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似乎正悄然蔓延,那就是“第二代退化症”。
所谓“第二代退化症”,往往体现在诸多方面。一些家庭中,第一代靠着自身的拼搏与奋斗,在事业上打下了一片天地,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也塑造了坚韧、勤劳等可贵品质。然而到了第二代,情况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或许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渐渐失去了主动去拼搏的动力。

第二代退化症在宋代诗人陶渊明笔下就有记录: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鲁迅先生写的《风波》里,九斤老太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在她眼里,当下的一切都不如过去,常说自己年轻时天气没现在热、豆子没现在硬,还因曾孙女六斤比其曾祖、父亲出生时的斤数少,觉得这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实例,她的这句话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比较,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实际上是对社会变迁的一种隐喻,暗示着人们面对时代变化,往往会感到无奈和失落。

鲁迅先生笔下写的是出生体重,社会上演绎的是家族兴衰。明万历年间,鲁迅祖上的家产很是辉煌,有田数千亩,当铺十余所,是一个大家族。由于不事生计,卖田典屋,到其祖父周福清时代,产业几乎就没有多少了。但还能在朝廷当官,后其祖父坐牢、家境败落,虽然鲁迅和他的弟弟在那个年代去日本留学回来,也无法改变家族一代不如一代的局面。

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