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选择辅佐刘备?身处乱世洪流,孔明的选择机会并不多

盼丹聊历史 2023-07-12 00:35:03

诸葛亮没法选曹操。

公元193年秋,曹操东征陶谦,屠杀下邳郡。公元194年春,曹操再征陶谦,屠杀东海、琅琊两郡。

诸葛亮的家乡,就在徐州琅琊郡。而诸葛亮跟随叔叔离开琅琊的时间,大体就在曹操两次大屠杀之间。所以,走得稍晚一步儿,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诸葛丞相。

曹操道德太污、杀人太多,未必影响诸葛亮选择辅佐自己。但杀人杀到自己家乡,就没法不影响了。同是流落荆州的“诸葛四友”,崔钧、孟建、徐庶、石韬等,他们清一色选择曹操,而没有选择刘备。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诸葛亮不愿选孙权。

孙权度量不够,所以能用自己,却不能让自己才华尽展,即“能贤亮而不能尽亮”。

其实,原因也不是孙权度量不够,而是孙权集团不允许。一是人才多,这跟曹操集团一样,都是非常成熟的大公司,好位置已经被原始股东和创业元老给占了;二是派系多,这比曹操集团还乱,最初创业的淮泗武装集团就是一个大小土匪汇合而成的聚义厅,内部环境很不友好。

另外还有原因,诸葛亮虽然没说,但真实存在。那就是:孙家父子在荆州的人设中比曹操差太多。

如果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就是江夏太守黄祖的话,那诸葛亮就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同样没法选孙权。这是比地域歧视还严重的家族仇恨。

曹操不行、孙权不行,那近水楼台先得月,诸葛亮完全可以选刘表。

其实,刘表很有能力。

单就事实来说,刘表比刘备有能力。陶谦都把徐州让给刘备了,但刘备还是守不住。而刘表就靠朝廷的一纸任命,就敢单骑入宜城,在袁术、孙坚的眼皮底下当上荆州诸侯。这就叫有勇有谋。

单就争霸来说,刘表也不算差。狂揍董卓的老霸王孙坚,死在刘表部将黄祖手中;拿下江东的小霸王孙策,也奈何不得刘表的荆州。如果刘表不死,曹操也未必就敢大举兴兵、南征荆州。

如果仅就汉室宗亲来说,那刘表的纯度比刘备不知高了多少。如果仅就士族阶层来说,那刘表是最名士的名士,也比刘备强。既然这样,诸葛亮为啥不选刘表?

很可能是时间未到。

如果中原混战持续再久一点儿,如果刘表能活得再长一点儿,如果荆州局面能够再好一点儿,那诸葛亮未必不会选择刘表。

关键是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跟刘表的关系不一般。

不管他是不是江夏太守黄祖,但姓黄就足以震慑荆州。荆州黄氏,势力相当之大。而且,可以确定的是:黄承彦是蔡讽的女婿,蔡讽还有一个女婿叫刘表,蔡讽还有一个儿子叫蔡瑁。

然后,你说诸葛亮跟刘表是啥关系、跟荆州士族集团又是啥关系?

妥妥的圈内人加自己人。

但是,刘表也有刘表的问题。选择刘表,诸葛丞相必须慎重。因为一旦选了,自己不仅更难一展才华,而且肯定当不上丞相。

无论是选曹操、选孙权,还是选刘备,诸葛亮都不用关注野心和天花板的问题。因为这三个家伙不缺野心,甚至可以说野心比天大。他们都想逐鹿中原、都想干一番天大的功业。所以,只要跟定了、好好干,就不愁不能施展才华、不能一展抱负,而且天花板非常高。

而选刘表,就必须考虑野心的问题。因为刘表的野心不够。未来的目标,跟他现在的状况一样,总之就是个荆州诸侯,而且很难再有向上升级的可能。主观上的原因有三:

一是刘表很犹豫。刘表不是当雄主的料儿。曹操、袁绍官渡之战都打成那样儿了,刘备都快把豫州掀翻了,但刘表还是不敢出兵中原。如果孙策还活着,那江东集团肯定要大举进攻。等官渡之战结束,刘表也就没了机会,曹为刀俎、己为鱼肉。

二是刘表太善良。“若刘景升、季玉(刘璋)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说这话的人是刘备。简单说就是对自己人太好、不够狠。该全民动员的时候,你就得全面动员。乱世之中,善良的诸侯就是别人的经验包。

三是刘表年龄太大。官渡之战的时候,刘表五十八岁;死的那年是赤壁之战,刘表六十六岁。这个年龄在古代已经很大了。这时候,最佳的人生策略,就是求稳。有时候,年龄真是英雄的天敌。高呼“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孟德,又如何?六十岁以后,也是要多怂有多怂。

以上是主观上的原因,而客观原因则是荆州,刘表与荆州士族捆绑的太紧。

曹操当兖州诸侯的时候,他的决策集团是颍川派。孙策当江东诸侯的时候,他的决策集团是淮泗派。即便河北诸侯袁绍,他的决策集团也有一半是豫州派。刘备就更不用说了,他用的人更杂,但几乎从来都不是本土派。

真正有雄心的组织结构,几乎都是外来派当权而本土派当用。一旦捆绑太紧,那就只能被同化为本土派。而本土派基本都没啥雄心。袁绍跟曹操打官渡之战的时候,扯后腿的就是本土的冀州派。要打仗是这伙人就得出兵出粮,打仗打的都是自己的钱,这谁愿意打?

而在所有的本土派中,荆州本土派、益州本土派,甚至也包括江东本土派,是最不愿意逐鹿中原的一群人。因为他们都是次发达地区或边缘地区的世家大族。

次发达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世家大族,他们的想法跟发达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非常不一样。他们知道自己这点儿资源根本禁不起逐鹿中原的消耗,也没法跟北方中原的强大政权抗衡。所以,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中原纷乱,那就自保;中原统一,那就归顺。

因此,荆州本土派,很喜欢刘表这种主公,汉室宗亲,很有面儿;举国名士,自己人;本性良善,不折腾。而他们最讨厌的就是刘备这种主公,很能打所以必须打、很有野心所以必折腾。关键还不是什么大名士,甚至比自己还差,仅是借助乱世实现了阶层跃升。而跃升之后,还要统治自己。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所以,年少有为且野心满满的诸葛孔明,也不愿意选刘表。当然,他这个山东人更不愿意加入不思进取的荆州本土派。

至于是匡扶汉室还是成就自己,其实很重要,但其实也不重要。一旦把这些客观的约束条件都放进去,你会发现诸葛亮能选的只有一个刘备。这或许就是他当时最好的选择。虽然丞相才华盖世,但历史并没有给他太多的选择机会。

越是身处历史洪流的聪明人,就越会发现自己所能做的选择其实很少。或许只有我们这些远离历史现场的人,才会追问他为什么这么选,也才会感慨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0 阅读:3

盼丹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