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走过的岁月
作者: 慧龍居士
在生我的王家沟边地窑,童年的稚嫩岁月里,父亲从拴晴叔家买来的那一头老黄母牛曾伴随我。耕地种田,王家坡底来来回回,一年又一年,它身上的精神就像春雨一样慢慢渗透,润物细无声,孕育着生机,一路同行,让成长有了养料。
小的时候,农民家庭的我,几乎家家户户都喂养牛,因为家家户户地里的农活离不开牲口,老牛的性格温和,一步一步跟随主人身后,人们喜欢和牛打搅道。我们家也不例外,养了一头母牛。老牛一年产下小牛仔养大后可以有一部分经济收入,最主要的是母子两一块能帮助我们一家干很多活,所以对老牛精心照顾必须认真。地窑里西边的窑洞,父亲常叫——围子窑里。专门腾出一个窑洞喂牛,牛舍一天小打扫,几天大清理,每次清理都会有父亲的身影母亲的身影。
脏臭你不能嫌弃,累得满头大汗你不能叫苦,清理完成后你还得给牛倒上草料撒点孚子搅一搅,看着老牛慢慢咀嚼,吃得喷香这才离开。别看老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可是营养全面的奶。可我总是耷拉着脑袋,满脸愁云,明天后天大后天,几乎天天在固定的时间跟着父亲在窑洞里转悠,一次次重复这样无聊的劳动,好像在这个怪圈里出不来。
父亲不以为然地一边干活一边说:牲口和咱人一样,牛休息地方必须干净了,牛才会舒适的生活,等它吃饱喝足才有力气有精神,有力气有精神了才能使劲地出力干活,使劲地出力干活庄稼才会收成好,庄稼收成好了咱农民日子才会过得吃穿不愁津津有味,你才会有吃的有喝里,营养跟上你才有精神去干活学习。
我半天没晃过神来,似乎被父亲的说辞绕晕了,感觉又进入了另一个怪圈出不来了。为牛而活着?更是为自己活着?与牛共舞的日子,让我体会到生活不易,勤劳吃苦必须从小养成,为这个家,更是为自己。
等天气转暖,坡底里青草繁茂,我一到星期五放学就会摇身一变成了放牛娃。看着满地长势喜人的胖胖镦镦的嫩绿青草,淡淡的香使你觉得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了,连自己都想吃上一口。那可是老牛的高级养料,我是不敢跟它抢食的。老牛啃食着绿油油的青草,本来可以想着在青草的怀里躺一会儿——那可是一种享受,可老牛却不那么听话,一会去这边一会去那边,你得跟随着。
最可恨的是,它在空旷的地方撒起欢来要人命,牵着牛绳子跟都跟不上,累得气喘吁吁,还得使劲吆喝:"住下,住下吧,再不住下再不让你吃草了。"本来想着反客为主牵着牛走,鬼知道最后竟是被老牛牵着满地里跑。它吃着高级养料都不老实,最可恨的是它撒起欢来住不下,连我自己也跟着累得腰酸背痛。等老黄牛吃饱跑累了,终于可以在树荫下休息一会了,我看着老牛静静地用深邃的目光眺望着远方,慈眉善目间充满着柔情与温暖,我在这一刻感觉全身轻松。
一想到与老牛走过的日子,虽然枯燥,但也不缺乏快乐,虽然把我苦苦缠绕在牛的身旁勤劳付出,不过我那股朴实能干的劲头也慢慢地形成了,我也不应该亚于老牛,难道这不是老牛影响了我?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老牛好似明白它终究属于那片宽阔的田地。家里的农活多亏有了老牛,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力气。老牛拉起犁来一步一个脚印,躬身使劲埋头苦干毫不留力气,就像前面有一大片青草在等着它去吃一样,满血复活。任劳任怨的老牛滴滴汗水洒落在贫瘠的原野上,起早贪黑跟着父亲母亲默默地深耕细作,耕出土中的养分,耕出了一片良田。人不休息它绝对不会撂挑子,地里的活有老牛加持,干得又快又好。看着收获的庄稼,看着日子一天天红火,以往的付出换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收获,满脸笑容下全是幸福的味道。
记忆深刻的是我们家老牛下牛仔时的场景。临产时,它在窑洞里打转悠,腹痛得坐立不安。等到父亲把小牛娃子接生出来,它会安详地趴在小牛娃子身旁,舔舐着小牛娃子的身体。老牛眼睛含着眼泪,慈眉善目满眼爱恋地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这一刻感人肺腑,震撼你我,让人刻骨铭心。这就是母性的伟大吧,父亲一边拿起旱烟锅大口大口抽了起来,一边观察着小牛娃子。
我与老牛走过儿时无忧无虑稚嫩的岁月,也见证了老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劳碌的身影。如今,被机械化替代的日子,老牛耕地拉车也成为历史,但历史不会忘记老牛曾经的勤奋耕耘,那种精神会永远刻在历史的功劳簿上源远流长……
老牛是第一个牲口进我们家的门,随后是时常不听话的骆子,时常与父亲为敌对着干,因而不以为然提他,与之没么更多的感情,而老牛的精神感染着我,走到今天,我还是深深怀念它陪着我走过的那段时光,老牛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今天依然意义深远 。跨越时间的长河 ,“老牛”情怀依然绵绵不断。
作者简介:
慧龍居士 ——原名:王彦龍 男 出生彬州市永乐,与陕西华彬煤业有限公司职员。平生以写就记忆性人物事迹和记事性人物感怀伦理等散文、记叙文、诗歌。常以佛家之理念为教化,以自身之行为缘他人之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