她因受凉而生病,不得不花光攒下的钱去看医生。

慢慢地,杨玲摸清楚了,做脑力工作比做体力活更赚钱且更轻松。她决定去做家教。虽然遇到了一些不讲理的家长,但也有很多好心人。有人邀请她一起吃饭,有人绕过中介直接给她钱,甚至有人介绍她去其他家庭做家教。渐渐地,杨玲可以养活自己了,也开始攒下了一些钱。她的生活终于得以好转,但她心中对于父母的恨意却绝不会消失。

她的毅力让她再也没有回头,杨玲四处勤工俭学和打零工,到了大四杨玲手里已经有了几万块钱。她为外婆买了一条金项链作为礼物(外婆一直资助她的学费),母亲得知后开始嘲讽她的能力赚钱。几个月后,母亲突然讨好她,给了她几百块钱。杨玲冷静地回答,那些钱她可以留着买骨灰盒,然后将母亲拉黑。经历了这些年的磨难,杨玲最终摆脱了困境,毕业后找到了一份月入过万的工作,过上了舒心的生活。她的父母也遭受了报应,妹妹被惯坏了,复读两次也没考上大学,最后只读了个大专,而且行为不检点在上学期间居然怀孕了,然后回来要钱堕胎。父亲后来听说脑梗了一次后就半身不遂,并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离婚。母亲因为妹妹的问题而焦头烂额。

这几年来,杨玲的父母一直试图修复与她的关系,但她一直断绝了联系。无论他们以何种方式向她求助,她都嘲讽他们后又将他们拉黑。杨玲已经释怀,但她永远不会原谅他们。她的劫数已经度过,而他们的劫数才刚刚开始。

看了上面的一则小故事你如果是杨玲你会原谅你的父母吗?我觉得《论语宪问》中说得一句话很好。《论语宪问》中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译就是: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公正无私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0 阅读:0
kim说故事

kim说故事

娱乐 社会 奇闻 轶事全搜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