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在考虑解除制裁?美国想得太简单了,我外交部火速发声表态

图搜快讯 2025-02-01 16:05:38

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美国参议院以99票支持、0票反对的结果,确认马可·卢比奥出任国务卿。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随后,在1月2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提问,鉴于卢比奥在2020年被中国制裁,而他出任国务卿可能给中美关系有益发展带来复杂因素,中方是否考虑解除对其制裁 。这一系列动态,让中美关系这一话题再次成为全球舆论焦点。

马可·卢比奥(资料图)

马可·卢比奥,1971年5月28日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一个古巴裔移民家庭。他的政治生涯起步较早,凭借自身努力和机遇,在政治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20世纪90年代,他凭借橄榄球特长获得奖学金和贷款,先后在佛罗里达大学取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后又在迈阿密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大学期间,他获得为议员伊莱安娜工作的机会,由此结识众多议员,开启从政之路。1998年,他担任西迈阿密市委员会成员,之后在1999年当选佛罗里达州众议院议员,并在后续担任多数党党鞭和多数党领袖,2005年成为佛罗里达州第一位古巴裔众议院议长。2010年,他成功当选佛州联邦参议员,正式登上全美政治舞台。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1日,刚刚宣誓就职的卢比奥便迅速展开外交工作。他上任第一天,就与前往华盛顿参加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外交事务负责人召开“四边机制”(QUAD)会议,并分别与他们举行双边会谈。这一举措备受关注,“四边机制”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维护霸权的工具。美国《国会山报》分析指出,此次“四边机制”外长会作为卢比奥首场正式外交活动,既表明特朗普政府对这一机制的重视,也彰显其更广泛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

马可·卢比奥(资料图)

从联合声明来看,四国声称致力于加强地区海事、经济和技术安全,并促进可靠和有弹性的供应链 ,还表示要定期会晤,为印度主办的下一次QUAD领导人峰会做准备。虽然声明未直接点名中国,但提到共同致力于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反对“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单方面行动”,被法新社等媒体解读为是对中国海上行动的含蓄但明确的警告。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表示,这次会晤是一个明确信号,表明美国不会放弃与盟友和伙伴组成的地区联盟来对抗中国的崛起。

从传统外交惯例来看,新一届美国政府成立后的首次对外接触,要么是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邻国,要么是与来自北约的盟友。而此次卢比奥却首先将注意力转向加强“印太地区”的战略联盟,这一转变意义深远,凸显美国外交战略在这一时期对亚太地区的侧重,以及试图通过强化联盟关系来制衡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意图。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日就职后签署了一项名为“释放美国能源”的行政命令,指示卢比奥“应考虑通过四边机制促进美国境内矿产开采和加工的机会”,这一议题预计已在此次会议中被提出。这不仅体现出美国在经济资源领域的战略布局,也反映出“四边机制”在经济合作方面可能被赋予新的任务,进一步增强其对中国的经济制衡作用。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卢比奥出任国务卿以及其相关外交动作,中方始终保持坚定立场。在制裁问题上,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对卢比奥的制裁是基于其在涉华事务上的不当言行所作出的必要措施。解除制裁的前提是对方能够展现出诚意,停止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抹黑。这表明中方在国际关系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制裁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外交手段,也是立场的体现。

在“四边机制”外长会问题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中方一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不应针对第三方。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不会带来和平与安全,不利于亚太和世界的稳定。中方在有关海域的活动合理合法、无可非议,希望有关方面多做有助于增进各国互信与合作的事。这体现出中方倡导和平、合作的外交理念,反对美国通过“四边机制”等方式进行的围堵和对抗行为,强调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卢比奥通电话时,对卢比奥表示“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应当承担应尽国际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帮助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并希望其“好自为之” 。这一通话内容既体现出中方对美国作为大国的期望,也对卢比奥提出警示,希望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能够以大局为重,避免采取损害中美关系和世界和平稳定的行为。

马可·卢比奥(资料图)

卢比奥出任国务卿后,其一系列外交动作已经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中美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强化“四边机制”等方式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这可能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增加冲突风险;另一方面,中方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态度坚决,不会对美国的不合理行为妥协。

然而,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印、日、澳与中国的关系并非完全由美国主导。近年来,印度、日本、澳大利亚与中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三国在对华关系上也存在不同考量,内部对处理与中国关系存在分歧。特朗普在就职前也曾释放重视中美关系的积极信号,这表明美国国内在对华政策上并非完全一致。

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取决于美国的态度和行动。如果美国能够摒弃冷战思维,停止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遏制行为,以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处理中美关系,那么中美关系有望缓和,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也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反之,如果美国继续推行对抗性政策,那么中美关系将持续紧张,不仅会损害两国利益,也会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特朗普(资料图)

对于中方来说,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应对美国的挑战时,中方将采取灵活、坚定的外交策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通过多边合作机制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中方也将继续深化国内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应对国际挑战。

0 阅读:180
图搜快讯

图搜快讯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