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星光熠熠,却上演着一出“工具人”的悲喜剧。
同一天,东部赛场,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一起回到比赛现场,揭开谜底。
让我们先将目光投向洛杉矶的德比之战。
这场比赛的主角并非詹姆斯,也非莱昂纳德,而是一位看似低调的内线球员——伊维察·祖巴茨。
祖巴茨成为了这场比赛的焦点,双方球队都围绕着他展开攻防。
快船利用祖巴茨在低位的优势,不断攻击湖人孱弱的内线,他全场砍下27分16篮板,命中率高达86.7%。
而湖人则采取点名战术,让詹姆斯和东契奇轮番攻击祖巴茨,试图消耗他的体力。
双方你来我往,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
东契奇在祖巴茨头上连续命中两记三分,但湖人最后时刻的进攻却突然断电,五分钟内仅得8分,还出现了4次失误。
快船也没能抓住机会,哈登、莱昂纳德和博格丹的三分全部偏出,葬送了比赛。
最终,湖人以111-105险胜快船。
祖巴茨在这场比赛中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他在进攻端予取予求,但在防守端却疲于奔命。
这场比赛,或许就是他职业生涯的缩影——默默付出,却又不可或缺。
现在,让我们回到东部,看看凯尔特人和骑士的比赛。
这场比赛的剧情,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
比赛开始后,凯尔特人打出一波25比3的梦幻开局,塔图姆兴奋不已,甚至在暂停时疑似爆出粗口。
正如竞技体育的历史所证明的那样,提前庆祝的代价往往是惨痛的。
骑士队在暂停后稳住阵脚,逐渐将比分追回。
他们在进攻端找回手感,并调整了莫布利和阿伦的出场时间,有效限制了凯尔特人的进攻。
塔图姆上半场表现出色,砍下30分9篮板7助攻,但下半场效率明显下滑,20投仅8中,三分球更是4投全失。
尽管他和杰伦-布朗下半场合砍34分,但依然无法阻止骑士的逆袭。
骑士队多点开花,米切尔全场砍下36分,莫布利和阿伦也分别贡献18分和16分。
此外,骑士队的替补球员也表现出色,10人登场全部得分,而凯尔特人只有6人得分。
最终,骑士队完成了惊天逆转,战胜了凯尔特人。
这场比赛,凯尔特人输在了阵容深度上。
缺少了霍勒迪和波尔津吉斯,他们的轮换捉襟见肘。
而骑士队则兵强马壮,多名球员能够提供稳定的输出,最终在消耗战中笑到了
骑士队主教练阿特金森赛后表示:“对手缺少了波尔津吉斯和霍勒迪,赢下他们并不代表我们已跨越山巅。
不过,我确实喜欢赢球的感觉。
”这番低调的发言,或许也暗藏着对塔图姆“半节香槟”的回应。
这两场比赛,都体现了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和不可预测性。
塔图姆的“半节香槟”,以及祖巴茨的“工具人”角色,都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在竞技体育中,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能放松警惕。
否则,即使拥有梦幻开局,也可能最终功亏一篑。
那么,你认为在竞技体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是个人能力,是团队配合,还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