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兵虽然是伙食标准最高的兵种之一,但实际在执行任务时,却很难实现高标准的伙食配备。不过这到不是国家无法给其提供好的食材,或者潜艇的仓储能力不够装载足够的食物。
而是在潜艇上做饭的困难程度直线飙升,甚至可以用小心翼翼和心惊胆战来形容。
潜艇厨房的空间极度狭窄还只是做饭困哪最表面的原因,一般根据潜艇大小吨位不同,厨房的面积也就只有2-6平米,比如我国的091型核潜艇厨房也就5平方米左右,仅能容纳2-3人同时操作。
虽然潜艇厨房内会集成电磁炉、微波炉、电烤箱等设备。但想在里面大展拳脚,转个身都困难,更别说煎炒烹炸了。
当然为了在潜艇狭小密闭的环境中保持安全,一般来说也不会有明火烹饪,并且哪怕有油烟处理系统,也尽量避免煎烤油炸等烹饪方式,而是以蒸煮为主。
不过即便如此,由于潜艇内空气流动相对较弱通风条件有限的问题,烹饪一旦产生热量,厨师极有可能会在近50℃的高温中操作,实际相当于在桑拿房工作。
不过这些都还并不算太严重的问题,潜艇厨房做饭最大的忌讳是弄出声响。甚至剁根排骨都可能带来生命危险,因为这样的声响将极有可能暴露潜艇的行踪和位置。
不要觉得这样的说法过分夸张,事实上潜艇上的各项行动都遵循尽量避免噪声的原则,烹饪自然也不例外。
剁排骨等操作产生的噪音,虽在陆地上仅约50-60分贝,且传播距离并不算太远。但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高达近1500米每秒,是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4倍多,而且在传播过程中衰减极慢。
更重要的是现代声呐可过滤海洋背景噪音,像剁排骨这种人为动作产生的异常声响,很有可能被数百公里外的敌方声呐捕捉,直接暴露潜艇位置。
研究发现,潜艇噪音只要降低6分贝便可使敌方被动声呐探测距离减少50%左右。所以潜艇动力装置会通过各种方式去降低噪音,我国早期的潜艇,甚至因噪音问题而被嘲讽为“海底拖拉机”。
所以为了尽量避免噪音的增加,潜艇执行任务过程中往往会以大量的罐头类食品,替代厨房烹饪以减少噪音的产生。即便是做饭,像是排骨等坚硬的食材,往往也都是先在岸上剁碎后冷冻,从而避免艇内加工。
而且潜艇内部做饭还会面临一系列限制因素,比如有限的淡水最有限保障饮用,对烹饪会相对有所限制。另外新鲜食材的保鲜期有限,新鲜果蔬通常仅能保存15天左右,如果长期潜航执行任务,后续便要依赖冷冻肉、罐头和脱水蔬菜。
一般来说先是抢吃保鲜期最短的绿叶菜,然后转向土豆洋葱,最后便是全员罐头狂欢。不过潜艇兵虽然在水下烹饪困难吃的不好,但如果上岸休整时,便会吃到高标准的餐食。
看了潜艇烹饪困难和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