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依据福布斯评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赢得了人工智能战争。
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在全球生成性人工智能专利竞赛中,中国远远领先于国际竞争对手,而美国和其他国家在争夺这一变革性技术的战略优势和领导地位时则远远落后。
据负责监督国际专利认可等问题的联合国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称,自2014年以来,中国已为生成性人工智能发明提交了38,000多项专利。
生成人工智能是一种能够根据提示生成文本、图像、视频和声音等输出的人工智能软件,生成人工智能发明包括OpenAI的ChatGPT、Anthropic的Claude等聊天机器人、Adobe的Firefly等图像生成器,甚至还有麻省理工学院的蛋白质结构人工智能FrameDiff和谷歌DeepMind的AlphaFold等科学工具。
该数据并未考虑自动驾驶等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但显示中国提交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数量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提交专利数量的总和,占过去十年全球提交的50,000多件专利的70%。
美国自2014年以来共提交了近6300项专利,但落后中国很多,位居第二,不到中国总数的六分之一。韩国(4155项)、日本(3409项)和印度(1350项)分别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之后是英国(714项)、德国(708项)、加拿大(549项)和以色列(311项)。
虽然专利数量确实表明了中国研发能力的强大,但英国杜伦大学知识产权法助理教授范安勒告诉《福布斯》,这“并不能说明全部情况”。范安勒表示,“专利的数量并不一定反映其质量或创新的影响,许多专利可能重要性较低或代表渐进式改进而非突破性进步。”
范安勒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美之间存在着不可否认的竞争。”他将中国描述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但他同时强调,专利数据只是部分情况。“为了获得更全面的了解,我们还应该关注其他指标,例如初创企业活动,这可以表明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专利商业化的速度。”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范安勒认为美国拥有“强劲的创新环境”,并指出许多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从那里涌现出来。
WIPO表示,从全球来看,中国巨头腾讯、平安保险集团和百度拥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数量遥遥领先,每家公司的专利数量都是全球前十名榜单上其他公司的数倍。WIPO表示,在调查期间,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前十大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持有者中的六席,中国科学院是前十名中唯一的研究机构,这一点值得注意。IBM在全球排名第五,拥有的专利数量是美国公司中最多的。
全球十大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持有者:
腾讯控股 (2,074)
平安保险集团 (1,564)
百度 (1,234)
中国科学院 (607)
IBM (601)
阿里巴巴 (571)
三星电子 (468)
Alphabet/谷歌 (443)
字节跳动 (418)
微软 (377)
WIPO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仅占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6%,但近年来新申请的数量一直在迅速增加。例如,仅在2023年就提交了超过四分之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这一年也占生成式人工智能科学出版物的近一半。WIPO表示,视频和图像数据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占据主导地位,约有18,000项发明,其次是文本发明(13,494项)以及语音和音乐发明(13,480项)。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部署在广泛的领域,WIPO表示,未来它可以帮助设计新药、为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提供动力以及改进产品设计和自动驾驶。WIPO预测,生命科学领域尤其将迎来变化,近年来,使用分子、基因和蛋白质数据的GenAI专利数量“迅速增长”,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8%。
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存在多年,但人们对该技术的兴趣和采用却迅速增长。OpenAI的ChatGPT于 2022年发布,标志着一个特殊的转折点,开启了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工具的公司之间的全球竞赛。麦肯锡估计,不断增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经济每年可为全球经济增加高达4.4万亿美元的价值,这意味着通过专利控制关键发明可能会非常有利可图。该技术还具有战略优势,美国和中国等全球大国已将控制和超越该技术作为国家优先事项。
范安勒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专利方面遥遥领先,他解释说,多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一直全面超过美国。虽然专利数量高表明研究能力强、投资高和技术实力,但也有其他方式可以解释这一趋势。范安勒解释说,“不同国家在专利方面有不同的政策和做法”,这些政策和做法可能会扭曲或夸大数字,而与现实世界的创新不符。在中国,这些因素包括国家补贴、税收减免和专利申请人的社会福利,这些因素可能鼓励专利申请人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是保护真正的发现。专利申请也可能受到其他动机的驱动,比如寻求政府工作、晋升或建立声誉。