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上反转再反转“8个瑞士卷”事件,暴露被隐形洗脑的中国女生

小椰子专栏 2024-11-08 13:08:24
01

最近热搜上挂了好几天的“8个瑞士卷”事件,真相已经变得越发扑朔迷离了。

先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事情经过:

一位全职宝妈,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记录下自己和老公吵架的过程。

一盒8个装的瑞士卷,女儿吃了2个,儿子吃了2个,老公吃了2个。

把孩子哄睡后,宝妈自然认为剩下的2个归自己吃,没想到被老公一顿批评:

“你作为父母,你吃饭的时候多吃点,给孩子做榜样,这是零食,不是饭。”

“再退一步说了,你吃了这零食,那孩子没得吃了呀。”

宝妈心碎无比,当初是你让我做全职妈妈的,现在却卑微到连吃个小蛋糕的权利都没有了?

视频一发,就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女生在愤怒地抨击事件里的老公的同时,又将这个“瑞士卷难题”发给了自己的老公。

一夜之间,几乎全网的老公都面临着“8个瑞士卷怎么分”的灵魂拷问。

由于热度太高,渐渐有一些大V出来说这绝对是剧本,是“故意挑起对立”的摆拍。

因为视频的文本、题材到拍摄手法、剪辑,都像极了去年的“女子买榴莲被老公嫌弃”系列。

网上甚至冒出了一个自称是“昨天没给老婆吃瑞士卷”的当事人,拿着一盒瑞士卷,对着镜头恳求广大网友的原谅。

当晚还带着老婆开直播了,在直播间里带货卖瑞士卷,简直离了个大谱。

一时间,舆论风向似乎做实了“瑞士卷事件”就是博流量的剧本、摆拍,网友们气愤自己又被戏耍了。

然而,后续反转又来了,这对“瑞士卷夫妇”其实是冒充的,根本就不是一开始的当事人。

有社区负责人和媒体甚至专门跑去瑞士卷当事人家中调查,那位宝妈否认了视频是摆拍的传言。

但她仍非常后悔并抱歉发布了这条视频,因为感觉“给大家带来了很多负能量”。

从她之前的视频可以看出,她的婚姻状况不是很好,她本人还有长达5年的抑郁,这期间是爷爷奶奶陪着她度过艰难时光。

反转又反转,这场闹剧到现在为止,究竟是几分真实几分虚假,我们依旧无从得知。

02

一盒普普通通的瑞士卷,为什么会引发一场轰轰烈烈席卷全网的大讨论,甚至闹到网信办都要介入调查?

其实,真正把这个事件热度推向高潮的,是越来越多的女生们跟风晒出的,与自家对象的聊天记录截图。

为了测试自己有多被宠爱,她们争先恐后地问自己的老公或男友:

“如果咱俩有孩子了,8个瑞士卷,我能吃几个?”

而被晒出来的这些“绝世好老公”们,要么宠溺十足,把老婆捧上了天:

“8个全你吃,孩子要是闹就打孩子。”

“你6个,俩孩子一人一个,我吃你拉出来的。”

要么妙语连珠,会玩梗又会哄老婆开心:

“你吃10个,我把俩孩子做成瑞士卷,给你尝尝肉馅的。”

“你吃7个,因为吃了8个就要去马路上躺着,八个压路。”

更有“霸道总裁”式的老公,直接给老婆转账10000元,让她买瑞士卷。

这些女生们心满意足地沉浸在被亲亲老公疼爱的幸福感中,特别是和视频里的悲惨宝妈一对比,自身的优越简直不言而喻。

似乎都不觉得这个测试有任何奇怪的地方:为什么连自己能吃几个瑞士卷,都要征询别人的意见呢?

想吃几个就吃几个啊,为什么要把这个决定权交给别人呢?而且一盒瑞士卷就能证明对方爱不爱你吗?

03

你会发现,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会出现一些,拼命证明自己老公有多爱自己的梗。

从“宝宝碗”到“草莓塔”,再到“压扁小面包”,内核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模一样的:

“你们看,我老公会给我做宝宝碗,给我买草莓塔,开车帮我压扁小面包,还说8个瑞士卷都给我吃,我是被爱的,我的家庭地位多高。”

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自我价值,似乎全部依附在“男人爱不爱我”这一个命题上面。

一旦不被爱,她们就失落:“每一个不被爱的瞬间,我都发誓要变得更漂亮。”

为此不惜去填充额头、垫高鼻子、做精灵耳手术......

她们整容、极端节食、拼命变漂亮,只是为了得到异性的爱慕,和同性的嫉妒。

一旦被爱了,她们就沾沾自喜,晒出自己有人疼:

“恋爱3年,结婚10年,他说一年一个金镯子,这是第11个啦。

姐妹们,被爱的前提绝不只是漂亮哦。”

后续却被评论区的黄金销售在线打假:“一看颜色款式,都是沙金的。”

还有晒出男友给自己买草莓蛋糕,那条文案甚至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风靡一时:

“你说你啊,想吃草莓蛋糕,有人应承你将近一年也没给你买,有人因为你不知道吃哪个而买了两个。

有心者不用教,无心者教不会。”

下面评论区有人说,自己前几天刚买了同款蛋糕,结果被作者回怼了好几条:

“你没有男朋友吗?”“你没有男人吗?”“你老公给你买了吗?”

好像被送了个草莓蛋糕,就成了自己至高无上的荣耀。

04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概念:“自我客体化”,很多女生正是陷入了这种怪圈之中却毫不自知。

她们总是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上,用他人的目光和要求来评判自己。

害怕被拒绝,执着于被爱,过于渴望被认可,仿佛只有得到了来自他人的肯定和认同,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

最终完全让渡了自己的主体性,被凝视、被评判、被吞噬。

“我能吃几个瑞士卷?”“我配拥有一个宝宝碗吗?”“我值得被爱吗?”

当她们拼命向外索求爱,暴露自己的匮乏和需求时,其实也是在把主导权让渡给了别人。

人贵自重,可悲的不是别人不选择我们,而是我们把自己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用别人的选择来定义自己的价值。

而想要破解这种“自我客体化”的心理怪圈,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刻意练习。

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面对什么人,你都要拿回自己的主体性。

给自己种下心锚:我们根本不用卑微地以下位者的姿态,去索求任何人来爱自己,更不用被别人的想法所左右。

你自己就是判官,你才是自己世界里的主角,这个世界都可以让你审判,你只需微笑着直视所有人。

瑞士卷想吃几个完全可以自己买、自己决定,要知道:

找到伴侣不是交卷,找到自己才是。相爱不能抵万难,合适也不能,能抵万难的是坚强、努力、勇敢、自信的自己。

最后,分享一句最近看到的很喜欢的话:

“不要相信手掌的纹路,要相信手攥成拳的力量。”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

0 阅读:6
评论列表
  • 2024-11-08 14:43

    商场橱柜里展示的样品,只为别人的赞美而活。

小椰子专栏

简介:每天陪你一起解读社会事件,帮你更快实现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