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际关系在社会上是一种资本,若要它经久,就不得不节用。”
深以为然,任何事物取用都要有度,用得太多,失了分寸,就会迎来灭顶之灾。
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绝不能太多展现自己的善意,否则就是断了自己的退路。
01:过度消耗了自己,难以恢复
有句话说得好,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生活中的很多事并非区区人力所能操控,为了帮助他人消耗太多,会削弱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
真正的帮助,应当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双手。
既不伤彼此的感情,也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能力。
否则,很容易出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况,反而苦了自己。
江苏一家餐饮店的老板,为了客户用餐满意,选择对方推荐的供应商产品。
为了客户的好心之举,却被骗了11万元,损失惨重,店里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做好事,固然值得称颂。
但做好事,不是被人吸血,顾好自己之余伸出的援助之手,才最令人感动。
愚善无法感动世界,只能感动自己。
有锋芒的善良,才能行稳致远。
电视剧《妈祖》中,林默娘多年来守护海边的百姓。
但她内心始终有一杆秤,靠海吃海的渔民应当拯救,掀起腥风血雨的反派却无所顾忌。
守住原则和底线,但行好事。
02:做尽好事,只会失去选择权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每个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里。”
行好事后,有些夸奖发自内心,有些夸奖却不怀好意。
他们将你树立在高高的神坛上,不允许你有任何形式上的污点。
一旦发现你出现了不符合他们要求的地方,就会口诛笔伐。
比如被港媒盛传有私生子的梁朝伟,面对媒体向来好声好气。
可这种好声好气换来的,并不是狗仔对他的理解,反而更多人深扒他的私生活,希望拿到猛料,大赚一笔。
为此,喜欢安静的他不得不远避日本。
做好事难,一直做好事更难。
因为一旦选择了做好事,身边所有人都会要求你继续做好事。
从此,你失去了人生的选择权。
摆在你面前的道路,唯有扮演好人这一条。
但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复杂而多面的,没有缺陷的人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因此,做尽好事,在他人眼里往往等于什么也没做。
03:结语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
一个人在交往过程中,不做坏事,不违本心,已经是难得的善心。
若总是一味地做好事,不懂得拒绝,一方面会疯狂消耗自己,失去庇护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会讲自己送上高台,丢了下来的台阶。
真正的善良,绝不是任人宰割,而是心中有数。
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善良的人,认真思索,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