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声:参观宝鸡秦腔博物馆

关中拍客 2024-06-12 15:57:14

2024年2月4日,在宝鸡市渭滨区胜利大桥北端东侧,宝鸡秦腔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展示西府秦腔艺术的发展历史。秦腔发源于关中西府地区,流传于陕西、青海、甘肃、宁夏等地,经过不断融合,形成西府唱腔,也被称为“西秦腔”——

2024年6月8日上午,我来到宝鸡秦腔博物馆,参观了以“秦声”为主题的西府秦腔艺术展。这里曾经是宝鸡市图书馆旧址,修建于1988年,大楼共有四层。经过博物馆改造后,第四层是秦腔戏苑,其他三层都是展厅,分别展示了秦腔的发展历史、表演艺术、重要剧目和传承保护。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西府秦腔盛行于宝鸡和凤翔,流行于千阳、陇县、太白、凤县、扶风、岐山、眉县、武功等地,细腻清脆,委婉动听。在西北地区,宝鸡有“戏窝子”的美誉,千年历史文明孕育了百听不厌的秦腔,成为西北大地上一颗灿烂的精神明珠。

1.于历史中寻秦腔

先秦时期,在古秦地,人们以木棒、竹节、陶器击打庆祝丰收。西周时期,出现大型乐舞,音乐广为流传。秦汉时期,设立乐府,专门管理乐舞表演。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迁入,带来西域乐舞。

隋唐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梨园歌舞、歌舞戏、参军戏也日益兴盛。与此同时,民间说唱兴起,采用上下对偶的文体,开创秦腔的文本和唱腔的先河。宋元时期,形成杂剧,戏曲开始从初级向成熟过渡

大约明代中叶以前,在传统“西音”和“秦声”的基础上,陕西秦腔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唱腔。随后,在传奇抄本、木版年画和著作中,开始出现“秦腔”的名称,标志着秦腔艺术正式形成。

明弘治至正德年间,武功县康海、户县王九思等人潜心词曲。明万历年间,浙江文人撰写的《钵中莲》第十四出《补缸》中直接标注“西秦腔二犯”演唱的一段唱词,乃最早出现的“秦腔”文字。从此以后,秦腔与昆山腔、弋阳腔、柳子腔并称为戏曲“四大声腔”。

清乾隆年间,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包括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秦腔演员魏长生曾经三次到北京演出,使得京腔六大班几乎无人过问,不少昆曲、京腔艺人改习秦腔。

1912年,以“移风易俗”为宗旨,在西安成立陕西易俗社,对秦腔剧目、音乐唱腔、表演艺术、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革新。新中国成立后,在西北五省(区),陆续建立县级以上的专业秦腔剧团。近年来,通过《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对秦腔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注入新的动力。

2.于艺术中见秦腔

秦腔是一门在民间音乐基础上综合说唱艺术形成的传统艺术,由歌唱、舞蹈、器乐、文学、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复合而成,舞蹈技艺、乐器演奏、唱腔念白、服饰道具等都给观众带来极致的视听盛宴。

秦腔的角色也被称为“行当”,根据扮演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等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和十七小行当。西府秦腔的戏班体制统称为“四梁四柱”,四梁为头道胡子生、大花脸、正旦、小旦,四柱为二道胡子生、二花脸、小生、丑。

秦腔舞台上的人物都要按照剧本演出,还需要道具创造剧本需要的情景和环境气氛,统称为“舞台美术”。在宝鸡地区的寺院和神庙内,曾经都建有大大小小的戏楼,现存扶风县城隍庙戏楼和岐山县周公庙戏楼等。

秦腔服饰以明代风格为基础,形成了一整套戏曲服饰规范,根据色彩纹饰区别不同身份,包括蟒、靠、帔、袄、盔、冠、巾、帽、鞋、靴等。每个戏班都有严格的衣箱制,分为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头帽箱、前场箱、杂衣箱等,前四箱存放戏服,后两箱存放道具。

3.于故事中听秦腔

秦腔剧目数量繁多,经过历代加工锤炼,涌现出大量经典之作,已抄存的共有2748本,包括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等。其中,《火焰驹》《三滴血》《周仁回府》《赵氏孤儿》《夺锦楼》《五典坡》《游龟山》《铡美案》《血泪仇》《西安事变》被誉为“秦腔十大经典剧目”。

4.于众家中传秦腔

从诞生之日起,西府秦腔就以高昂的唱腔、深厚的文化和艺术性,歌颂西北地区人民的爽朗性格,传承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现代文化冲击,秦腔表演面临失传危险。保护秦腔艺术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需要秦腔艺术家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