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WDD),又称“联合国糖尿病日”,是世界上最大的糖尿病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减少糖尿病的危害。今年WDD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Diabetes and well-being),提倡将幸福感放在糖尿病管理的核心位置,从而帮助患者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考格列汀(倍长平®)作为全球首个超长效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DPP-4i),简化降糖方案,帮助患者摆脱每日服药的束缚,可自由享受生活,真正实现糖尿病治疗的便捷化和人性化,是提升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幸福感的重要治疗药物。本文中,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鹿斌教授围绕考格列汀的研发历程及其简化治疗带来幸福感提升等诸多获益进行阐述。
一、简化治疗方案或许助力糖尿病患者幸福感的提升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迁,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持续攀升,从1980年的不足1%增长至2018年的12.4%。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超过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约有1.4亿20至79岁的人受到疾病影响,预计2045年将增至1.74亿[1]。
另一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牵头的全国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登记研究iCaReMe China结果显示,我国有71.5%的T2DM患者接受了联合方案降糖治疗[2]。尽管如此,我国糖尿病治疗者血糖控制率仅为49.2%[3],而治疗方案复杂导致依从性不佳是阻碍血糖达标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复杂度越高,血糖控制越差、患者治疗痛苦评分越高,糖尿病并发症越多;与此同时,糖尿病治疗痛苦体验也不利于血糖控制,进一步导致患者需要更多的药物或更复杂的治疗方案[4],它们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图1)。
图1. 治疗方案复杂与糖尿病痛苦评分、不良预后相关
综上,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还需要关注情绪健康。因为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幸福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的充分体现,幸福感的提升对糖尿病的管理具有积极作用。我国糖尿病人口庞大,疾病负担重,联合方案降糖治疗比例高,但治疗者血糖达标率仍较低。其中,复杂的治疗方案所导致的治疗痛苦体验和依从性不佳是阻碍血糖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简化治疗方案或可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打破治疗方案复杂、血糖控制不理想和患者治疗痛苦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开启糖尿病患者的“幸福之门”。
二、不负众望,考格列汀脱颖而出,极大程度简化治疗方案
DPP-4i具有智能降糖、胰岛保护、低血糖风险小、心肾风险低、对体重影响中性、胃肠道反应少的优势,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种常用降糖药物。且《我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指出,DPP-4i是老年T2DM患者的一级推荐降糖药物[5]。然而,目前市场上多数DPP-4i为短效的日制剂,有漏服/误服的风险,进而增加患者血糖波动的风险,且多数DPP-4i在特殊人群尤其是肝肾功能受损的T2DM患者中需要调整剂量。在此背景下,2012年海思科医药集团超长效DPP-4i项目立项(图2),旨在研发一款兼顾降糖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覆盖人群更广泛、给药间隔时间更长的长效抑制剂,这或许是简化治疗方案、减少服药频次、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缓解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的有力途径,也是糖尿病领域发展至今科研工作者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
图2. 考格列汀上市历程
经历3年的药物筛选,药物化学家终于确定考格列汀(HSK7653)为候选化合物。DPP-4i长效制剂的研发难点在于,在对现有DPP-4i分子改造的过程中,既要寻找DPP-4i长效作用的特定参数,又要保持DPP-4i活性。药物化学家迎难而上,通过3D蛋白构象,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合理的药物设计。在改构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比奥格列汀周制剂更长效的考格列汀。考格列汀独特的创新结构是在DPP-4i单周制剂四氢吡喃环上6位引入三氟甲基,而氟具有原子半径小、高电负性、亲脂性和静电相互作用等独特性质,从而增强药物疗效、代谢稳定性或膜渗透性,保持对DPP-4酶高抑制活性的同时大幅延长了半衰期,可实现两周1次给药频率,成功达到有效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安全性三者平衡。
明确分子结构后,海思科医药集团积极开展了临床前探索,包含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安全药理、毒理研究。系列动物研究结果显示,考格列汀干预靶点明确、对DPP-4抑制作用持久、安全性好,临床应用的效益/风险比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三、十年磨一剑,考格列汀每两周给药1次,填补双周给药的空白,给患者带来诸多获益
创新之路是一条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旅程。经历3年的药物筛选和临床前研究取得积极结果后,海思科医药集团于2016年12月申报新药研究申请(IND),展开了为期5年的临床开发,包括5项Ⅰ期、3项Ⅱ期和2项Ⅲ期临床研究。
5项在健康受试者中开展的Ⅰ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考格列汀单次口服5~150 mg安全性、耐受性良好,10 mg半衰期达131.5 h;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无显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原形经肾脏排泄是其在人体内的主要消除途径,粪便是次要排泄途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考格列汀无需剂量调整,同时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预计考格列汀的系统暴露不会产生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响。3项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T2DM受试者中考格列汀10 mg~50 mg剂量范围内多次给药受试者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10 mg和25 mg均可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IGT)人群的餐后血糖。
近期,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牵头的考格列汀两项关键Ⅲ期临床研究(301研究和302研究)相继发表在Diabetes Obes Metab期刊。301研究显示[6],在T2DM患者,治疗24周时,考格列汀10 mg单药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幅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组间差异为0.63%,P<0.0001(图3);相较安慰剂,接受考格列汀治疗24周可使更多受试者HbA1c控制在<7.0%,考格列汀10 mg组、安慰剂组的达标率分别为44.2%、20.6%(图4)。
图3. 301研究:24周HbA1c较基线变化
图4. 301研究:24周HbA1c<7.0%的患者比例
302研究显示[7],考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降低HbA1c的疗效非劣效于日制剂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相对变化分别为0.11%,置信区间上限均<0.4%(图5);研究期间,考格列汀10 mg组和25 mg组在各访视时间点的HbA1c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并持续至第24周(图6)。
图5. 302研究:24周HbA1c较基线变化
图6. 302研究:24周各访视HbA1c较基线变化
两项Ⅲ期临床研究显示,考格列汀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低血糖发生率低,对体重无明显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少。自此,经历十多年的探索,全球首个双周DPP-4i证据链形成了闭环,填补了双周制剂的空白,也是糖尿病领域给药时间间隔最长的药物,并于今年6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创新之路虽漫长,但终有回甘。超长效DPP-4i考格列汀每两周给药1次,与日制剂相比,在降糖疗效相似的情况下,每年仅需服药26次,且不受进餐限制,使用简单方便,可以满足临床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对于新诊断的T2DM患者,考格列汀可使起始治疗方案更简单,更少影响其正常生活;对于已接受其他DPP-4i治疗的患者,转换为考格列汀治疗可极大减少服药次数,减少漏服/误服的风险,使控糖更便捷;对于老年患者,考格列汀可以减少日服药总量,安全性高,且无需随其肝肾功能的改变而调整剂量乃至更换治疗药物;对于现有治疗方案血糖控制虽然达标,但每天服药次数较多或存在低血糖发作者,考格列汀低血糖风险小、服药次数更少,改善治疗体验。综上,考格列汀的创新之举改变了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模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长期血糖的控制和幸福感的提升。
四、总结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人群庞大,涉及各年龄段,患者带病生存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提升患者幸福感,使疾病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是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科研工作者和广大医务人员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考格列汀每两周给药1次,在保证降糖疗效、安全性的同时极大地减少给药次数、简化了治疗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真正实现糖尿病治疗的便捷化和人性化,从而提升患者的幸福感。我们期待,考格列汀凭借其诸多优势助力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和预后的改善,这亦或许是开启糖尿病患者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专家简介
鹿斌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罕见病中心执行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卫健委卫生健康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糖尿病学会神经病变学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流行病与预防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神经与内分泌学组委员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二完成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6篇参编包括实用内科学等专著6部参考文献
1.Sun H,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2; 183: 109-119.
2.Yang W, et al. The treatment pattern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China-results from iCaReMe China Registry.ICDM 2024.
3.Li Y, et al. BMJ. 2020; 369: m997
4.Luzuriaga M et al. BMJ Open Diabetes Res Care. 2021; 9: e002348.
5.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 ; 16(2): 147-189.
6.Gao L,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4;1-11.
7.Ren Q,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4 Nov; 26(11): 5013-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