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当代中国绘画展”|苏谢伟

当代油画 2021-11-29 19:01:02

展览名称|游:当代中国绘画展

展览时间|2021年12月2日—10日

展览地点|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杜里尼伯爵宫殿)

画册出版|展览出版同名画册,收入作者简介、作品图片等文献资料

联合策展|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当代油画

协办|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

1“游:当代中国绘画展”前言

“游”,来源于庄子“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即指忘掉绘画技巧与思想,将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作品本身之中,“游于艺”,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状态,实现极大的身心自由,“游”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同时,“游”的另一层含意是指漫步在世界艺术之林,吸收他者的文明养分以使自身的精神内蕴更为丰厚。

中国的近现代绘画尤其是油画,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传统,同时在自身的文化习惯下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及至当下,中国的绘画艺术在视觉语言与西方艺术融合接轨的同时,逐渐凸显出中华文化的特质与东方文化特有的审美价值。当然,中国艺术家和西方艺术家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不同,导致在作品的指向上也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所形成的轨迹,以及和西方艺术的差异性,对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文本和借鉴的路径。

因此,“游:当代中国绘画展”系统梳理当下中国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在文艺复兴的重镇呈现给意大利公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不仅是让当代中国绘画穿越时空致敬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大师;并且是和意大利当代艺术展开交流与对话,让意大利民众感受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以及深入观察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样态。

本次展览将通过绘画艺术架起东西方艺术对话的契机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定将在中意两国美术史以及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2参展艺术家作品欣赏

“自性”系列03,布面油彩,165cm×145cm,2020

无象之象

苏谢伟2015年创作的布面油画“悟境”系列,2020年创作的布面油画“自性”系列,已由“抽象之象”的客观抽象进入“无象之象”的主观抽象。苏谢伟说:“悟境”系列,是心性的一种表达,也是我两年多来对自己心性修为的外显,很多人说过做艺术近乎修道,本人的体验也是如此。在这过程中逐渐地“悟”,慢慢的“悟”,在行走中“悟”,在时间中“悟”,“心与境寂,道随悟深”。如禅宗之“明心见性”。如何才能明心又何以见性,正如元音老人所言“明镜无不显影,无影不为明镜,显影皆为明镜,无镜不能显影”。辩证地禅明了心与性之关系,性是真空妙用,心是有形相用,故性体必有相用,无相无从显体。而“悟境”实为心境相用,而心念,本性也。从用见体,从流得源。在这样的感悟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种宗教般的精神领域,而神游于一个超凡的灵界,通过画的媒介物化于图像的过程之中,物化于每一幅作品之中。这便是“悟境”系列作品之产生。

“自性”系列02,布面油彩,165cm×145cm,2020

“自性”系列03,布面油彩,165cm×145cm,2020

“自性”系列06,布面油彩,165cm×145cm,2020

画面的技法,主要采用多层薄涂,利用油彩的流淌性,营造画面流畅、且变幻莫测的感觉。“悟境系列之32,规格:145×165cm,材料:布面油彩,这幅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画面中央的一块降红色,暗喻着佛祖莲花向上升起的相为。“自性”系列之03,画面主要都是通过用刀,压,割,不同方向再压,而后再割,反反复复,使画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肌理与色彩效果,层次感也是通过这种反复而不重复的刀法体现出来的。这个系列的基本特征,是大面积的同色不同明度的微妙变化,统一在一个大色块里,同时,做了一些几何分割,但不明显,里面也有些三角形及多边形的这种硬边化,使空间感更强,V形的应用使画面更具稳定性,也更具有古朴的年代感。另外,对色彩的运用,也是这个系列作品的特点,大面积的深灰色,甚至黑色的运用,使画面产生出一种沉重感,而蓝色的运用,在深紫灰色的对比下,显得更加深邃,悠远。几个小色块,虽小却是重点。第一,强力的刀法,强烈的色彩,与大色块拉开了距离。第二,是心性的高度体现,也是此时情绪的表达,更是体现自性之所在。

“自性”系列08,布面油彩,165cm×145cm,2020

“自性”系列14,布面油彩,120cm×100cm,2020

主观抽象,就是心象。象由心生,心外无象。心象,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心外无象;一是心象无象;一是心象盲象。一是心外无象:心是一种纯主观的事物,无心何来象?!禅宗的典故“旗动、风动、心动”,从风吹旗动,到无心风动,强调了主观的决定性——意识决定存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但心象若舍弃主观,何谓心象?一是心象无象:心象无物质之象,无一定之象。心很空,泛物而在,不着痕迹。但心却充斥着:意愿、意识、情绪、情感、思想、意志、精神等。这些思想、情感、精神等都是“无象之象”,似一种“气”或“神”或“灵”在心场中存在而活跃。说有,视之无物;说无,就在心中。不仅自己能够感受到,他人也能感受到。佛教甚至将此夸张到“心外别传”的高度。一是心象盲象:人如果达到纯静,去主体,去形骸,可以无碍而形溶于广泛空间,至于全息观照法。(语出野牛著《奥修传与灵知》)能量可以出留、摄取、移行等。心和心象还涉及到前记忆、遥知、灵知等不可视对象,这都使“无象之象”的表达充满了主观性和精神难度,很容易成为一种私密性话语,失去了普遍性,难以唤起审美响应。苏谢伟抽象画的这种“无象之象”的画语,亦具有这种私密性,因此,一种画面图式能打动创作者,或者创作者就是在这种打动中洋溢着审美的情感冲动而完成该作品的!但是观赏者在面对这种画面图式时,能否同样被审美感动,往往很难!“自性”系列12,布面油彩,120cm×100cm,2020

“自性”系列13,布面油彩,120cm×100cm,2020‍

“自性”系列16,布面油彩,100cm×120cm,2020

“顿·恒”系列02,布面油彩,165cm×145cm,2021

“顿·恒”系列03,布面油彩,165cm×145cm,2021

“顿·恒”系列06,布面油彩,165cm×145cm,2021

“顿·恒”系列07,布面油彩,165cm×145cm,2021

“顿·恒”系列08,布面油彩,145cm×165cm,2021

“顿·恒”系列09,布面油彩,145cm×165cm,2021

“顿·恒”系列10,布面油彩,145cm×165cm,2021

3艺术家简历

苏谢伟

广东省潮州市人中国国际现代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国际画院一级美术师。

个展:

2008年《文化再发现中国基因》苏谢伟抽象艺术展,深圳22艺术区

2009年11月14日“观想混沌世界之本原苏谢伟抽象作品展”,深圳画院

2010年9月10日“东方意图”苏谢伟抽象艺术展,上海美术馆

2012年10月20日“苏谢伟意象艺术展”,深圳长城艺术馆

2015年11月1日“觉有情——苏谢伟个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6年9月10日“觉有情‖——苏谢伟个展”,北京艺术国际美术馆

群展:

1984年作品“潮州八封门”参加广东省岭南风情展,广州

1991年作品“革命烈士李春涛”参加广东省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广州

2004年作品“04”参加潮州市庆祝建国55周年美术作品展,潮州

2008年作品“中国基因”系列06参加“寒风暖流”群展,深圳22艺术区

2008年作品“中国基因”系列08参加“非视觉视觉艺术”群展,深圳22艺术区

2009年作品“中国基因”系列12参加“造影当代艺术展”群展,深圳518时尚创意园

2009年作品“本原系列,观想系列”参加深圳22艺术区艺术节,深圳22艺术区

2010年5月作品“观想系列”参加“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深圳宝安画院

2011年作品“道化系列”参加“中国当代潮绣与中国现当代艺术展”,深圳长城美术馆

2011年12月作品“道化系列”参加“仰望乌托邦深圳创库五周年展”,深圳创库

2012年12月作品“道化系列”参加“收藏家提名展”,广州美林美术馆

2012年作品“心道”系列参加“深圳动力当代艺术展”,深圳

2012年12月作品“心道”系列参加深圳创库10周年展  ,深圳

2013年12月日作品“玄通”“恍”系列参加“独行者”抽象艺术三人联展,深圳

2014年9月日作品“悟境”系列参加《当代艺术百人邀请展》,四川文轩美术馆

2015年5月日作品“悟境”系列参加《当代艺术文献展》,深圳观澜美术馆

2016年4月4日作品“悟境”系列参加《破冰时代——当代油画邀请展》,北京上上美术馆

2016年9月6日作品“浑”系列9参加《际会与误读——艺术未来·2016(中山)第三届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开题展,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美术馆

2016年9月30日作品“浑”系列12参加“海纳百川,壁立千仞——作为一种价值共同体的宋庄艺术精神溯源”,宋庄东区艺术中心

2016年11月11日作品“实相”系列5参加《际会与误读——艺术未来·2016(中山)第三届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主题展,中山市博览中心

2016年11月16日“浑”系列14,15作品参加《展相绘湛》 中日韩三国联展,韩国青州工艺美术馆2016年12月24日“浑”系列10作品参加耶稣今年2017岁——北京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新年特展,北京当代艺术文献馆

2017年9月27日作品“2017NO.25号”参加宋庄艺术节“水墨何为”展览,宋庄东区艺术中心

2017年9月27日作品“天上的光、青鸟”参加“百年诗歌绘画展”,宋庄巡洋艇美术馆

2018年8月18日作品“天上的光、青鸟”参加“棱镜——中国百年新诗艺术展”,安徽合肥大地美术馆

2018年11月15日作品“缘起NO05”参加由韩国文化院主办“共同分母——交感”韩中交流展,韩国文化院

2019年9月23日作品“无题03,04”参加中欧国际艺术双年展,维也纳国际城

2021年作品瓷板画“漫山红遍”,参加“新阶层•心向党”百件作品贺百年——献礼建党100周年巡展

2021年“自性”系列、“顿•恒”系列,部分作品参加“中国艺术家海外媒体展播工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