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除了足浴店,在我们身边出现了新的服务方式——采耳。
“采耳”,就是“掏耳朵”,俗话说:
“人生三大乐:结婚、搓麻、掏耳朵”;
“人生最快活,采耳、修脚、洗个澡”。
不管怎么说,“采耳”似乎都是一件让人很快乐的事,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掏耳朵”,只是工具比较简单——
早些时候大家都是用火柴棒,也有人用竹签,后来又有了“挖耳勺”,但不管是什么工具,“掏耳朵”真的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于是,“采耳”也就成了一个服务项目,在小区周边,经常会有“采耳馆”,店里的技师采用的工具比较齐全,手法也更专业,到店里去做一次采耳也就成了享受,甚至,这成了一种“养生”方式。
只是,越来越多的网友似乎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有一些“采耳馆”,除了采耳,更多了一些其他的“服务内容”,比如有的店里会推出“怀抱采”等新颖形式。
于是就有人质疑:到底是“采耳”还是“采花”,难道是打着养生的外衣打着擦边,店里“别有洞天”?
一、传统手艺不得不说,“采耳”真的是一项传统手艺。
在古代,它流行于川蜀地区,最早的时候,这是达官贵人才有的享受内容,那时候,宫廷技师们为了自己的被重视,就不断改进和优化采耳的工具和内容。
后来到了明清时期,“采耳”流传到了民间,最初是采耳师傅们挑着“采耳担子”走街串巷,后来采耳就并入了传统的理发行业之中。
那时候的理发师傅,不仅会给客人们收拾利索头发,还会刮面、按摩,再有就是“采耳”项目。
民间有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说的其实是传统手艺的一种家族传承。
在古代,如果你家里是种地的农民,那你长大后大概率也会成为一个农民,而如果你家里开着理发铺,那你日后就会成为一个理发师傅。
这样的传承有些乏味,但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这一种技艺会在传承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在这种传承中不断进步。
“采耳”进入民间后,这一项服务很快被大众接受,随着时间流逝,这项手艺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二、“采耳”还是“采花”这些年,很多传统手艺因为手法繁复而失传了,但也有一些手艺,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它们变得更加普及。
比如说——采耳。
如今,采耳馆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社区的周边。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往往会觉得头晕眼花,这时候要是去店里做一个“采耳”,立刻就会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其实,专业的采耳是要经过专门培训的,那些技师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上岗,他们的眼力、手法,以及对采耳工具的熟练使用和灵敏度,都要经过不断的练习。
一件事情之所以会变得重要且珍贵,往往是因为在其中融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练习。
到这样有老师傅坐镇的采耳馆中采耳,真的是一种享受。
但现在,一种不一样的“采耳馆”出现了,它们往往出现在某些小区的巷子里,门面比较狭窄闭塞,但内部却“别有洞天”。
或许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到来,这些店往往会招收一些年轻貌美的采耳技师,这些技师们,大多容颜较好,而且都喜欢穿一身极具古典气质的旗袍。
这一身打扮,让她们更加显得身材曼妙。
对于店里的“服务内容”,新式的采耳馆往往也有一些“创新”——
比如说,“怀抱采”,就是年轻的女技师将客人抱在怀中,然后用熟练的手法采耳。
还有“跪采”,就是年轻的技师跪在客人身边,探身轻抚着耳朵,轻拢慢捻抹复挑。
这样的操作,就让“采耳”变成了一件有些氤氲着粉红气息的暧昧行为,毕竟采耳时,技师与客人相隔很近,她们吐气如兰,丝丝缕缕,难免就让人心猿意马。
难怪有人质疑:这到底是“采耳”还是“采花”。
还有人吐槽:打着传统手艺的旗号,披着养生的外衣,却在打着“擦边球”。
三、你采耳了吗?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采耳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那“采耳”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根据采耳技师的说法,他们的采耳手艺,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在一次采耳中,会有“掏耳”、“擦耳”、“净耳”、“压耳”等环节,这样一个流程下来,会让人感觉舒适,而且不会对耳朵产生损害。
但还是有很多人在网上留言,说自己在去采耳馆“掏耳朵”之后,引起了耳朵发炎等问题,有人说很多采耳馆里的采耳工具,并不是一次性的,这样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卫生问题产生感染。
根据耳科医生的说法, 我们耳朵的构造,其实别脆弱,尤其是内耳,构造非常复杂,有时候很轻微的触碰,都会带来伤害,所以对于“采耳”,还是要慎重。
其实,凡是没有对错,只是在度上把握。
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耳朵,但若是遇到一些比较难受的耳朵拥堵感、耳鸣之类的问题,在耳科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案的时候,不妨去尝试一下采耳。
对于采耳,大家不必当作洪水猛兽,适当时候去采下耳,真的是一种享受。
最后,对于“采耳”这件事,大家怎么看呢?大家有过采耳的经历吗?有哪些有趣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