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社会治理一路向好
——重庆市人大代表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2025年1月19日下午,难得的阳光普照重庆大地,给这个阴冷潮湿的日子增加了温暖与活力。重庆市人大代表在各代表团驻地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市政府去年的工作表示肯定,对市政府今年的规划满怀信心,尤其是社会治理得到部分代表的热议。
市人大代表、渝北区委书记杨晓云在发言时说,报告总结去年工作实事求是,今年工作安排具体可行,是一个鼓舞我们加速跑、加油干、向前进的好报告。去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经济运行向上向好、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干部群众精神昂扬振奋,新重庆建设整体提速进位、迈出坚实步伐。今年,随着国家政策红利持续叠加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积厚成势,我们充满信心和底气。
市人大代表、渝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廖红军说,报告政治站位高、工作落点实,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是一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我们将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办好办实,确保各项任务在渝北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回首去年:硕果累累
市人大代表黄文说,2024年,重庆城乡治理水平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这样,重庆的城乡治理水平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和社会参与的增强,重庆将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同时,鼓励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资源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加强环境治理、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重庆应继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确保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
市人大代表邓明鉴认为,去年,重庆抓安全防风险保稳定,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力有效,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市政府的依法作为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同,他赞同市政府工作报告。在现代社会中,安全与稳定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治理的重要目标。通过有效的风险化解和安全防控,重庆市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安全感,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刑事、治安案件的持续下降,表明了政府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这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安全感,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这些犯罪行为不仅对个人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也对社会的整体稳定产生负面影响。重庆市通过加强法律宣传、完善举报机制和加大打击力度,成功地降低了这些犯罪行为的发生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在保护市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市人大代表刘波平称,2024年,重庆抓环保优生态促转型,建成“无废城市细胞”3500余个。标明政府对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下了真功夫的,才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目标的完成,标志着重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抓环保、优生态、促转型,重庆不仅能够改善自身的生态环境,还能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未来,重庆应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公众参与和技术创新,推动无废城市的建设,为实现美丽重庆的目标而努力。
建议重庆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到无废行动中来。其次,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使每个人都能成为环保的参与者。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的智能化,提高效率和效果。
展望今年:目标在望
市人大代表雷伟表示,2025年,重庆推动形成数字重庆基本能力,提升基层智治体系执行能力。市政府的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基层治理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安全和谐之花必将盛开在重庆大地。
市人大代表杨柳认为,今年,重庆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如完善规建管治运一体闭环协同治理体系;深化拓展超大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开展道路塌陷、地下密闭空间等专项整治。建议重庆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方面进行探索。强化信息化建设,推动数据共享。鼓励公众参与,提升居民的治理意识。重庆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鼓励企业参与城市治理项目。同时,政府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为城市治理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
市人大代表代兴春称,重庆今年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化川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8天以上。重庆市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提出338天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目标,既是对自身治理能力的挑战,也是对全社会的号召。通过深化川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监管、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重庆有望实现这一目标。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科技的进步,重庆的空气质量将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也将更加美好。
市人大代表朱炳清说,今年,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实施信访矛盾全链条法治化治理改革。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增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实施信访矛盾全链条法治化治理改革,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增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重庆有望在社会治理上取得新的突破。
市人大代表彭渊认为,市政府今年将推进政府科学立法,加强平安建设、知识产权、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立法,确保行政行为于法有据。推进政府科学立法,是实现法治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平安建设、知识产权、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立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科学立法,不仅能够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还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