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80年代家喻户晓的“民歌天后”,凭《蝴蝶泉边》红遍大江南北,却在巅峰期因婚变远走美国;从天津胡同的“小百灵”到纽约华人圈的“中国夜莺”,远征用半生时光书写了比歌声更曲折的人生篇章。
1975年,16岁的远征在天津火车站狂奔,东方歌舞团的招考即将截止。火车晚点让她迟到三小时,考场门卫拦住这个气喘吁吁的少女。
她情急之下翻窗闯入排练厅,用校服袖子擦汗时哼起《洪湖水浪打浪》,正巧被路过的王昆听见。这位东方歌舞团团长当即拍板:“这孩子的高音像刀切豆腐!”破例加试时,远征将《茉莉花》即兴改编成美声版,三天后收到录取通知,成为团里年纪最小的学员。
1980年北京新侨饭店礼堂,远征在“新星音乐会”后台突发高烧。为呈现《蝴蝶泉边》的清澈音色,她含冰片压嗓登场,唱到“金花阿妹”时意外升调,这段即兴发挥被央视全程直播。
次日,《北京晚报》头版惊呼“中国诞生新民歌皇后”,观众来信塞满歌舞团传达室。1983年春晚彩排,她因坚持穿白族服饰唱《蝴蝶泉边》,与导演组僵持三小时,最终以银饰叮当的造型征服全国观众。
1985年远征婚姻亮起红灯时,丈夫范向斌正随天津歌舞团赴欧巡演。长途电话里,她听到丈夫与女同事的谈笑声,这段跨国分居的裂痕最终在文化差异中爆发。
离婚当天,她抱着儿子在故宫墙角痛哭,用《小白菜》的旋律改编成摇篮曲安抚孩子。1988年赴美初期,她在纽约地铁站卖唱,独创“中西合璧”唱法——用美声技巧演绎《康定情歌》,某次被华人富商打赏千元美金,这笔钱成了她开音乐教室的启动资金。
1992年儿子突发罕见血液病,远征白天在诊所当护工,夜里接唐人街婚宴演出。为筹医药费,她三天跑遍纽约五大教堂献唱,独创的《圣经》经文吟唱竟被牧师录制成CD义卖。
2000年再婚时,丈夫特意将婚礼办成民歌演唱会,宾客中既有华尔街投行精英,也有她教过的盲人学生。近年她创办“丝路之声”文化中心,免费教华裔儿童唱红歌,疫情期间直播教网友用《南泥湾》旋律改编抗疫歌曲,点击量破百万。
从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琴房到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远征用五十载光阴诠释了民歌的生命力。当她在抖音晒出孙辈学唱《蝴蝶泉边》的视频时,网友发现小女孩额间的银饰,正是当年春晚那串见证过辉煌与沧桑的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