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正在装修一个小跃层。因为二楼养着小宠物,所以就想着用自流平水泥弄一个简单点的地面。这事儿可有意思啦!干活的工人居然没见过自流平水泥也没接过自流平的活,要做自流平的地方直接报价 1200 元。价格倒是不算贵,可这活儿呀……工人就是把水泥多兑点水弄稀了,然后直接倒在楼板上。结果呢,上层地面不平不说,下层还成了水帘洞,天花板地砖和墙面上到处都是污水。最后,那工人还信誓旦旦地说在他老家都是这么干的,肯定没问题,干完这一出,工人就连夜跑了,很有底气的说——尾款不要了。

事情就是这样明明白白的事情。实际上,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装修的工人缺乏应有的见识,他们居然连必要的装修材料都不了解。不单是这样,甚至对于一些在装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设备,他们也完全没有相应的使用经验。这就导致了整个装修过程混乱不堪,问题层出不穷。就像这次自流平水泥的使用,本应是一项常见的装修操作,可工人却因为无知而搞砸了。咱们遇到这种事情,还真是无可奈何,也只能自认倒霉了。想想看,要是找的是有经验、有见识的工人,哪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碰到了这样不靠谱的工人,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吃了这个哑巴亏。
随着商品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东西层出不穷,其实我们很多心仪的商品大多数专项工人都是没“见识”的。
所以今天就来写一下那些东西需要工人“见识过”
基材昨天说的隔水垫其实就是一种很多工人没有见过的东西。其次还有很多。
微水泥

虽然,微水泥是一个网红的装修材料,其实大多数装修工人都是没有见过这种材料的。但问题是出于农民工朴实的理解,他们会认为微水泥就是一种水泥,从而信心满满的应承下你这桩生意。但到施工的时候,他们中的绝大多少人都不知道微水泥的施工工艺,甚至连说明都不看一味蛮干。
以Luxury Concrete的微水泥为例,他家的微水泥实际上施工厚度只有3毫米。

但在这三毫米的尺度上包含了六层施工层。对基面的要求极其严格。
Luxury Concrete的说说明书上写着基面是水泥的需要“确保表面平整”,这个话在很多装修工人的耳朵里就成了“地面要比较平”。其实,Luxury Concrete的“确保表面平整”的含义是需要用打磨机对原始的水泥表面进行打磨。

在国外的施工案例里面实际上都包含了基面水泥层要做一次打磨的要求。但在国内由于是“盖下下面的”,我们对基材的要求也就“不需要”那么严格了。

其次,该刷底漆了,在规范里面的要求是区分吸收面和非吸收面选用不同的底漆,并且一定要挂网,而需要挂的玻璃纤维网一般并不是在微水泥的材料中统一销售需要额外购买,所以,你懂的,很多做微水泥的工人也就图省事不给你加了。
再有,底漆、底材是有干透期的,并且在涂布后还需要再次利用砂轮机打磨,面材需要多遍涂布、期间还需要有24小时的干燥期和后面的打磨工序,最后的封闭和罩面漆也需要有相对繁琐的步骤。实际上哪怕是只有几平米大小的微水泥施工由于要考虑到各个层之间的打磨和干燥周期也得在5-7天内才可以真正完成施工。
墙布

其实贴墙布也得看工人是不是“见过世面”,这点倒不是铺贴的时候的问题,一般的来说铺贴墙布是墙布供应商本身提供的人工进行铺贴,但是这件事依旧对在家干活的工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墙布的铺装首先要求的是你的墙面垂直度,这一点比涂乳胶漆有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全屋大面积铺贴的案例中尤为明显。原因也很简单——墙布的弹性是有限的。如果墙面的垂直度不均匀,墙面的误差会被墙布一点点的积累起来,到了特定的转角部分就不得不使用割开墙布的方法进行对应了,否则墙布就会在某些位置开裂或者起皱。
墙面施工的结果如何实际上是有专门的工具和测量方法的,这个东西叫做激光网格校准。

通常会打出网格激光再去测量网格线之间的差异来校准或者验收一个房间的墙面是不是规整。不过这个东西一般装修工人不是没见过,就是不愿意和你提。毕竟这种绝对的规整往往背后是工人更多的工序和工时,他们主动提,除了给自己找麻烦之外并不会得到任何好处。你主动提的话,最好的结果是——得加钱。
各种石材
凭心而论——石头才是最好的装饰材料,但目前来说给家里“贴砖”的工人大多数都是瓦工并不是“石匠”,由于近2、30年石材的运用在铺贴装修中也就是那一两块过门石了,大多数工人对石头已经并不敏感了。

石材尤其是石材板往往是完全天然形成并进行切割的。和现在很多家装所使用的人造石不同,天然石材本身会有内部的裂纹和瑕疵,这里面就要求施工人员对石头的特性有那么一些了解了。如果操作不当就会让昂贵的石材出现裂纹,例如iN自己浴室中的石材就出现了瓦工在搬用过程中用力不当导致的石材开裂问题,无奈已经上墙,无法拆卸。

但绝对是以后的一个安全隐患。
五金卫浴各种奇奇怪怪的五金件

iN在很早的一套房子里有一个区域是放日常衣物的,开始就做了一套海蒂诗的衣架系统这种网格挂架是依靠后面垂直固定到墙面的条状支撑条进行支持的,上面的网格板则需要严丝合缝的挂接在支撑条上。这就对墙面上的垂直固定条的安装距离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于是就又翻车了。
开始觉得工人应该能看说明书搞定,就留下了物料让工人安装。等回来再看的时候就发现整面墙歪歪扭扭的布满了钉子眼,工人告诉你看不懂图纸,反复的打孔定位才安装上,我这个衣帽间是红色的墙布,最后没有办法,整个房间的墙布重新贴……
所以后来装修任何房间的时候,凡是有一点奇怪的五金件都必须看着工人安装,绝对不会放任工人自己来做了。
嵌入式卫浴花洒
墙面嵌入式其实翻车的问题比较好补救,毕竟很多品牌的外面板是有一个延长栓的,例如:

这是一个典型的嵌入式花洒的阀芯,上面白色塑料棒可以在安装后根据高度利用花洒包装中附带的锯片切断。当高度合适的时候面板上的按键就可以起到控制水流的作用。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很多工人在安装的时候掌握不好花洒阀门组件的入墙安装深度。
不过即便是这样,很多嵌入式花洒也会出现深度相关的安装问题,这个白色棒棒也就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容错率了。
更坑的iN也遇到过,就是嵌入式花洒顶喷。

iN的于是一个整个的石膏板吊顶。在安装顶喷的时候不出意外的就遇到了问题。
这种浴室顶喷是依靠四根吊杆挂在房顶上的,为了让花洒不脱落因此就在吊杆的上面有横向的开孔。这样就导致顶喷的下垂高度是有段落的,并不能自由调节。因此在安装后需要确定下挂高度再去推算吊顶的高度。这时候工人就简单的把石膏板龙骨的高度和这个顶喷齐平了,导致最终的效果是:

当然了,这还是iN又让工人增加了一个铝合金边框的补救效果,不然会更加惨不忍睹。其实,还是工人做得少,没有经验导致的乌龙效果。
智能家居对于智能家居,其实是一个根本没有磨合完整的伪命题。一方面是干活的工人几乎什么都不懂,不可能对你提出真正有效的建议,另一方面则是现在的做智能家居的厂商更多的仅仅是做电子设备的厂商,真正的家居装修等业务并不熟悉。这就导致了产品和实际施工根本没有磨合。
iN自己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在智能方面没有翻车,但身边很多朋友的智能家居部分翻车得太多。开关不留零线的、不留通讯线路的、射频干扰严重的比比都是。

最逗的是我弟家里的厨房岛台吊灯,和电视遥控器的红外信号同频,开电视的时候这个吊灯会一起被打开,调节音量的时候这个灯会根据音量调节明暗度,按电视遥控器左右键的时候灯会跟着改色温……
这虽然不是工人的问题,但灯和电视都是家装公司的“假装”设计师推荐的产品,只是没想到他们到一起竟然出现了奇妙的CP效果。
写在最后那么……怎么最大程度的避免?放心,你没有办法100%的避免工人的不靠谱,最好的办法现在就是看装修施工现场了,各个施工的环节一定要都看到,如果工人告诉你它做过某些产品,最靠谱的验证还是亲自到施工现场看一下。要不然的话,你还就真的不要选用一些太过于小众的产品,iN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你越是觉得新奇的东西,工人是越不会装的,别自己给自己找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